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 只逐真心

作者: 月小四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00:43 被阅读0次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爱跻,祖国以光。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清华大学校歌

    清华学堂于1911年建校,因水木清华而得名,100多年的风雨,已让其耀眼于星空,然而这一百多年的风雨历史,让一部《无问西东》彻底将他呈现于我们眼前。

    “无问西东”来源于清华大学校歌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看了电影之后,仿佛才有点明白了,清华何以来传递华夏之魂,何以以水为清,以木为实?因为它追求的就是真实。

    清华大学

    整部影片讲了四个年代的人物关系,可能很多朋友看了影片直接蒙圈了,错乱的时间和空间,仿佛没有一个故事是完整的,然而又觉得仿佛有某种联系在其中,最贴切的感觉就是剪不断理还乱。

    这种通过时间衔接,空间高度跨越来叙述人物关系的手法在影视上叫做蒙太奇法。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导演对观众心里理解和承受能力的极大把控,既不能太冗长叙述某段,又不能太简短略过某节,就是要做到,既要让你清楚,又要让你回味。

    影片以时间为桥梁,架接起了一个主题:人生真实。

    20年代,吴岭澜——求道得真实;

    40年代,沈光耀——殒命逐真心;

    60年代,王佳敏、陈鹏、李想——舍己成大志;

    现代,张果果——以善守本心。

    上世纪20年代,是清政府刚刚结束的第一个十年,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中,有志国人都在探索救国道路,什么最有用,成了所有人的追求,故此出现了例如吴岭澜此类的文科极好,理科“不列”的人才,他们也随波逐流想去追求理学,然而梅贻琦校长告诉了他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心底深处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这就是真实。

    什么是真实

    1924年5月1日泰戈尔在清华校园的演讲,让这种真实在泰戈尔的话语中得到升华:“人类文明正在等着一个伟大的圆满,等着她的灵魂的纯美的表现。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应得在这个方向尽你们的贡献。”尽己所能,追求最大价值,就是我们应该为人类文明的推进所做的贡献。

    40年代是中华名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代,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至云南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那种烽火岁月,富家公子沈光耀开始听从母命,好好的做一个孝顺儿子。

    在临时教室里面,屋顶漏雨,室内积水,大部分人湿身,雨打屋瓦的声音盖过了老师的声音,只能让大家“静坐听雨”,那种内心的挣扎和渴求,在雨声和不得已的心绪中,不断的叩击每个人的心门,越来越强,越来越强,直到沈光耀推开窗的一刹那,奔跑的小孩,渔翁捕鱼的收获,体训生的训练,一切突然变得那么有序,让一切烦躁归于平静。

    推窗看世界

    开窗看世界,虽然天空不作美,但是生活很美。然而战火是无情的,在日军轰炸前,他让吴岭澜老师先走,吴岭澜说道,哪有学生不走,老师先走的道理,并顺便带上了一笼鸽子,说能救几个是几个吧,这不仅仅是对鸽子的拯救,是对中华名族的希冀。

    沈光耀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忍和冷酷,只有结束战争才能有自己的人生。于是他遵从本心,毅然违抗母命,参加空军,最后殉国,

    60年代的中华儿女,很难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仿佛都是被定格的步调。清华校园里面的王敏佳、陈鹏、李想三个热血青年,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然而时代赋予了他们更艰难的道路。

    有志三青年

    王敏佳为老师打抱不平被师母报复,险些在批判大会被打死;李想为了能去支边,失去了一个男人承担责任的勇气,让王敏佳一个人面对批判,最后他自己在内心的煎熬中度过;陈鹏作为工程物理系做最优秀的学生,自然需要担负起国家的兴国大任,最后因为核研究,也导致自己遭受了辐射,开始脱发。

    身处现代的张果果,面对顶头上司的诬陷,他没有争辩;面对好友请他帮忙他去打击对手的请求,他拒绝了;面对苦难家庭四胞胎的抚养,他担下了。

    四个年代的四个故事,仿佛是这么回事,然而他们又是怎么衔接起来?怎么传承了清华百岁的历史脉络和精神的呢?

    1924年的吴岭澜,对人生的路抉择之后,求道得真实的含义,成为了一名清华老师,在1938年在西南联合大学里面,沈光耀得到吴岭澜的教育,因此有了联系,沈光耀在飞行训练中,会经常给一些贫困小孩空投食物,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后来60年代考入清华大学的陈鹏,陈鹏的发小有个李想,李想在支边过程中,用生命救了一对夫妇,而这对夫妇就是张果果的父母,张果果在清华跑步的时候,被别人叫做师兄,表明张果果也是清华的学生。

    所以四个时空里面的主人公,全部是清华的学生,同时四个故事串联起了清华成长的所有片段,不仅诉说了清华学子遭受的苦难,同时也弘扬了清华的精神。

    在民国初期的20世纪,清华学子担负起了救国道路的探索;抗日战争期间,无数清华学子为救国于危亡献身,义无反顾;60年代,清华学子也避免不了被批判的命运,但是同时又担负起了建设祖国,支援边疆的重任;身处现代,清华学子需要保持立德立心之本,以善待人,以诚处世,这就是张果果的行为体现。

    百年清华培育出了无数的名人,钱钟书、季羡林、梁思成等,在影片最后的七分钟“史上含金量最高”彩蛋中,这些名人事迹会让你大饱眼福。在我的整篇文章中,都是着眼于清华的字眼,然而清华作为我国的最高学府,导演仅仅这样构思或者我们仅仅这样想未免就是太狭隘了,所以在影片彩蛋最后出现了一句:谨以此片献给珍贵的你!

    谨以此片献给珍贵的你

    导演未用“献给百年清华”或者“献给清华莘莘学子”,而是用的"你",是对所有这个百年来,中华学子的敬畏和歌颂,用清华为依托,传递了中华学子该有的人文、情怀和担当。

    就个人来看,影片的蒙太奇艺术手法运用得极其娴熟,效果俱佳。时空的交叠和安排就不在此说了,主要说两个个人认为精彩的情节。

    第一个是批判王敏佳和李想读演讲稿的片段。这个仅仅隔一个围墙的两个场地,同时进行两件事情,当画面在演讲现场时,听到的声音却是批判现场的,在批判现场时听到的声音却是演讲稿的声音,当李想读到我们要同一切反动势力划清界限时,王敏佳的辫子恰好被剪断,仿佛这是对她的宣判。

    第二个是在西南联合大学,雨中上课的情节,当雨声越来越大,所有人都烦躁不安时,镜头被室内室外来回切换,紧张情绪越来越高,仿佛能把你带入那个真实的场景去淋一场雨,只有当推开窗的那一刹那,一切才归于平静。

    本片个人认为在情节上衔接勉强的主要地方有两个。一是为了让沈光耀和陈鹏有联系,陈鹏就恰好在当年那群贫困无依的小孩中,为了让陈鹏和前面的人有联系,让李想用生命救了陈鹏的父母。这两个衔接个人认为有点牵强想把四个故事连在一起。

    影片余音绕绕的是出现了一个四胞胎,很多人不明就里。沈光耀以身殉国,陈鹏被核辐射,也命不久矣,李想为救人而死,王敏佳只身大漠去寻人,也是无果而终,多半会魂归大漠。恰好四个人,又出现了四个生命,这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精神的一种传递。

    无问西东,只逐真心。张果果最后的独白:看到的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是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无问西东

    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你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问西东 只逐真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zb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