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消失,做毫无特色的电商可能会死,而会员制度显得更新潮、更有前途。它能实现用户分级,筛选出高净值用户,挖掘更具含金量的存量用户价值。这条路上的“前辈”很多,比如亚马逊的Prime会员,会员数已超过1亿,京东、唯品会、网易考拉同样推出了会员。
从社交电商转为会员电商,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就是用户粘性必须提高。社交电商重视拉新,优势是通过人际传播能够滚雪球般地扩大用户量和认知度;会员电商强调对已有用户的精耕细作,稳定性变得更为重要,平台需想尽办法增加用户的购买次数。
电商分为三种路径:推、逛、搜,云集此前重推销,未来将向“逛”和“搜”拓展。因为如果仅仅是推销,对于用户来说价值不够厚,云集今年还推出了“逛“的产品,主要是基于吃的超市和基于百货的商城。
AI算法能够实现让消费者逛起来。聚集到上百万的优质、精选SKU,不光可以逛起来,还可以搜起来。云集的搜索体验会比传统电商的搜索体验更好,对于用户来说,搜索一个产品出现200页选择跟搜索一个产品出现5页选择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如云集的会员制转型仍存在阻碍:向“逛”和“搜”发展后,如何与其它电商打出区分度?老牌电商如淘宝,本就从商品搜索起家,又大力引入内容,开拓出淘宝直播、淘宝二楼等侧重内容的频道,在逛上大力拓展。
新兴平台如小红书,主打消费决策与内容分享,在逛上做到极致。本身海量宝妈、导购,才是云集的核心资源,她们所附带的推销能力、朋友圈流量资源,是云集开疆拓土的基础。转向逛和搜是在补短板,将会是一场不得不为又异常艰辛的战役。
此外,云集的会员权益依然显得云遮雾罩。转型会员电商后,原先的付费用户叫做“云集会员”,自购用户叫做“VIP用户”,现在所有用户都叫称为会员,其中“云集会员”改为“钻石会员”,“VIP用户”改为“VIP会员”。
除了名称的变化外,官网并未对会员权益再做阐释,普通消费者也不能看到成为会员后的价格优惠。与云集相比,“前辈们”如亚马逊Prime会员等,都会在页面中详细说明会员折扣力度。
社交电商的拉新能力有目共睹,转型可能还意味着用户增长速度的下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