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斗争,把精力都花在“对付自己”上,心理学上称为“内耗”。
内耗的几条解法。
1.想不通时,换个思维频道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自己的思维方式所局限着,以为眼前的困境,就是绝境,常常为此焦虑担忧。
可实际上,只要换个角度看,原来棘手的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很喜欢一句话:“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遇到纠结的事,如果看不到出路,不妨转换下思路,往往就能柳暗花明。
2.减少过度敏感,为精神减负
过分敏感的人,是什么样的?
外界可能只是平凡的一次聚会聊天,而敏感的人内心,却上演了一场跌宕起伏的连续剧。
生活中,大多数精神内耗,就是因为想得太多。
明明是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偏要杞人忧天,胡乱猜测。
当一个人陷入无尽的遐想中时,就很容易精神疲劳。
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一个人只有戒掉敏感,心大一点,少想一点,才能活得自由舒心。
3.合理分配时间,把精力用在对的地方
没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分配,我们就容易被无数琐事所消耗,被内心的纠结活生生困在方寸之地。
最终导致事情也没干成,还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当你感觉事情多到不知如何着手时,不妨按轻重缓急,给自己制定一个任务清单。
只有把心思专注在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上,先解决大事,再处理小事。
生活才能井井有条,情绪也才能越来越好。
4.想做的事情,立即行动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会顾虑太多,猜想可能遭遇的问题。
殊不知,拧巴和纠结会成为我们行动的最大障碍,让我们不断消耗心神。
有句话说得好:蠢蠢欲动,不如立即行动。
当你陷入犹豫和纠结中时,别想太多,先做了再说。
所有臆想的悲剧,都会在行动中瓦解。
5.接纳自己,不必与别人比较
作家马歇尔说过一句话:“与别人比较,是悲惨生活的开始。”
凡事都与别人对比,只会耗费自己的精力,让自己陷于对比的落差中无法自拔。
这个时候,不如试着接纳自己,不要被他人的生活影响到自己的人生。
不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自然能够卸下精神的包袱,把日子过得轻松愉快。
6.多读书,提升认知打开思路
杨绛先生有句名言:“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当你在书中得到了知识与智慧,生活中的那些鸡毛蒜皮,就不值一提了。
读一书,增一智。
阅读,才是最好的疗心良药,是真正让一个人免于自我内耗的方法。
它虽不能带来直接的财富,但可以让我们靠近智慧,获得开悟,一步步把自己从迷茫,困惑,焦虑的谷底拉上来。
一个人书读多了,烦恼自然少了。
一个人最宝贵的是注意力,心理的内耗是最浪费注意力、最浪费人力资源的无谓消耗。不存在没有心理内耗的人,人终究是人而不是机器人。尽可能减少内耗是最好的内心环境保护、最好的人力效率提升方式。
你的人生高度,大概率取决于心理内耗的减少程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