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华初相识,是在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
我是应届生,华是复读生。 华家里有一个姐姐,在我们县城读重点初中, 之后又考进重点高中, 华的父母重视教育,希望华也能像他姐姐那样,利用读书出人头地。
所以在华第一次报考重点初中失败之后,华的父母便让华进行复读,因此我们有幸成为了同学。
我们所读的学校是乡村小学,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有限,老师们对待课外活动是能简则简。我们连小学生最基本的红领巾都没有佩戴,更别说进行一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了。
好在六年级这年,我们乡村小学蓬荜生辉,因特殊原因,从某中学调来了一位新老师,刚好任我们的班主任,负责教导我们六年级的所有课程,因为是乡村学校,生源很少,其实每个年级都只有一个班。
新老师来了之后,发现我们学校的管理确实有些落后,他经过与校长及各位老师商议后决定,给我们佩戴少先队员红领巾,并实行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很荣幸,我与华被老师选作旗手,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合作。
我们站在旗台上,观着台下同学们严肃认真的模样,听着广播里播放着嘹亮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里别提有多激动幸福!
华的学习挺好,在班里与我轮流拿第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之前,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令人激动的好消息:“仙、丽、遥、华、我等五名同学被某重点中学择优录取!”等同于不用考试,直接走vip渠道。
当然这个消息让我们几人兴奋不已,毕竟能进重点中学是我们每个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在拍毕业照时,老师建议我们五位能进重点中学的同学拍张合影,以为将来留作纪念。
在学校旁边的假山上,我们一字排开,女生手拉着手,男生肩并着肩,个个脸上青春张扬,充满活力,照相机“卡擦”的声音将这美好的一刻永远定格!这也是我与华除毕业照以外的唯一合照。
初中正式开学前夕,学校组织了分班考试,记得当时初一年级800多名学生,我考了全年级第15名,负责招生的某主任因是我们老师的老师,还特意鼓励于我,让我争取进入他们的“实验班。”
后来,学校那届并没有设立实验班,而是分成“住校生班与走读生班。”一、三、五,三个班为住校生班,其余为走读生班。
同为住校生,我与仙、华居然有幸分在同一个班级:“一(5)班。”其他遥在一(1)班,丽在一(3)班。
正式上课了,因为科目增多,我不懂得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尤其是英语,在小学时因是山村学校,连26个大写字母都没学过,真是让我无从下手。
好巧不巧,我们班主任又刚好是英语老师,因为班上的同学都是从各个小学择优选拔而来,所以上课就比较快,尤其是开头那些简单的,很多都是一代而过。
小学学过英语的同学觉得非常简单,只有我听得云里雾里!班主任老师总罚我们这些英语不好的同学搞值日卫生,而我似乎次次中招。如此学习的时间更少,形成恶性循环。
就这样,越急越乱,越乱越慌,英语怎么也学不好,其它学科也是如此!期中考试很快到来,我们一(5)班平均分考了初一年级的正数第二名,而我却考了我们班级倒数第二名。至上学以来,这是第一次学习排名倒数,心情可想而知。
班主任老师在发成绩单时,建议我们考在班上倒数十名以内的同学下学期回本乡镇上学,当然我首当其中。老师以为,没有希望上高中大学,又何必浪费资源,浪费父母的血汗钱。
光阴似箭,很快期末考试又悄悄到来。发成绩单那天,老师照例建议我们考在倒数10名的同学转学,我一直在坐位上等着,等着,等着老师念到我的名字。
直到建议转学的后十名同学的名字念完,也没听到我的名字。后来才知道,我期末考试成绩比期中考试时进步了一百多分,排名也由班上倒数第二上升到倒数三十名。
华的座位在我的前面,中间还隔着三排桌椅。当老师念完建议转学的名单之后,华转头对我“会心一笑”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后来因学校重建需要搬迁,所有住校生都需要自己租房子外住。我因年幼对新校区周围环境不熟,没有找到租房,父母又在外地打工,无奈还是转学了。
多少年过去了,我终是在学业上一无所成。但华回眸一笑的温暖,始终刻进了我的心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