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上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三月初,我听到惊蛰前夜春雷阵阵,静夜里我在家乡似乎还能听到土地里悉悉索索的声响,那是各种虫子经过漫漫冬藏,开始苏醒了,身体动起来了。各类昆虫还有小草野花大树灌木全部蠢蠢欲动,天变暖了,大地绿了,人动情了,这些都在悄悄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中国汉字春在《易经》中讲是一个“乾卦”,日代表太阳,我虽不懂,也知是遍天地间都阳气生发了。
往昔对于四季更迭没有怎么关注,后来慢慢地觉得相比住在赤道或极地的居民来讲,拥有四季也是幸福的。你看,春夏秋冬的岁岁年年里,悄悄地把含着千年智慧的二十四个节气融入其中,告诉我们顺应天地的重要性,一切都是道法自然。
记得小时候背过雪莱的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现在明白在冰封的冬藏之日,春的生命在悄然萌芽,只是它深藏不露,埋在泥土中,上面盖着雪,清朗的天空时不时刮来朔风。生命相续不断啊!卦象说否极泰来,便是揭示了这个客观规律,也可以说是宇宙真相。
惊蛰过后,春风唤醒大地,暖阳催生万物。
案头的植物抽芽了,院里的小灌木层层叠叠长出了新绿,连冬天已经落得精光的葡萄藤蔓也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白绒芽。小区、路边、公园里、田野上,茶花、梨花、桃花、樱花、菜花,成片成片竞相开放,密密匝匝,有玫红、粉白、粉红、嫩黄,透着玲珑,满是精气神。然几日光景,春风吹过,一片落樱满地,此消彼长地展露一个个生命过程。
人们开始踏青,沐浴春日的阳光雨露,这是春给大地万物的滋养。如果说早春的寒冷是春天的预告,惊蛰如同吹响正式春天的集结号,到了春分,看到漫山遍野的花色,人们彻底脱去厚重的冬衣,和着满园春色,心旌摇荡,斑斓若彩。
春天是生命的开始,最是生机勃发,在灿烂阳光照耀下,万物展现强大的力量,草木的茁壮自不用说,连人的情绪、志气都是高涨的。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青年(少年)就如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是啊!若将一天当做一生,从清早醒来如同呱呱坠地的婴儿,开始长大,上午是儿童、少年、青年,中午接着步入中年,下午是慢慢老去,黄昏是暮年,夜晚是垂垂老矣,深夜入睡就是生命的结束。春夏秋冬四季何尝不是一期生命的展现呢?
其实,每个人对春都有不同的感受,古人的智慧观点是顺应自然,如同顺应道法,就连对罪犯的行刑杀头,哪怕在春日宣判,也要到秋后去执行。古诗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令人不由想到在此时争相赏花踏青远足,乃春气之应也,多半也是让肉身汲取天地精华,让体内阳气生发,与此同时,又会恍然若梦,原来人生就在这岁岁年年的春色中一晃而过。
是嘛,的确有人在春日嗅到别样的气息。林黛玉在落樱纷飞中感觉死亡的逼近,那是绝对细致的敏感,对生命真相的洞悉,对人世沧桑的透悟。常人无有这分细审,任由自己纵情春色,赏花的人竟要叫桃羞杏让,燕妒莺惭,有意无意去争春。
我们也多半要到了炎夏,才能感受生命的极盛,古人的智慧又告诉我们,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能从字面上理解老子的思想,即天地宇宙间永恒不变的规律就是事物的矛盾和对立是相互转化的。佛家也强调了这点,好的结束就是坏的开始,都只是一个过程,开始了就要走向结束,繁盛过后就是衰败,所以一直有伤春悲秋这个说法。
而夏日,就如花开到极致,怒放的最美一刻,也是生命力走向对立的转折点,所谓盛极而衰,秋天是平和地收敛,为冬日的肃杀悄悄准备;而阳气尽失了(生命终结)的一刻,亦是新生蕴藏的开始。天地之道在这生灭中循环往复着。
所以我们也无需为一年一度的春日耗费天下的美丽辞藻,亦不必大费周章地尽情畅志,只要放平缓,合其道,舒其志。在漫天春光里,养生、养气、养心、养性,则四季一如,天人合一,无论春夏秋冬,都是世间最好的时节。
赏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