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武帝有个倾国倾城的李夫人,病危之际,武帝亲去探望,李夫人蒙着被子辞谢:“妾长期卧病,形容憔悴,不可以见陛下。希望能把儿子和兄弟托付给陛下。”
武帝再三恳求,李夫人终不与见。
武帝走后,李夫人妹妹责备她冷酷,李夫人说:“我之所以不愿意见陛下,是为了托付兄弟之事。我因容颜受宠,如果陛下看到我此时的容貌不再,一定会厌弃我,怎么还会顾念我的兄弟呢!”
这是一个智慧冷静的女人,深谙男性心理。
可是,一个女人要有多理智,才能够抵制得了临终前的温情?将去的路孤独寒冷,难道她不想爱人的温暖伴自己一程?
然而,比起爱人的温暖,在李夫人心中更重要的是兄弟们的前程,家族的荣光!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红楼梦中的元春,红楼十二曲中的《恨无常》唱出了她临死前的悲劝:
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
和李夫人一样,当死亡来临,她们都放不下背后的家族,死亡也无法让她们挣脱牺牲的枷锁,尊贵一生的背后是一颗伤痕累累的灵魂。
01
元春省亲,七个小时,六次眼泪。从哽咽到哭泣再到泪如雨下,穿越纸墨,你能触碰到一个女子的凄苦悲哀。
元春在哭什么?
一哭没有自由之身!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再无自由身!金碧辉煌的皇宫,就是活死人墓。“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囚禁了一个女人的青春、梦想和爱。
甚至在家人面前,元春的眼泪也是压抑着的。如同一个木偶,她连自由表达喜怒的权利都没有,任何越礼的行为都是大逆不道。
二哭没有天伦之乐!
田舍人家,普通百姓,一家人和和美美,也是快乐的;然而,元春虽富贵至极,却不能享受和家人相聚的快乐。
纵然有片刻的相聚,也是以君臣之礼相见,当元春诚挚地对父亲说自己对亲情的渴望时,贾政大义凛然地告诫女儿以国君为重,亲人之间的对话隔着深深鸿沟,纵是近在咫尺,也远隔天涯。
三哭没有人间温暖!
元春嫁给了一个万众敬仰的男人,却不属于自己的男人,加之身后无子嗣,一个深宫女子,心灵只能在深海中泅渡。
伴君之侧,只有争斗,谈何爱情?那不日不月的孤独,那无情无爱的冷寂,那勾心斗角的疲惫,夜夜袭来,无爱的女人,心永远都是凉的。
所以,元春看淡了繁华,看厌了奢侈。这贤德妃的荣耀,不要也罢!
然而,元春连放弃的自由都没有。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掌握着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死,还有家族他人的命运。
没有元春,哪里有贾家的荣光?
想当日,荣宁二公跟着皇帝打天下,立下了赫赫军功。然而,到了贾蓉,已是第五代,以一代不如一代的走势,若没元春的入宫,贾家早已倾颓。
扶大厦于将倾,元春这个弱女子,肩负起了兴盛家族的沉重负担。
02
网上流传一句话:“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元春就是那个负重前行的人。
但是,这世间的付出本身应该是珍惜与被珍惜,元春和家人之间应该是依靠与被依靠。
可现实呢?因为元春入宫变得赫赫扬扬的贾家,没有一个撑得起场面的男人。
贾家的男人如泥石流,滚滚而下,一代不如一代。贾敬炼丹修仙,贾赦贪财恋色,贾政平庸无为,贾珍大开赌场,贾琏沾花惹草,贾环龌龊下流,贾蓉毫无廉耻……唯有一个灵性少年贾宝玉,也在背离主流的路上越走越远。能成为家族脊梁的男人,一个都没有。
非但如此,这群男人仗着元春这个靠山,一点也不省心,处处惹是非。为了石呆子的二十把古扇,贾赦逼得人家坑家败业,自尽身亡。贾珍居丧期间,聚赌嫖娼,放头开局……
难道他们不明白,这样做,只会为元春添堵吗?在步步惊心的后宫争斗中,家人本应该成为后宫女子强有力的依靠。
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华妃之所以恃宠而骄,最根本原因在于身后有一个手握重兵的哥哥:年羹尧。由此可知,娘家的实力决定着妃子是否得宠。
贾府中没有国之精英也便罢了,但如果还顾念着宫中那个忍辱负重的元春,就应该在行事上面谨慎低调。
然而,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贾府斥重金修建奢侈壮观的大观园,其楼台亭阁之多,奇花异草之盛,真如那“天仙宝镜”的名字一般,如同人间仙境!
没有任何功劳,又如此高调,这难道不是作死之路吗?清醒如元春,也只能“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劝诫家人:“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
这一场省亲,她看到了奢华背后的危机,不知道是否看到了自己牺牲的没有价值?
可是,清醒地明白这一切又能如何呢?元春深爱着她的亲人们,当家族走向没落,身为家中老大,她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她在那宫廷争斗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几多辛酸,几多悲哀,家人们,能懂得吗?能体会吗?

03
元春最怜爱宝玉,书中说,二人“虽为姊弟,有如母子。” 这是中国家庭中最常见的一种关系:“长姐如母。”但是,也很扭曲。因为,这种观念剥夺了长姐作为女孩儿的本性。
这四个字从不同角度来看,有着不同的视角。父母很欣慰有这么一个大女儿,因为可以帮忙撑起家庭的责任;弟弟妹妹很幸运有这么一个大姐,因为可以得到无限的包容和关爱。
唯有大姐本人,舔舐着牺牲的血泪,笑看家人的幸福。
大姐,过早地担当和懂事,有着母亲的坚韧和隐忍,她自己,尝过做女孩的快乐和放松吗?她会撒娇吗?她会争抢吗?不会!她的人生字典里没有自我。
当宝玉进来时,元春携手把他揽于怀内,抚其头颈,说着:“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尽,泪如雨下。
这是大姐对弟弟最真实的情感,可是宝玉懂吗?
他不懂。这个最深情的男孩子,对身边的每个灵秀女孩都有着非常的情感。袭人回趟家,他跟着恋恋不舍;秦可卿去世了,他呕出一口血;晴雯被撵走,他魂不守舍去探望……
唯独对这个疼爱自己的大姐,他无感。对姐姐省亲之事,他“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比起好友秦钟病重,姐姐省亲在宝玉心中的位置太轻了!
可能是宝玉年龄大小,忘了大姐对自己的照顾;也可能是这个大姐地位太高,在他面前成了一个符号,他不知道如何亲近。
现实中,这样的姐弟关系太多了。一个优秀的姐姐,一个混世魔王的弟弟。姐姐过早懂事,弟弟不谙世事。
非但宝玉,贾府所有人看元春都像是看一个仰望着的符号,这个符号代表着皇权、富贵、繁华,还有现世的安稳。
这个符号是靠山,靠山在,便可以肆意妄为。没有一个人,去问问元春幸福与否。
弟弟没有安慰一句:“姐姐,你不要哭了。”
奶奶没有劝慰一句:“姑娘,你受苦了。”
母亲没有后悔一句:“孩子,当初不该送你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啊。”
当然,他们或许心中这么想了,只是不能说出口。元春是神一样的存在,是贾家的全能之神,大家和她都有着隔膜感。
04
有一则神话中,国王提了一个十分难的问题:“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最后,一个女巫回答了这个问题:“女人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是啊,女人最想要的是做自己,最悲哀的是没有自己。
元春这一生,看似繁华无限,实则凄凉无比。尚不如贾府的小丫鬟,还能有自由快乐的一刻,她这一生,全在牺牲与奉献中。
无爱,无自由,一生的眼泪如何能流得尽?
87版电视剧元春省亲,太监喊了一声:时间到了,要回宫了!元春如同雷击,徐徐站起,泪水又滚落下来。
泪下而强笑,拉手而不放,不忍离别,却已是生离死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