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

作者: 纷至沓来 | 来源:发表于2023-11-03 22:25 被阅读0次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宠受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祸患看作身体一样重要。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好像受到惊恐?受宠是不好的,得到这些好像受到惊恐,失去这些也好像受到惊恐,这就叫做得宠受辱都好像受到惊恐。什么叫做把祸患看作身体一样重要?我之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而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爱护天下像看重自己身体一样,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一个人如果爱护天下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邀,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叫做"夷";听它听不到,叫做"希";摸它摸不着,叫做"微"。这三者的形象无从进一步追问,它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它的上面不显得光明,下面也不显得阴暗,绵绵不绝而不可名状,最后又复归于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形体的形象,这就是所谓若有若无。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背后。把握自古存在的"道",来驾御现实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本原,这就叫做"道"的规律。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

古时善于行道的人,幽微精妙玄奥通达,高深而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只能勉强来形容:迟疑谨慎啊,像冬天涉水过河;警觉戒备啊,像提防邻国的围攻;恭敬庄重啊,像做宾客;疏脱可亲啊,像冰河即将消融;敦厚朴素啊,像未经雕琢的素材;旷远豁达啊,像深山中的幽谷;浑然淳厚啊,像一潭浊水。谁能使浑浊静止下来而慢慢澄清?谁能使安定变动起来而慢慢生长?保持这种"道"的人不求圆满,正因为他不求圆满,所以虽然保守,却能取得新的成功。

相关文章

  • 老子(四)

    (四) 原文: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 老子箴言(四)

    《道德经》善德篇 1、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2、天道无亲,常与...

  • 老子哲学(四)

    我觉得如果老子当时被邀请去担任凡尔 赛会议的主席,今日一定不会产生一个希特 勒。希特勒以他在政治上称霸之速为证,断...

  • 儿子

    儿子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坏蛋。 老子学差儿学渣,老子易哄儿受骗。 …… 只要悉心总结,远不止区区四句打油。...

  • 老子杂谈(四)老子是谁?(上)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感慨李白哥哥的这句诗,用来形容老子,也是非常贴切的。 壹 “老子”这两个字很有意思...

  • 如是论有=无(第四季:长夏)

    第四季 如是不喜欢老子,是真的。老子留下道德真经时,不交代清楚传给谁,还说智者不言,结果是,称《老子》的称老子,称...

  • 读书社:诸子百家3

    《老子邻氏经传》四篇。姓李,名耳,邻氏传其学。 《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述老子学。 《老子徐氏经说》六篇。字少季...

  • 《老子》与医道(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

  • 《老子》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

  • 老子道德經(四)

    當你去剝自己人格的洋蔥,你將會流很多眼淚,那是很困難、很費力的 人就好像一顆洋蔥,剛好就像一顆洋蔥,一層又一層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ao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