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笑集
《庄子·知北游》新解(六)老庄对话黄老

《庄子·知北游》新解(六)老庄对话黄老

作者: 龙潭今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9-25 21:13 被阅读0次

    知北游(六)

    第六章 老庄对话黄老

    庄子的“道在屎溺”给人们留下来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人们把庄子与东郭子的对话,简单地诠释为道无处不在。其实“道在屎溺”只是一个引子,引出了庄子呼唤黄老学派回归道本的真切期盼。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 “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译文】东郭子问庄子:“所谓道,在什么地方?”庄子答:“无处不在。”东郭子说:“要言之有据。”庄子答:“在蚂蚁里。”东郭子说:“怎么如此下贱呢?”庄子答:“在稻草里。”东郭子说:“怎么更下贱了呢?”庄子答:“在砖瓦里。”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下贱呢?”庄子答:“在屎尿里。”东郭子不再啃声。

    东郭子探踪。东郭子,庄子虚构的人物。东郭谐音东国,指东方齐鲁之地。为什么是齐鲁之地?因为那里有个稷下学派,开创了黄老学说,被世人认为是道家的另一支血脉。东郭子代指黄老学派,而不是某个具体人物。黄老学派,在道家的基础上吸收了法家和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正统道家思想的修正主义学派。这则寓言,是庄子与黄老学派的隔空对话,表达了庄子期望黄老学派摒弃儒法为用,回归道家本原,共同发扬光大道家思想的深情愿望。特别是后两段独白,庄子一反平素高冷而辛辣的风格,仿佛含情脉脉的少女,言语间充满了温婉和真切,是《庄子》中极为其少见的一幕。

    老庄与黄老。道家发展到庄子时代,分化成了老庄和黄老两大流派。老庄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正统,完整继承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黄老之说,缘起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陈国后裔田和篡位获封齐候,取代姜氏成了齐国的合法国君,史称田氏代齐。为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田氏追根寻缘,捧出了自己的始祖黄帝,而姜氏的祖先则是炎帝,于是黄帝战胜炎帝而得天下的传说,便成了田氏代齐的法理依据。另外,田氏来自老子的故乡陈国,素有崇尚老学的传统,因此,黄帝加上老子便诞生了黄老之说。到了齐桓公的年代,齐国开设了稷下学宫,广纳贤才高士,黄老之说作为齐国的官学,在稷下学派的推动下得到了空前发展。庄子《天下篇》中提到的彭蒙、田骈、慎到一支和宋钘、尹文一支都是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也被后人认为是黄老之说的开山鼻祖。但庄子却认为“彭蒙、田骈、慎到不知。”更不认为宋钘、尹文是道家的传人。

    道在屎溺就是和光同尘。东郭子问庄子道在什么地方(恶乎在),而且要言之有据,(期而后可;期,本意期盼,这里作令人信服解。)于是庄子开出了个清单:在蚂蚁里(蝼蚁),在稻草里(稊稗,读提拜),在砖瓦里(瓦甓,甓读屁),最后干脆说在大小便里(屎溺,溺音义均同尿)。生动形象,让人过目不忘。其实,这是庄子在转述老子的道论。请看《道德经·第四章》老子原话:“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渊兮,是说满满的到处都是道。似万物之宗,是说世间万物都仿佛成了道的身影;宗通踪,表示踪影,不是宗祖的意思。接下来的四句是对万物之踪的具体举例:挫其锐,是说道在一切力量之中,它能够挫败一切锐气;解其纷,是说道在一切智慧之中,它能化解一切纷争;和其光,是说道在一切光亮之中,它照亮了天地也明亮了心灵;同其尘,尘是最小的物质,就是说道在一切物质之中,它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老子的道,充斥整个精神和物质世界。老子的和光同尘,就是庄子的道在屎溺。和光同尘,今天已成为成语,但其释义却一直在被误读,被说成是收敛你的锋芒而混迹于大众,要夹住尾巴做人。道家的智慧被活生生关进了儒家中庸的黑匣子里,夺去了它那耀眼的光芒。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译文】庄子说:“先生的问题,并未涉及道的本质。正从监那里听说,猪贩子判断猪的肥瘦,用脚踹踹猪腿就知道了,而且越往下踹越清楚。你除了佩服猪贩子,别无话说,没有一头猪是不能用这种方法分出斤两的。体悟道的真谛,领悟大言的内涵,同猪贩子判断猪的肥瘦一样,没有直接的途径,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周、遍、咸三个字,它们虽然名称不同,表达的却都是全面这个意思,本质上它们都在说同一回事。”

    郭成误读庄子,后生妄言庄义。郭象、成玄英开创了庄注先河,但二人在本段中却连连失误,导致了一系列对违庄义的曲解,至今仍流行于庄学。首先,分别指三个不同的人物。正和监一位是国君,一位是大夫,两位贵族闲暇之余谈起了市井见闻。庄子认为他们的闲谈,揭示了悟道的本质,所以说来给东郭子听。据《礼记·王制》,天子设九州,自辖一州;周边八州各设一方伯代管,每方伯辖二百一十国;方伯下设七正,每正各辖三十国。此外,天子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又命方伯各设三监,由大夫出任,负责监督方伯。所以,正不仅是一国之君,而且是国君中的官长,位居方伯之下;监是天子的大夫,外派负责监察方伯。成玄英信口开河,说正获是名叫获的市场管理官员,监市是指市傀,也就是屠夫。后人以讹传讹,居然也信了两千年!

    贩猪的道行。你能从贩卖大猪中获得道的真谛吗?庄子却能。既然道无处不在,自然道的法则也就处处得以体现。现在就让你亲自体会一下贩猪的行。正获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问,古文用法通“闻”,听说的意思。获是动词,表示获知。正获问于监是说,正从监那里听说。市履狶也,指猪贩子用脚踹一踹猪腿就能判断猪的肥瘦。市,指猪贩子。狶,是大猪。每下愈况,表示越是猪腿的下部越难长肉,所以越往下踹就越能准确地判断猪的肥瘦;况,更加的意思。读到这你是否已经明白贩猪的道行与庄子的道术如出一辙呢?

    打了折扣的庄义,一点误千年。郭象将“汝唯莫,必无乎逃物”断句成了“汝唯莫必,无乎逃物”,之后自己也猜不透“必”在句中是什么意思,于是后生们弄出了五花八门的说法,其实很简单,“必”字应当归属下一句。汝唯莫,莫通慕,本意羡慕,这里作佩服讲。莫在这里不是“不”的意思。慕在金文中的写法是上莫下心,所以慕是从莫中演化出来的,后来加上了“心”,以区别于莫的其他用法。必无乎逃物,是指猪贩子用这种方法检验猪的肥瘦,绝对不会弄错;逃物,表示列外。整句的意思是,你只有服了,绝不会出半点差池。什么差池?把猪的斤两给弄错了贝。注意,必无乎逃物的主语是市履狶也,每下愈况这一整句话,不是指道!郭象等就是在这一点上没绕出来。

    一叶知秋,一腿知猪。猪贩子判断猪的肥瘦,不是在猪的身上摸,而是踹一踹猪腿,这便是抓住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对道的认知也遵循同样的道理,不是像东郭子一样,满足于了解道在什么地方,而是要理解道有那些作用和规律。真正的悟道,就得像猪贩子一样,能通过猪腿去判断猪身,能通过事物的变化发展,去分析道有哪些作用,去理解这些现象背后有哪些道的法则。这便是至道若是。至道,就是悟道;至,动词,本意到达,这里表示体悟。若是,指就要像猪贩子能通过猪腿了解猪身子一样。大言亦然,指领悟大言与体悟大道也是同一个道理。所谓大言,是指蕴含着道的智慧的观点,既然道不可言,所以大言不言,真正代表了道的智慧的观点是不可能从什么地方去听来的,也要靠自己去体会,才能明白大言的内涵。再举一下周篇咸三个字的例子: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这三个字虽然有不同的读写,但意思都一样,都表示“全面”,理解了三者的内涵就可以穿透它们表象的不同,找到它们内在的共性。这也是庄子《齐物论》的核心观点,万事万物虽有千差万别,但指导它们的规律是一样的,这就是道通为一。

    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 尝相与无为乎 !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 寥已吾志 ,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 

    【译文】让我们一起去游历道的圣境,用道无与伦比的智慧来面对人间沧桑!让我们一起用无为的从容来应对世事沉浮!恬淡而宁静!平和而清明!温婉而安逸!我的心智早已挥去意念,无所乞求而不知飞向何方,翩然归来而不知栖息何处,我荡漾四海而不知哪里是归宿。

    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这是庄子在向东郭子发出邀请,一起去游历道的圣境。尝相与,是一种尊重对方的邀请,表示让我们一起;乎,是于的意思。无何有之宫:道创造了一切,成就了一切,但道从不将万事万物视为己有,也不将万事万物挪为己用,所以走进道的圣地,一切空空如也,这便是无何有之宫。无何有,指没有任何东西。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这是说,以道的理念统一起来的理论,有无穷无尽的威力,可以解决一切难题。言外之意,根本不需要求助于法家和儒家;弃道从法或弃道从儒,都是对道没有正确认知的结果,没有领略到道的无穷力量。同合而论,指与道的理念相吻合的理论;而,助词,相当于之。无所终穷乎,指没有终极、不可穷尽。

    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这里要强调一下无为的概念。在老庄哲学中,无为是指不背离道的准则所做的一切事情,有为是指违背道是准则所做的一切事情;无为和有为互为对立面,没有相重之处。老庄的无为,不是弃世自乐,赏花观月,而是不作那些与道相悖的徒劳之事。若与道相合,则万事顺风顺水,轻松自然,所以能清静淡泊,悠闲安逸;若与道相悖,则万事劳心费神,劳而无功,为而无果。庄子认为,黄老学派以法制限制了人的自由,接受了儒家的等级和礼制,背离了道家的平等原则,这便是与道相悖,终将无果。所以在这里婉转地启发东郭子,放下有为,回归无为,世乱我不乱,世浊我独清。

    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庄子在这里表达,他邀请东郭子同游圣境,并没有任何目的,没有所图也没有所虑;他的心智已被道的力量所征服,失去了自我(寥已吾志),不知所往(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不知所归(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不知为何徘徊(吾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唯有不停地追随道的意志,历尽人间沧桑。

    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 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 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译文】道的博大与深邃,让一切智慧感到彷徨,即便是大知闯入了道的圣境,也会觉得它无法穷尽。造物主与万物无间,但万物却各有自身的边界。所谓物体的边界,就是它的作用所能达到的极限,如果它的作用可以无限延伸而无极限,那它也就没有了边界。道不正是这种没有极限的神力吗?比如兴衰灾祸,道能将兴衰化为没有兴衰,将灾祸夷为没有灾祸,将本末变成不是本末,将生死变为无生无死。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何须舍本求末。黄老学派自称以道为本,兼蓄百家,崇尚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人称开创了道家入世的新局面。但庄子并不这样认为。在道家眼里,儒家的礼制不仅仅是规范了人伦这么简单,更核心的是接纳了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导致了阶级的形成。而法家的法制,则取代了人的自由,人为地为社会套上了笼头。正统的道家思想崇尚公平公正,自由快乐。从这个出发点而论,庄子认为黄老学派未得道家真传。在庄子眼里,黄老学派不过是实用主义,弃道从儒从法,完全是没有认识到道的智慧和力量,纯粹是舍本求末。于是便有了庄子最后这段独白。

    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这一句再现了庄子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大知闯入了道的圣境,被道的宏大与广袤惊呆了,彷徨不知所措,不尽地畅游也无法穷极其境。冯(读凭),代表马疾驰的大道;闳,公共里弄的大门;冯闳连用,象征着可以自由翱翔的广阔空间,用来比喻道广袤无垠的圣境。大知,被道启迪的智慧,对道有深刻的认知。焉,于此。不知其所穷,永远达不到穷尽的地步,比喻无穷无尽;其,指道的圣境。

     

    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庄子话锋一转,开始直论道的无比威力。道是造物主,它的神力无比,它没有边界,也没有极限。物物者与物无际,物物,第一个物,使动用法,把…变成物;第二个物,名词,指一切事物。物物者,就是造物主,指道。际,事物之间的界限,也指物体的边界。

    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什么是光的边界?光刚好照不到的那个地方就是光的边界。不际之际是指,物体作用的极限便是自身的边界;不际是动名词,表示达不到的极限,反过来说,就是能够达到的最远的地方。际之不际者意思是,一旦物体的作用可以不断地向外延伸,那么它就没有了边界;前一个是动名词,表示可以达到的那个地方;不际者也是说,于是那个地方就不是物体的边界。换言之,光可以照到的地方就不是光的边界。

    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彼为盈虚非盈虚。为什么要弃道从儒从法?有哪件事是道所办不到的呢?宇宙不过是道的囊中之物,世事兴衰不过是道的一丝意念,道已为万物的变化发展绘制了蓝图,为生死存亡预设了自身的轨迹。这里,谓,表示举例说明。彼,指道;为,使动用法,表示把…变成了;盈虚,指盛衰。彼为盈虚非盈虚是说,道能够把盈虚变成不是盈虚,意思是,道才是决定盛衰的真正原因。衰杀,弱而老去为衰,遇灾害而亡为杀。本末,指事物的因果。积散,指生死,道家认为,气积而生,气散而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知北游》新解(六)老庄对话黄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rz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