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905272/0201207883780b81.jpg)
功利是检验一个人价值的标准,但不是唯一,我深以为然。
前几天,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成长社群,群主是个事业有成的中年女性,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群内每天都有成长干货的分享,内容挺不错。
朋友的大意是:所谓的成长,就是不断完善自己人生的过程,至于为了赚钱而成长,只会让人变得充满铜臭味。
但是被我婉拒了,因为我们对成长的看法还是蛮有出路的。
在信息过剩的时代,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个怀才不遇的高手,以成长为幌子而自我安慰,明明只有青铜的实力,却非要给自己套上王者的皇冠。
这是件很可怕的事,人们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知道,其实一无所知。
我一直都认为,为了成长而成长,很容易让人在例行公事的过程中寻求“自我感动”,这种没有实际结果的成长,才是真正的一文不值。
现实本来就是功利的,勤奋并不等于成长。要想真正成长,唯一的办法就是遇到困难立即解决,想方设法的获得更多财富。
没有看似很功利的结果,你的成长就只是幻觉!
很多人以成长为目的,去学习那些很有帮助的技能和知识,于是就会这么想:只要自己成长了,赚钱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现在网上很流行的就是心灵成长,它告诉你年轻的时候,抓不住机会没关系,没钱也没关系,被人看不起也没关系。只要你的内心足够强大,谁也杀不死你。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时不时就会被焦虑和压力缠绕,也许心灵成长并没有错,但是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追求心平气和,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如果你想学习某个技能,就要找到这个领域的顶尖高手,花钱让他帮你解决问题,这其实是最快的成长方法。
在这个阶段,你一上来就以赚钱为目的,你学过什么没学过什么都不重要,不会就立即去学,总之你必须要完成目标并赚到钱。
如果没有具体化的结果作为参考,你就会选择应付了事,非但不会成长,你的精力也会大打折扣。
能获得长期回报的,必然都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事情,因为成功往往是无数人失败的垫背。
很多人都认为,要想成为篮球巨星,其中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热爱篮球,其实并不是。在乔丹的传记《为万世英名而战》中,作者说。
“真正能使乔丹成为巨星的素质,是对失败的痛恨。”
当场上的九个队员都在例行公事,只有乔丹还在拼尽全力,尽管此时离比赛结束只剩一分钟,尽管他的球队仍然落后20分。
乔丹在整个的职业生涯当中都是最想赢球的那个球员,他可以为此付出一切代价。
可以这么说,乔丹对赢球的渴望,已经远远胜过了他对呼吸的渴望,所以他才会成功。
当成长没有功利可言时,就意味着你随时会在激烈的角逐中出局,而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你必须对自己要求功利点,你的人生才会更有底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