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本篇内容稍长,字数1万,阅读时间预估20分钟。适用于有一定基础、对黄有璨及其《运营之光2.0》有一定了解的产品运营从业人员,缺乏足够时间看完全书,却想尽量快而准了解全书精髓的读者。不适用于习惯“1分钟读完”只满足于目录式阅读的读者。如果你已准备好,请继续往下阅读。
这本书主要讲了以下几件事:
最近读完了黄有璨的《运营之光2.0》(以下戏称“老黄”和他的“小黄书”),相当精彩,业界良心啊,诚意满满,干货满满,收获满满。从价值观到思维方式再到具体方法技巧,从核心竞争力到能力模型再到成长路径。不仅搭建一套运营知识体系,还讲述了身为过来人的经验教训,可谓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尤其适合1-3年产品运营汪。
一、我眼中的运营之光
很欣赏老黄这种态度,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敬畏、热爱、有信仰。在他眼中,运营不是打杂的,一个好的运营很难得,而运营本身,是有光的。
那么来看看,以老黄在业界厮混近十年的经验以及目前所处的高阶段位,在他眼中:
1、何谓“运营”?何谓“好运营”?
· 所谓运营,就是通过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行为把很多琐碎零散的环节和事件组合关联起来,最终令之成为一个良性生态、可以持续运转的过程
· 运营,往往是通过做好一系列事情,营造出来一个最终大家喜笑颜开、光芒耀眼的成果;是通过很多看似琐碎无趣的事情,最终赋予一个产品闪耀的光芒
· 运营不全是套路,而是一种“如何与你的用户成为彼此可信赖可依靠的朋友”的艺术
· 运营的着力点之一,是润物细无声的通过做好大量机制、规则和引导,来让用户们更好的在你的站内成长
· 好的运营,其实是有层次感的,是需要先做好做足某一件事,然后再以此为一个核心杠杆点,去撬动更多的事情和成果发生
· 好的运营,是在不停地“做局”与“破局”
2、什么样的运营者称得上“优秀”?
· 一个真正优秀的运营往往骨子里就是一个有趣、有想法、有追求的人,他们自身也往往极度渴望去做一些有趣、性感的事情
· 一个优秀的运营者,必须对于当下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和相信,才能工作中如鱼得水,能够面对用户散发出巨大能量和热情
· 一个优秀的运营者,熟悉运营工作的各个环节,并且精通其中某一项或几项
· 一个优秀的运营者,能真正对数据负责,能掌控数据(这里指通过各种运营手段的组合能拉升一个产品大部分的主要数据)
· 一个优秀的运营者,必定是一个操盘者。可以在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时,尽力让70%以上的事情变得可知可控,只留下30%的不确定性;可以熟练掌握很多“杠杆点”,以便更好地给用户创造短期价值,借此“撬动”更多长期价值确立
3、运营之美何在?运营之光何寻?
· 那种美,来自你与用户之间的某些心心相印,来自于互相被对方打动的时刻
· 那种美,来自你能够以自己为杠杆,去撬动起来成千上万人的愉悦和满足的时刻
· 像内功心法这种更贴近底层思维、工作习惯和价值导向的东西,也许就是运营之光所在
二、我的运营方法论
Ok,终于进入本书的核心篇章,老黄私家“运营知识体系兼方法论”。激动吧!
且慢,老黄友情提醒(尤其对于新人):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武功招式,忽略了内功心法的积累,很容易走火入魔!这让小黄书在一大堆开篇或全篇都在按用户/活动/数据/渠道。。。划分来谈运营的书里更显得与众不同,高手的段位就是不一样(崇拜脸)。我理解的是,面对一份职业心怀敬畏与信仰,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是根基,在此基础之上再练好武功招式,成为高手则是早晚的事情。废话不多说,一起进入黄的世界来看看吧:
「铺垫」
开始这段旅程前,先要铺垫下,这里谈到2个意识,很棒:
目标导向意识:就是哪怕从事普通的岗位,就是要做出点不一样的,有趣的,有价值的东西(老娘就是要搞事!)。这基于积极主动的意识、做到极致的态度以及清晰明确的“目标感”。
效率意识(投入产出比):一个好的运营,会找到目标,并通过不断思考、判断、执行、调优,找到投入产出比更优的路径和方法,来达到想要的效果,并将这种行为贯穿运营的始终。我理解的是,运营本身就是为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高与成效最大,以提升产品价值。
「1个核心信仰」
老黄把这称为“身为一个运营,我最大的竞争力和信仰”:
其实很简单,就是“以用户价值为中心”。
然而说着容易做到难,除非真正认同并实践,行事以回报后置式逻辑:先不论我可能会得到什么回报,让我先基于我的理解把事情做到极致,专注于给用户创造价值。老黄相信,有这样开放积极的心态,才有可能做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并且相信当创造的价值足够多,用户一定会愿意给予无条件的认可和回报,且往往这种回报超过预期。
「2个工作习惯」
这不仅是能带来价值产出的工作习惯,也是一种面对复杂问题时的思考方法:
1、精益运营
运营中常会出现诸多不确定,稍有不慎容易浪费大量资源和成本,如何做好精益运营,这里可参考两个理念:
当在一个具体项目中面临N多不确定因素时,往往存在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它会成为整件事情能否顺畅发生的核心前提。且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这个因素往往就是“一个基于某种假设的产品或服务,能否得到用户真实、自发的认可”
在一个特别不确定的事情或假设面前,运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用最低的成本去搭建一个真实的用户应用场景,并去验证这个场景下,用户是否会真的产生你所预期的行为。
案例:Dropbox的创始故事。
2、“做局”与“破局”
前面提到往往存在一个最终的因素,也就是“破局点”或者“杠杆点”。运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这个点,并倾尽全力穿针引线使之成立和实现,让一件不靠谱、不确定的事情,变成确定、靠谱,让整件事情顺畅发生。
当然,这里说的“局”,并不是阴谋诡计,而是一个可以让N多人一起参与其中并同时收获价值,在N多角色之间实现价值匹配的氛围和状态。
案例:三节课“互联网创业合伙人招聘节”活动。
「3个底层工作方法」
上篇提到优秀的运营,需要掌握“杠杆点”,这除了偏方法技巧式的外在杠杆点,其实还有与运营者自身修为相关的内在杠杆点,或称之为“底层工作方法”:
1、让自己拥有对于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
作为一个需要很好的连接产品及用户的运营者,要对热点事件、新鲜事物建立高敏感度,要对大部分用户会密切关注的热点充分熟悉和了解。这也是不断贴近、了解用户的必由之路。
2、让自己拥有对于用户的洞察
如何理解一个人,最简单的就是成为这个人。在运营上,这句话可以表述为:尽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典型用户,让自己大量置身于真实用户的真实体验场景之下,久而久之,慢慢就会拥有对用户们的洞察力,这也是运营的核心价值。
3、让自己在用户面前的说服与表达变得更具有打动力和说服力一点
这一点不仅是运营工作,也是日常人际沟通、提升自身影响力需要学习掌握的。
这里老黄分享了两点小技巧:假如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对方注意力,那你需要先抛出一个可以让对方大吃一惊、瞠目结舌或十分好奇的观点和结论,瞬间击中对方,然后再去逐一论证你的观点是否成立;假如需要说服对方接受一个你的观点,那你可能先需要从大量事实和一些细节的刻画出发,通过事实和细节引发出对方的感知、共鸣和认同,在逐步引申出你的结论。
「4个关键性运营思维」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有时更多是在思维模式。来看看老黄眼中,一个优秀运营需具备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
1、流程化思维
有句话说,一个优秀的运营,是距离成为COO最近的人。
优秀运营与普通运营的核心差别:前者拿到问题后,会先界定清楚想要的目标和结果,再梳理清楚整个问题从始至终的全流程及主要环节,之后再从流程中去寻找潜在解决方案,在每一个环节上思考可以做的事情和创造的不同体验,制定策略和具体工作。而不是后者的拍脑袋给方案。
2、精细化思维
好的运营,需要具备强大的精细化思维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必须能够把自己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拆解为无数细小的执行细节,并且能够做到对于所有小细节都拥有掌控力。
3、杠杆化思维
老黄一直强调一个词“层次感”。我理解的是做事需要快、准、狠,需要抓重点,又要有节奏。需要先做好做足某一件事,然后再以此为一个核心杠杆点,去撬动更多的事情和成果发生。延伸开来,做人也是如此,需要先拥有一项核心竞争力,再以此为杠杆去撬动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想自己靠拢。这值得每个人好好想想:我的杠杆点是什么?
4、生态化思维
前面提到“做局”,其实就是在搭建一个生态。所谓生态,其实就是一个所有角色都在其中可以互为价值、和谐共存、共同驱动其发展和成长的一个大环境。能否成功搭建起生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否梳理清楚并理解一个生态间的各种价值关系。而这个生态一旦搭建起来,基本可以实现产品的“自生长”式运营。
「一些运营的宏观规律逻辑」
老黄还分享了一些关于运营的宏观规律和逻辑:
1、早期产品的注意事项
(1)产品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甚至出现“爆红”现象,往往容易加速其死亡,典型如足迹。这并不是说用户增长不重要,而是说一款产品,在它自身的核心用户价值点都还未明确,产品体验也不够完善的时候,贸然去追求大量的用户增长,这对产品往往是一剂毒药。
(2)一款产品的早期,一定要围绕“口碑”来进行,而不应是用户增长和规模。只有在产品具备扎实的口碑之后,才能把“增长”作为目标来看待。因为新用户永远只给你一次机会。用户跑来,得不到好体验和价值,不但会离开,还会满世界骂你,对其他人形成负面认知,而有了口碑,新用户的获取成本会大大降低!
(3)在产品早期,”烂“才正常,并且烂不可怕,可怕的是产品很烂,却提不出解决方案,或者压根不想去解决和优化,这样就真的留不住用户了。即使早期产品体验很糟糕,也可以建设口碑,这来源于运营对于用户的感染力、服务态度、产品理念、产品迅速改进优化的速度和能力,在其他方面为用户创造的价值等一系列事情。
(4)要把早期用户当作最好的朋友来看待。这是常识。同时,一定要降低用户的预期,这个阶段不需要大众性的用户,需要的是容错性高的用户,他们能陪着你一起往前走,逐步完善起来。
(5)产品早期风格、氛围的确立将奠定产品的基因和调性,要注意早期的产品导向、规则确立及口碑引导。典型如知乎。
2、产品不同阶段的运营侧重点差异
探索期:这时期主要是为后续获取大量用户打基础做准备,包括功能、体验、风格氛围、服务能力等。运营侧重点是选种子用户,尤其是在产品领域内活跃的有影响力的KL、给予其无比重视关怀。
快速增长期:这时期主要是快速获得用户增长,尽一切可能快速占领市场。运营侧重点是铺渠道、给补贴、开始精细运营。
成熟稳定期:这时期主要是高度关注用户活跃度,高度关注商业变现路径、重视品牌形象树立。运营侧重点是全面精细化运营,大量品牌传播活动及事件、各种活动运营、商业变现尝试。
衰退期:这时期主要是维系老用户和探索新方向。运营侧重点是维持和强化此前的常规运营手段以延长生命周期,面向流失用户开展召回、承接等。
3、搭建一款成熟产品的运营体系
一个靠谱、稳定的“运营体系”,好比是打地基,地基打的有多牢,决定了产品大厦能盖多高。
这个体系的搭建,可以围绕着以下几个维度思考规划: (1)有一些基础动作保证产品主要业务的顺畅运转 (2)重点关注开源、节流,并形成一些固定动作 (3)界定清楚产品的关键性用户行为,并建立流程机制以确保这一行为的发生几率 (4)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的建立 (5)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等手段扩大产品知名度,实现用户增长。
4、社群的典型运营路径及逻辑
社群成长路径的关键节点: (1)创建和初始化(找到特定主题,建立价值观或规则) (2)信任感和价值确立(突破点) (3)去中心化,构建成员之间的关系网(培养和发掘追随者、引导帮助用户之间建立关系) (4)社区的自生长(划定边界和规则,筛选优质内容二次传播推送,活动运营)。
「运营的一些核心技能&工作方法」
这一章节就是老黄开头提到的“武功招式”了,具体谈到了数据分析、内容运营、文案撰写、用户运营四大类,练武的终极目标是他设定的,找到了“掌控”运营指标的感觉。恩,听起来真美好有木有!赶紧来瞅瞅:
1、找到”掌控“运营指标的感觉
为何要找这种感觉?恩,因为老黄说区分运营靠谱与否,就看你是否能够让70%以上的事情变成可知、可控,只留下30%的不确定。
这一点我倒是深有体会,在运营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太容易感到无助与无力,这种”相对可控“的感受自然是宝贵的,会让人感受到工作有具体的目标和方向,有可行的方针和策略,建立坚实的信心。
那么如何实现相对可控呢,参考点:
(1)把围绕着大目标的所有工作任务都拆分到极具体、极细致,然后去执行; (2)记得上章节讲的运营思维,寻找关键因子,制定策略,从”杠杆点“和”破局点“开始。 (3)总结起来就是:制定目标—理顺流程—寻找关键因子—拆分步骤—预估目标—列计划并执行—校验修正—复盘总结—实践提升。
2、数据分析
老黄语录:永远去向迭代要数据,依据数据去做迭代。
数据的作用:客观反映产品目前的状态和所处的阶段、找到问题节点;找到达成目标的最佳路径;精细分析并拆分,对用户更了解,对生态更具掌控力;发觉线索和规律,顺藤摸瓜,对表现显现要好的用户和服务进行挖掘,找到背后的共性行为和特征,再将这些特征放大到极致,吸引更多的用户。
数据分析的目标:对整体用户构成、行为习惯、当前产品的主要问题了然于胸,对站内整体用户生态更具掌控力。
3、内容运营
老黄自己就是一个高品质的内容生产者、高影响力的内容运营者,他来讲这个章节,实在再合适不过。看看他的心得小结:
(1)明确内容的定位、调性和基本原则
长线做内容,其实是以一系列长期、持续的内容为载体,面向用户建立起一种识别度和信任感的过程。
为此,必须明确内容的边界、打上风格化的标签,即定位和调性。这种东西一旦建立,便能在用户心中占据某一个位置,大大降低后续建立用户认知的成本。
至于如何找调性,这好比塑造品牌,要给自己的内容调性找到显著的差异和不同所在,可以从内容背后提炼出一些棱角分明的标签,并用一系列具体、切实的行为去支撑起这些标签,让用户认识你、记住你。
(2)击破内容运营各个环节
内容运营从环节上划分,包括内容生产、组织、流通等。
内容生产: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让用户爱看、爱传播。有3个基本原则:围绕主线表达、复杂或需突出部分用图文表达、围绕用户感知表达(比如生僻内容用大量事实性描述来铺垫和引导)。
内容组织和流通:可以通过一些机制或手段,促进内容的流通,提升内容与用户的匹配效率。包括人为干预及算法。
内容生态搭建:按照类型不同运营手段有所不同。(1)UGC型内容生产:运营重点是维护好20%左右的精英高质量用户,来确保站内80%以上的内容生产和供给。(2)PGC型内容生产:运营重点是选题和策划,这可以决定内容60%以上的命运。
(3)老黄对内容生产的理解
内容本身的最大力量,在于其通过持续内容输出,面向用户构建起来的某种强烈的信任感。
好的内容承载的不仅是知识或资讯,还有某种特定的思想和价值主张。这会更容易获得用户的认可,并且这种认可长期累积下来,会构建起一种具备穿透性的用户信任感,且这个信任可以下沉转化到任何东西上。案例:逻辑思维做电商。
内容的核心打动力,往往来自内容生产者不同于他人的、极度细致入微和深度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这会引发用户强烈的共鸣、或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强烈的情绪和行动欲望,老黄称之为具备“打动力和穿透力”的内容。
做内容和写作,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持续的思考和表达来连接世界的行为。当内容引发他人的触动共鸣思考启发,会收获巨大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内容生产者:(1)首先成为一个丰富的生活的体验者和思考者,让自己现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学会从更多角度和视角去看待分析一个事物,而不是只停留在一些表层技巧上;(2)把内容当作”与读者交朋友“的形式,面向朋友做内容,有伦理,有底线,真实表达,做自己喜欢的内心相信的东西;(3)把体验新奇有趣的事物和对之持续思考变成一种习惯,从细节中去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理解对细节的刻画、呈现和渲染往往是内容的打动力所在。
老黄相信,一个做内容的人的个人价值,会和他依靠内容获得用户认可的能力成正比,而不仅是吸引用户眼球的能力。
(4)文案技巧
这一篇章实在有趣精彩,如何玩转文案,远不是一两句可以说透,需要大量实践练习。记录几点老黄提出的原则:
转化型文案撰写的核心原则:先帮助用户建立起认知,才有机会激发用户的兴趣
短文案的写作:提升文案转化率的2个原则:傍大款(热点人、事)、颠覆认知
中长文案的写作:需要逻辑和内容结构、通过一点一点的信息外露,逐步把用户的兴趣和欲望勾引烘托起来,并最终形成转化。3种方法:文案写作结构和递进逻辑(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勾起欲望-促成行动)、故事代入情景(代入情景-引起矛盾-提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将用户转化前所有关心问题依次列出解答并说服。
4、用户运营
做产品,离不开用户、需求、场景三板斧。掌握用户运营的技能,具备影响用户的能力,也是运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来看老黄碎碎叨:
用户运营的核心
核心是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引导和管理,通过部分用户去影响更多用户,提升整体留存率与活跃度,并最终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带来产品的价值提升。
面向较大规模用户的整体运营:
针对这一类型,有几个通用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1)针对用户建立优质成长路径即找到一条更高效的、能帮助一个普通用户成长为一个优质的活跃用户的典型用户的使用路径,然后努力把用户往这条路上驱赶,从而带来整体活跃用户数的提升。当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自然成长为忠实、优质的用户时,产品也就有了更坚实的发展保障
(2)针对现有用户进行用户分级,开展精细化运营
(3)针对用户设计面向用户行为的激励体系
一个好的激励体系:1.一开始尽可能简单,能刺激到现有用户即可,可后续再复杂细化,不要试图一次性完美;2.要尽量让用户有清晰的目标感和对目标的可掌控感;3.要注意系统发放积分与用户积分消费之间的平衡,因为当用户发现自己的一堆积分无用,便会麻木,缺乏感知,激励体系也会失效。
如何建立一个激励体系:1.明确需要激励用户产生哪些行为,梳理出成长路径,对应搭建出用户等级及对应任务;2.搭建一套虚拟货币或物品体系,对高等级用户可获得更多、更稀有和更酷炫的物品或积分;3.注意用户PK或竞争氛围的塑造,外加各种荣誉的刺激和展现;4.对激励体系中加强每一个环节上的用户引导。
(4)针对沉默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用户召回
(5)通过部分用户带动全体用户
面向较小规模特定用户的针对性运营
首先,定位清楚适合产品的种子用户,并找到他们(针对不同特点的用户用不同的策略,注意沟通方法);其次做好对种子用户的维系,和他们建立强关系。
如何更好的撬动用户的互动参与意愿
这部分也很有意思,分享了8个非常实用的指导原则:
(1)物质激励(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2)概率性事件(如各种抽奖游戏)
(3)营造稀缺感(可以通过添加边界,使之变得稀缺来带给用户更强的行动动机。如限时折扣)
(4)激发竞争意识(加入对比和竞争,用户就开始疯狂,竞争和比拼,人性使然。如微信运动排行榜)
(5)赋予用户某种炫耀、猎奇的可能性(炫耀+猎奇,是刺激社交传播的不变真理。朋友圈火爆的H5的共同点:给用户一个得瑟、炫耀、秀自己的理由,让用户愿意分享到社交媒体;让朋友圈看到的人产生好奇,进而与之产生互动,为双方带来社交价值,引发新一轮传播)
(6)营造强烈情绪、认同感(如二胎妈妈的感慨文章。可以依靠细节的刻画和理念的传递,赢得用户的认同,或激发用户的某种强烈情绪)
(7)赋予尊崇感、被重视感(如小米论坛对粉丝吐槽的及时答复及日常互动)
(8)通过对比营造超值感(如各种促销资费套餐的对比)
三、运营的成长路径及核心竞争力
「老黄9年运营路成长心得」
老黄,学历初中,从传统制造业企业销售出身,一路摸爬滚打成长为创业团队COO,在互联网运营界,绝对称得上是TOP级的高手。他来讲述这一路成长的心得体会,相当有说服力,即使无法完全效仿,也可以从中收获自己的感悟。
1、针对个体建立优质成长路径
这一点和产品运营是类似的。成长路径可以概括为:连点成线再成面,融会贯通新境界。
点(核心技能):这往往是针对新进入行业的新人,本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起来几项这个行业内的核心技能,这是成长和发展的基石,甚至是安生立命之本。这里建议到需用到该项技能的真实实践环境中去大量实践练习。
线(复杂项目):当新人站稳脚跟,拥有一两项足以安身立命的核心技能之后,加速成长的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去参与或负责一些复杂项目的推进落地,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去连点成线。这里建议尽一切可能在公司内部为自己争取或创造这种“可以去独立负责一些项目的机会”去历练。
面(从商业和行业的理解):继续进阶,需要提高到从对商业和行业的理解,这里建议与高手们多多交流碰撞。
融会贯通:具备建立生态的能力。
小结:进入一个行业,先找到可以立足的支点——在某一件事上做到超过80%的人,稳稳立足——投入更有挑战的环境,让环境来带动你的成长,慢慢看清事情的全貌,知晓其中各个环节的操作逻辑——对所负责领域比较熟悉后,去横向拓宽对行业的认识,知晓不同类型产品的运营逻辑,去纵向拓深对业务的理解,负责更庞大复杂的项目或产品——加深对行业和商业的理解,提升团队管理能力,去接触更多高手交流讨教
2、老黄对自身成长因素的总结
(1)环境的牵引
一个人的进步和提升往往是受到环境牵引的,在合适的时候被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或事件中去,自然会获得巨大的提升和进步。老黄也认可自己快速转变成长的前4年,是那些可以不断驱动和激励自己持续变化和成长的环境起了决定性作用。 语录“一个人想要快速成长,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承受压力,二是背负风险,并能使这在高风险或大压力的情况下去解决问题产出成果,除此之外无他”。
(2)与高手们的相交相识
老黄认为这几年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助力,就是结识了一大群各领域内的高手们。和各行各业高手们的厮混,让自己的眼界、见识、思维等各方面都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老黄还分享了2点很棒的如何与高手交往的关键点:1、高手的时间是稀缺的,请尽量让对方与你之间的相处变得有价值;2、一个好的交谈,往往是两个头脑在同时思考和交换信息的过程。在一次好的交谈过程中,围绕着让问题得到解决,两个大脑所付出的努力应该是无限趋近于对等的。毕竟高手们总是喜欢跟那些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某些价值的人在一起玩耍,且也总是更喜欢一种“价值交换”式的交谈,而不是单一价值给予式的交谈。所以想结实高手,就显示着把你与高手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变成是一种“价值交换”式的。
(3)给自己搭建一个良性的成长循环
一个优秀的运营,最应该做好的,是对于“自己”的运营。要给自己先搭建起来一个“生态”,当这样的循环运转起来,“成长”对你而言,已经是一个再自然不过、无需刻意为之的事。创造这样自然又持续增益的神奇,是一件很爽的事情。而当生态尚未成型前,你需要倾尽一切努力去逐个击破生态中的各个关键点,并试着连接它们。而当生态建成后,你只需要维持住这个生态的平衡,并享受其中。
「运营的核心竞争力思考」
1、1-4年经验,运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既不能让短板太短(在大多数运营方面的通用技能方面能够达到60分以上),又要找到一个长板,并让它足够长(在一个单点上超过80%以上的人).
2、从长期来看,运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一种“能够搭建起来一个生态”的能力(可以驱动产品进入自运营状态)、一种“懂得如何影响用户”的能力、一种“操盘”感(它可能同时包括了对于各行各业的业务逻辑的理解,乃至对于商业的理解)。
这里何谓“操盘”指的是:开始能够知道,什么样的产品、在什么阶段、适合做些什么、和不适合做些什么、以及后续最好又衔接上哪些具体行动,才会使得其成果产出最大化。
「从运营小白到运营总监的进阶」
先来看看,运营小白和运营总监,中间到底隔着几重山:
1、一个初级运营和一个高级运营最常见的分水岭
前者只能关注执行,后者则具备能力去完成策略制定、更长线的运营方案规划,以及运营操盘。
2、前者成为后者的前提:
(1)对各种运营手段非常熟悉,理解背后的逻辑,具备落地的执行能力;
(2)具备复杂度较高的运营项目(特点:涉及环节多、规模较大、成果较丰)的操盘经验;
(3)理解一款产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营侧重点;
(4)对“连接产品与用户”这件事上的整体节奏感的感觉和把握;
(5)站在商业模式及业务逻辑的层面,理解不同业务类型、不同商业模式的产品,在运营上最大的核心突破口和核心要点是什么;
(6)能够结合产品形态及产品的核心业务逻辑去完成和搭建起一个足以支撑该业务顺畅运转起来的运营体系(构建生态的能力)。
3、运营小白的进阶之路
P1 新人入行
练级目标:通过一切方法磨练自己的行动力和执行力,通过一切目标拆解和想尽一切办法达成自己制定的某个中短期目标
P2 初阶经验者
特征:通常1-3年经验,已掌握部分专业技能,但对行业、用户、业务的理解还比较浅。练级目标:这个阶段需要有强大的逆商,更深入分析和了解用户,积累专业知识,磨练专业技能
P3 业务骨干型
特征:通常3-5年经验,某方面专业技能突出,对行业、用户、业务的理解逐渐深入,开始从单一的执行者更多转换到策略&计划的制定者。对某项专业技能“专精”,执行力强大,可以在某一领域做到他人无法做到的产出。开始有能力对关键数据指标负责,开始可以带领团队完成产出。
练级目标:对用户群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领导力,策略思考能力,某项硬技能上出类拔萃,管理能力。
P4 专家型:
特征: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和产品理解越来越深,高度对数据负责,更多精力在策略制定、业务流程优化管理和业务串联整合上,而非执行。
P5 高级专家
用老黄的话说,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破局点”,让你能脱颖而出,并在前进的道路上找到坚实的立足点。So,我们需要清晰目标,并找到达成这个目标的破局点,然后全力以赴!
附全图俯瞰,这其实也是一个逐渐完满的过程:
彩蛋:老黄的部分精彩语录
1、好的团队是互相填坑,烂的团队是大家互坑
2、很多产品都是20%的重点用户给该产品带来80%的价值。所以要重点关注对你最有价值的那部分用户,至少把50%左右的精力用于关注他们
3、但凡打胜仗,既需要有上阵杀敌的本领,又要能运筹帷幄,找对突破口和取胜策略。策略和突破口没找对,任你有万夫不当之勇,仍然无情淹没于人海中,而硬本领不够强,策略再好,也根本没有取胜可能。
4、在运营上,除了把事想明白,更多时候拼的就是执行力。这种执行力,可以精准到每一分钟的消息推送、每一张图片的设计和每一条文案的雕琢。例子:懂球帝的教科书级营销。
5、未来什么样的运营最值钱:能够“懂业务”;有更多宏观视角,能够对产品的成长负责;更多“懂产品”;能够赢得C端用户发自内心的喜爱;具备优质的内容输出能力。
6、平台类产品的增长前期靠人肉+种子用户运营,中后期靠策略+业务匹配效率。
7、对运营来说,策略是大于手段的。所以无法指望一个具体手段很牛的运营帮你解决思路策略不清的问题。
8、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关系:(1)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并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2)运营是在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的建立关系,或者说,运营是在更好的连接产品和用户;(3)无论产品还是运营,终极目标或核心目标,都是围绕“打造一个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业务流程,并且不断优化、调整和放大它的价值,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或回报”来展开的。
9、对新人的建议:先从专注积累一项自己的核心技能开始。要认清自己(能力范围、所处阶段、发展瓶颈),并有方向的(短中期的清晰目标或预期,离此还缺乏哪些核心能力),去有效努力(为这些核心能力该如何积累和获得)。
10、对运营从业者的建议:建立个人的ABZ计划,并且尽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圈子里的价值传递者或贡献者,而不是单一的观望者又或是价值消耗者。更多传递或贡献价值,一定会为你带来更多潜在的机会和资源。
写在最后
老黄这本书,前前后后看了三遍,才把庞大的内容浓缩成了笔记,竟然仍有万字。可惜自己目前段位不够,很多精髓仍然未能充分领会,或只是停留在了表面。由此可知“纸上得来终觉浅,便知此事需躬行”。好在跟随小黄书,总算理清了自己的现状阶段和后续奋斗目标,航标和航向明确了,船只才算真正起航,愿你我一起努力,朝着理想的彼岸,永远行走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