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一场大雪后,“佛系”突然在微博、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上烧起冬日里的一把火。
“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恋爱”、“佛系游戏”……一时甚嚣尘上。
百度百科说,佛系,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
佛系示例:
“佛系打车”: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
“佛系购物”:“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
“佛系吃饭”: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
“佛系上班”: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年前的“葛优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类似的这种丧文化开始流行起来,腐蚀着我们第一批90后。
1990年出生的今年也不过27岁,古人说“三十而立”,30岁左右本该是奋斗的黄金时期。
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里,我们的青年若是信奉这种得过且过的“丧文化”,只会导致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而拥有优势资源的群体更易积累财富和资本,简单来说就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宏观来说,不同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发展进程就会更加缓慢。
所以,青年呐,得过且过要不得,人生还需要规划。
有人说,当代社会如此变幻莫测,规划了又有什么用,或许到时候原先的那条路根本已经走不通了。可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
一战时,一支德国军队在阿尔卑斯山迷了路,给养越来越少,队伍内还意见不一,士气越来越低落,失了前进的方向。幸而后来他们在一间废弃的屋子里找到了一张发黄的手绘地图,地图上的文字是用拉丁文写的,他们当中并没有人认识这些文字,但看到地图上标出一些山峰,还有一些路,就以为就是这里的地图。就这样,这支军队一边看地形,一边看地图,连蒙带猜地探索,走了几天,奇迹般地走出去了。后来某个认识拉丁文的朋友看了这张地图,其实这是一张奥地利南部山区的地图,根本不是瑞士这一带的。
但是就是这张错误的地图也让这个部队走出来了。
地图虽然是错误的,可要是没有这张地图,军队内很难达成共识,各执己见地选择道路或是争执不休着难以前进,都有可能使这几百人饿死在大山里。
我们所说的规划就好像这张地图。有了方向,才会有出发,如果没有目标、不做规划,很多人都可能每天浑浑噩噩地生活,一天天地重复,不知道得失,不懂得总结,不停地掉进同一条河里。出发后,我们才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中,不停地调整路线,把达成最终目标分解成年计划、月计划、日计划来实现。
我们很多企业都会在年初的时候定下今年的指标,甚至有些企业还有专门的战略规划部门。确实对团队来说,明确目标,做个大致的规划,更易使每个成员的付出与努力不偏航,达成共识。所有的运作才会围绕着达成多少的利润或是销量或是满意度等等来进行。
前几日,某同学分享了她3年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的经历,从专业阶段到大综合,满满的都是学习计划。若不是在考研和注会中做了选择,若不是从符合报考要求时就定下目标,若不是满满当当的年计划、日计划,哪里来的成功?
不以物喜,不已己悲的“佛系”心态在这个压力巨大的环境下固然可以过过嘴瘾,可是心态可以平和,行动却不宜迟缓。
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经过时间沉淀的话语才是有份量的。
网友评论
喜欢这句话,文章的故事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