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底下&灵水举人村

作者: 走空00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04:19 被阅读10次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

爨底下村人(户主及子女)全姓韩。相传是明代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原村址在村西北老坟处,后因山洪暴发,将整个村庄摧毁。只有一对青年男女,外出幸免于难。

为延续韩族后代,二人以推磨为媒而成婚,并在现址立村,婚后所生三子,为:韩福金、韩福银、韩福苍。三子分三门,即:东门、中门、西门。始以福字为第一辈序排20辈:福景自守玉、有明万宏思、义巨晓怀孟、永茂广连文,至今已发展到17辈,茂,字辈。

还相传是因为爨被村民们编成了顺口溜: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大火烧林烧的兴,岂不很热?所以姓韩,谐音寒。

全村现有人口29户,93人,土地280亩全村院落74个,房屋689间。大部分为清后期所建(少量建于民国时期)的四合院、三合院。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

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惯穿上下,而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

灵水只有200余户人家,但自古有崇尚文化的遗风。在明清科举制度下,出过22名举人,2名进士;到了近代民国初年有6人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虽属一个较封闭的深山村落,但文化底蕴居然如此深厚,的确难能可贵。

正是这种对文化的认同,让灵水村颇有儒雅之风。自大明永乐八年(1375年)村中即有社学,私塾更是众多。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家中守孝的甲午科(光绪二十一年)举人,历任山西左云县、静乐县知县,吉州知州、候补知府刘增广倡导在木城涧玉皇庙建立新式学堂,此为北京地区最早的新式学堂,实为难得。灵水村中的新式学堂也在八年后兴建。

灵水古代出举人,近代出学子,现代出名人,明清两代最为兴旺,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明初就建有社学,尊师重教,读书上进蔚然成风,出过22名举人、两名进士和10余名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监生,得名“灵水举人村”。村前所立影壁“灵水举人村”为全国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书写。

灵水村形成于辽金时代,不仅村落古老庞大,辽、金、元、明、清时的古民居多,而且过去民间所信仰的诸神尽有。

灵水村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其中东岭石人、西山莲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灵泉银杏、举人宅院和寺庙遗址等景点自古有“灵水八景”之称。2005年11月,灵水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二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3年10月11号湖南卫视携手林志颖、郭涛、王岳伦、田亮、张亮携手星二代推出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站就在灵水村拍摄。

灵水村 灵水村 灵水村 灵水村

相关文章

  • 爨底下&灵水举人村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 爨底下村...

  •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 深沟一小村,高壁障晨昏。 客栈明清院,主人当世民。 窄街车漫漫,巷弄客纷纷。 日暮登高处,遥聆爨底音。 ...

  • 爨底下村。

    搶錢!搶糧!搶娘們! 這是電影《投名狀》的經典台詞。一年多後,我們終於來到了投名狀的電影拍攝地,爨 (竄) 底下村...

  •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又名川底下村,中国古村落之一,据说建于清代早期,也有说建于明朝晚期,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 关于爨...

  • 爨底下村[手机摄影]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位于京西斋...

  • 写在爨底下村

    终于六点半了,仅此于火车上挤硬座。一家四口挤在狭小的空间,睡在车里的睡袋里,夜里醒了几次透过天窗看满天的繁星...

  • 爨底下村游记

  • 被时光遗忘的京郊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

    解读爨底下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cuan)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距京城90余公里。村子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

  • 这里曾经有一个桃花源

    ---爨底下村半日游 爨底下村座落于京西门头沟斋堂西北狭谷中部的一处村落,由于保有明清宅院群落而有名,也是许多电影...

  • 灵水村

    《灵水村》 灵水村是京西的一个古村落,也是远近闻名的"举人村",有幸一睹风采。可以称得上人文荟萃、景色秀丽、民风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爨底下&灵水举人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em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