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北四岁半的时候,北爸需要去美国西北大学做为期一年的访学,而我因为工作原因是请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假的。
这意味着接下来一年的时间我和北北会同北爸分居地球的两边。这是很早就定下来的离别,但随着日期的迫近,我的情绪先进入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北北的小伙伴贺贺爸爸也去美国访学,比北爸早走几天,一家人分别之际,贺贺哭得声嘶力竭,我告诉北北,北北听完之后说:“我也去送爸爸,我对爸爸说再见,我不哭,哭什么,咱们自己好好过日子。”我听了,惊讶呀,惭愧呀,搂着亲呀,呵呵。原来那个不适应的人真的是我啊。
那时刚巧我带北北参加一个心理咨询师举办的心理亲子班,一次课上,老师问大家最近困扰,每个人都必须说,我就说了,家里面临巨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很烦躁,我也很希望从情绪控变为控情绪。
但是情绪太难控了,当说到北北跟我说:“我不哭,哭什么,咱们自己好好过日子。”很惊异的,我的眼泪没能控制住,这时北北正在我怀里,老师什么也没说,但过了一段时间等北北出去玩了,她特意对我说:“作为朋友我很理解你,但是这种时候,你要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自个儿消化了,别守着孩子流露出来,她毕竟才四岁,她是承受不了这些的,对于离别,她是没什么概念的,如果你控制不好,会对她造成负面影响的。”
这就是当头棒喝了,很多时候,北北小小人儿反而成了我的主心骨,我得从她身上汲取力量,但我是妈妈,这样做是不对的,她那么小,我得把自己处理好了,以非常好的心态对待她。
回家后,就此事跟北爸交流,他也深以为然。北爸还特意进行离别演习,他抱笔记本到另一屋跟我们视频,我说:“爸爸去美国了,我们跟他视频聊天。”不料北北说:“不,我们在美国。”可能孩子更喜欢自己充当主动方吧,角色一互换,北北进入角色很快,马上在视频上跟在另一屋的爸爸说她认识了新伙伴,美国这边多么好玩。后来我们中国美国乱穿场,北北一会飞过来一会飞过去,还自己做飞机,玩得挺高兴的。
这次处理离别,我们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事前很长时间就告诉她这件事,她全程参与着,真正离别到来时就不突兀。
真正离别的时候,因为有别人送行,离别情绪并不浓,车还没开,我们就挥手作别了,径直先走了,因为学生在催,守着别人也不合适流露情绪,再说,我一直告诉自己一定不要想太多,在北北面前要好好表现,别给她造成不好的影响。
但北北回到家后还是跟平常不一样,怏怏不乐。没吃午饭就睡了。候到她醒来,第一句话就问:“爸爸走了?”我说:“是的。”她说:“爸爸说他去美国会想我的,爸爸去美国我想他了可以跟他视频聊天。”我搂着她亲了,表示赞同。
接下来的六个月,我们一家人真正天隔一方。幸好早就定好了寒假去美国的行程,不得相见的日子有了这个盼头也不至于太难熬。
北北经常会对我说很想爸爸,我说你可以跟爸爸视频聊天啊,但她当然觉得这样的交流方式不过瘾。 有天晚上我问北北:“在学校有没有想妈妈?”她点点头,说:“我其实最想念的是爸爸!”我说:“咱们可以跟爸爸视频聊天的。”她问:“现在?”我说:“可以是现在啊,不过爸爸那边才早上五点多,肯定还在睡觉,但可以叫他起来。”北北说:“我是想让爸爸站在我面前,抱住我!”我抱住她,笑道:“妈妈抱住你好了。”她得到了点安慰,吃完饭就守在电脑边也不要看动画片,一心等爸爸上线。因为北北喜欢QQ表情,北爸后来搜罗了一堆的网上小图片,跟北北俩人来回地发。
后来我们飞到芝加哥跟北爸在一起过了三个月,我又要和北北先行飞回中国。离情依依,我们回来之前,北爸就有点HOLD不住自己的离情了,那时我在看《那年冬天,风在吹》看到乔妹妹把哥哥赶走后,躺到哥哥的床上,想像着在哥哥的怀里睡觉。北北就问了:“她这是在做什么?”爸爸说:“她在思念哥哥了,就想像着哥哥还在这儿。就像等你走了,爸爸也会这样想你。”说着,鼻头一酸吧,张开双臂说:“爸爸现在就想你了,快过来,爸爸抱抱!”北北乖乖地爬到爸爸的怀抱里去。
当我们在芝加哥机场分别时,北爸数度落泪,我也终于掉泪了,但北北完全没有,她只是紧紧地拉着我,想着怎么入关,她完全是个活在“当下”的小人儿,她自己把衣服脱下来,问我说:“小孩不用脱鞋子吧?”我点点头,她尽力把自己那一部分做好,然后快速通过检查通道。
但工作人员让她又退回到我这儿,他的英语说得又快又含糊,我还以为是要我跟孩子一起过,但他又要我们退回去,再度一起走过,终于好了,我却忘记把笔记本从包里拿出来了,导致包被拎出来重新检查。我就发现,我就被情绪牵扯得厉害,而北北在这方面就挺强大的。她跟爸爸在一起时,完全依赖爸爸,但一旦离开爸爸,她就完全知道要依靠自己和妈妈,不去做无谓的感伤。
还记得年前,姥爷过世后,我们一起坐晚上的火车,凌晨四点要转车,她睡得正熟,我轻声说:“乖,我们到站了。”我觉得她肯定要哭闹,但她闭着眼,一张嘴却是:“那你给我穿衣服呗。”穿后衣服下车,我拖着箱子穿过长长的通道,她紧跟着,但要坐的另一趟火车还不让上人,年底了,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凌晨又是一天最冷的时候。她很冷,又很累,她说:“我都想爸爸了!”
当然,如果爸爸要是在,就太好了,就会有人抱着她了。过了一会儿,爸爸打过电话来,我告诉她是爸爸的电话,要她接。她摇摇头表示不想接。她是那样“实际”又“功利”的小人儿,在困难的时候,需要你的时候,你不能出现,只是打个电话来安慰,那她就觉得不需要这样的安慰。
很多人都追着问她是否想爸爸,她都拒绝回答,应该是很想的,但“想”是没什么用的,所以她很少表达自己“想”。有时候,我看着她,觉得她真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做不到她这样的干脆利落爽快。真希望她长大了,还能保持自己的这项特质。几乎可以这样说,在感情上不拖泥带水,在一起时,好好地在一起,不在一起时,过好自己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