前两天听一位同事讲述了一则银行大堂发生的真实故事,她说完后哽咽了,我听后久久不能平静。我决定把这个故事转述给大家,这是身为党员的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辛勤忙碌一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抱着工资奖金回家过年。春节前是银行网点工作最繁忙、责任最重大的时刻。一大早刚开门,网点就涌进了大量的客户,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有的取钱给晚辈包红包、有的转账给员工发工资、有的咨询理财方案、有的装好ETC开车回老家。
其中有一位穿着朴素、亳不起眼的老人走进了网点。他看到大堂姑娘被几个人围着询问问题,没好意思挤进去,默默跟在后面等待。咨询的人走了一波又来一波,老人开始焦急了,在大厅徘徊,想找一个人询问。这时候身为网点负责人的朋友走到大堂来协助分流,老人一看到我朋友就快步走了上去。
“老人家,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朋友询问道
“闺女,我给我儿子交社保。”老人口齿不是很清晰,尽量说普通话让同事能听明白。
“老人家,您跟我来,我带您去交。”朋友领着老人到了柜台。
“请您把银行卡和身份证给我。”朋友担心柜台隔着玻璃不好沟通,就站在老人身边传话。
“好好。”老人非常配合。他打开棉衣的扣子,从内侧口袋里拿出来一个普通的塑料纸巾袋,翻开纸巾袋,一边放着银行卡和身份证,另外一边用餐巾纸包着一个小物件。他小心翼翼的把餐巾纸打开,里面露一枚闪亮的党徽,这枚党徽的背后印有“中共中央组织部”字样。
看到党徽的那一刻,朋友震惊了,她突然明白了老人为什么主动找她询问,因为她自己胸前也端端正正的别了一枚党徽。
朋友开始认真打量这位老人,老人今年70多岁了,个子瘦小,带着一顶灰色水洗布帽子,穿着一件已经洗的发白的蓝灰色旧棉袄,一条不搭配的学生运动裤,一双棕色的棉鞋。
朋友鼻子酸了,但是她强忍住了,与老人聊了起来。
老人家曾经当过兵,上过战场,打过仗,退伍后回老家种地,国家颁发给他们老兵一枚特别的党徽。这次来银行是向亲戚朋友借了钱给儿子交社保。业务办完后,老人先把党徽用餐巾纸包好放回纸巾袋,再把身份证、银行卡放回纸巾袋,折叠好后塞进棉衣内侧口袋,扣上扣子后又用手放在胸前压了压,确保最珍贵的东西还在。
朋友将老人送出门,临别前,老人指了指朋友胸前的党徽,竖起来大拇指说:咱们党员就是不一样。那一刻,朋友的眼泪夺眶而出,而听完这个故事的我也跟着鼻子酸楚。
银行网点是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场景,看似冷冰冰的金钱涌动,实则蕴含暖洋洋的温情脉脉。在这里串联出每个个体的奋斗足迹、每个家庭的四季烟火、每个企业的美好愿景。在这里发生的每个故事都值得被记录,每次感动都值得被传递,银行小网点,民生大舞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