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解释是,顾客是上帝,所以顾客的话就是“圣旨”;国外的解释是,顾客是上帝,所以愿上帝饶恕我无心的过失。
最近发生了两件事,大家看看该用哪种解释。
第一件是在一家24小时书店,现在的书店里都配有消费区,也就是说,你需要买他家的饮品或是甜点,才可以坐在那里,类似于贵宾专区。
我喝不了咖啡,也不吃甜点,一般性的选择都是阅读区域。那天我带着电脑去书店“办公”,因为要准备一篇课件,所以也是打算在书店待一整天了。
可是,我只带了一杯水。
在我的概念里,书店或是公共体验区,比如说:博物馆、图书馆,甚至于麦当劳,肯德基,都会提供免费热水的,所以,在我水杯空了之后,便自然而然的去“消费区”要水。
可是,对方的回答是:
“请问您在我们这里消费了吗?”
当即,我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说声谢谢,转身离开。
对哦,这里是消费区,哪有免费的热水。
书店的隔壁便是省图书馆,我走进去,接了杯水出来。
有时候我也会想,我是不是公益做多了,连现在是商业化社会都忘记了。
第二件事,是我在肯德基“办公”。
开春的日子实在是冷,我租的房子在阴面,家里跟冰窖似的,索性出来整理东西。离我最近的便是肯德基,好巧不巧的是,那几天我被冻感冒了,本身我就不吃他家油炸类的东西,现在连饮料也不能点了。
在那里默默的坐一上午其实挺不好意思的,当时我只想着,等我病好了一定带朋友来光顾。
我在那里“办公”三天,第三天的时候突然停电了,不过电脑电量充足,并不影响我的进展,当时满脑子都是赶紧把稿件做完。
突然,经理走到我身边,面带微笑的说:
“实在不好用,我们这里停电了,烟雾也排不出去,环境不太适宜,建议您换个地方办公吧。”
对方的态度很好,可我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马上就要写完了,突然“赶”我走,我现在能去哪儿啊。
换个角度一想,也许真的是我太过分了,来了三天,啥也不点,确实有点欠妥当。
算了,人家都下逐客令了,该走就走吧。
我拿着电脑在商场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只得先坐在休息区的椅子上,可是商场里的音乐声太大,吵得我心烦意乱。
“不然我就回去买杯咖啡,不喝也行啊,就当买座位了。”
“哎呀,那个经理,早不说晚不说,偏偏现在说,我明明都快写完了,突然被打断,思路都断了。”
“烦死了,回去吧,这里实在不行。”
我沿着电梯往下走,看到一个小朋友在那推肯德基的门,紧接着那位经理走了出来,离得太远我没听清对话,可看那态势,也是不让进门;我又扫视了一眼店面,里边的座位都清空了,服务人员正在认真的擦拭着桌子。估计是油烟太大,把桌面都弄脏了。
好吧,看来我是真的回不去了,另外,也是明白了经理的意思,他真的不是在“赶”我走,而是现实情况不允许,看来又是我想多了。
写了这么多,或许平等对待才是解释这件事的最佳方式。人首先要自重,明白如何尊重自己,才能更好的尊重他人。
天下本就没有免费的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