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参加老家的喜宴了,这次回来正好赶上堂弟的儿子和堂妹的女儿的庆生宴,一个是十岁宴一个是周岁宴。
在老家当地,孩子的庆生宴和过生日是不一样的。十岁庆生宴通常在八岁以后就可以举办,周岁宴在满周岁前举办,叫“过望生”,寓意孩子平安多福。近些年,举办日大多选在腊月末或正月初,这个时间段外出务工的人都回家了,酒宴办起来才够热闹。平日里少有走动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打打牌,开心娱乐。牌桌散了上酒桌,推杯换盏,酒酣耳热,大家的话渐渐多了起来。叙旧事,谈见闻,各有见地,偶有争论,也无伤大雅,平时寡言少语的也开始积极发言,七嘴八舌,场面就火热起来了。
宴席每一桌都有一个执掌酒壶的,负责端菜、摆菜、倒酒、敬酒和劝酒,称之为“酒司令”。传菜的人从厨房把菜用菜盘端起,吆喝一声长长的——“闯.......”,表示菜来了,提醒坐在靠走道的客人要注意避让,也告诉酒司令准备端菜。乡下的菜肴份量足,满满当当的,酒司令端起来要格外小心,避免汤汁洒落。
菜肴上桌后的摆放是有顺序的,每上一道菜都要摆在上位的主宾面前,也要让其他客人都方便夹菜,不受到怠慢,同时为下一道菜上来时留好位置。酒司令是一桌人里面最繁忙的,在摆菜的时候其他客人往往会协助他尽快摆好,以示友好和谐,一旦碰上海量又擅长劝酒的酒司令,能看几份薄面,杯下留情。
敬酒是先上再下,从左至右。前面三杯不必多说,人人有份,敬酒的喝多点,被敬者随意。这是现在改良后的喝法。以前都是“感情深一口闷”,酒过三巡之后才能减少份量。有些人不胜酒力为了保护自己,酒向嘴里倒时,假装手抖洒掉三分之一,追究起来就是罚酒三杯。用白开水以假乱真的,一旦发现是可以驱逐离桌的。湖北人的耿直在酒桌上也可见一斑。
举办喜宴,最讲究的是座次的安排,每一场酒宴的主事,除了对酒宴的流程和规矩烂熟于心,还要对主人家的亲戚朋友都很了解,一是方便请客入座,二是让坐在一起的人能尽兴。现在的人相对比较好安排。记得在以前,一些长者对于座次特别较真,稍有差池,他们就会认为是驳他面子,自然也会甩脸子讲怪话,让主人家难堪。有些甚至不依不饶又吵又闹,要主人家来赔礼道歉才能入座。记得有几回,主人家的年轻人看不过那些得理不饶人倚老卖老的长者,直接顶撞他们,闹得场面失控不可开交。这就需要酒宴的主事具备极强的沟通能力和控场技巧。主人家办酒席请主事,往往都是让自己家族有声望有经验的人担纲。
一场成功的喜宴,必定要是皆大欢喜,交口称赞,酒足饭饱。宾主尽兴才是最好的。这里面倾注了主人家的心意,宾朋的情意,还有先辈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