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过笔耕不辍,可是零零散散更过半月,就再也没了那点好不容易平息了又乍起的微微激情。
是的,之前有一段时间也这样坚持更文,那是16年底开始的一次小小的追逐。那时进入互联网行业一年未满,看着早早进入自媒体行业的大V赚的盆满钵满,后进入自媒体行业的一年左右的小V也基本实现了自由职业的晋级之路,而我面临即将毕业的重要关头,也不免内心荡漾起来,还未动笔就想着自己下笔如有神通过写字实现人生价值的那一天。
人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但是我却是那个饿死的胆小的。只因为每一次想的多而又做的少。2016年底因为一次西藏行的由头,我顶着高原缺氧、疲惫的压力连续日更了9天,后来回去之后继续坚持更文,那时候思绪多,想法多,又是个话痨自恋狂,一个人能喋喋不休的唠上好几千字,也不管是不是有人听。那时候我只想证明一件事——我也可以坚持到第21天,把记录养成习惯。
我也真的做到了,一直坚持到了第30天,40天……实现了日跟21天的目标之后,新的目标就变成了开通原创和打赏,那时候微信公众号里还没有完全放开原创和打赏功能,只有等平台邀请你,也是一道不小的门槛。而我之前一直佛系增粉之路,近两月之后阅读类还是100+的状态,于是这一条走向原创和开通打赏的路显得异常艰难,直到第46天,我才接受到平台的邀请。
开通原创和打赏之后似乎是一种鼓励,但后面来看更是我后来放弃的一次转折点。我开始更加关注粉丝和阅读量,我始终相信一个逻辑——好的产品自然会有人愿意买单。而写文也是一样,你写得好就会有人读,没有起色只能说明你写的很差劲。
于是我重新开始反思自己写下的文字,一篇篇去看自己的问题。再去反复研究那些十万百万的爆文,他们的优秀到底出色在哪里。除了本身自带的粉丝流量为基数,达到爆文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章引起读者强烈共鸣,迫不及待转发引起内容自传播,在朋友圈二次传播达到裂变效应。再分析这种文章是如何引起大家共鸣的,好文章是如何写成的?
没等我想清楚如何写好文章,毕业的变故给我一记重重的当头棒喝。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本来板上钉钉的工作与我失之交臂,求职的慌乱压在我的头上,只得马不停蹄的奔波终是赶在毕业前几天解决了工作去向。 公号也就此断更。
毕业离开校园,给自己安排好工作和住处,就又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经历一段时间的冷静和观望,看多了也就懂得了套路,我意识到所有的爆文都几乎有着一样的套路。而创作最好的开始就是模仿。我开始挑我最喜欢的作者的文章开始模仿行文结构,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只模仿了一篇就小有成效,那一篇文章获得公号里最高阅读量,而我也仅从这一篇的模仿中就总结出了一条最基本的爆文写作套路。(感兴趣的可以去找一篇分析一下结构基本就能得出,在此不做错误示范)
后续几篇也依此模仿方法照葫芦画瓢,文章质量有所提高,阅读增量也明显,我也不再为自己曾经写作时只顾着自己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感到羞愧。再看一遍自己写的文章依然沾沾自喜,觉得还不赖。到这里,我似乎找到了写作的窍门,也开始考虑增粉这件事,但是不多久,我便对这件事情失去了兴趣。
我是个喜欢自由的人,上学的时候不喜欢别人管着我,我才能认真学习下去,毕业了不想按部就班的工作就像自由自在所以想过自由职业,于是选择了还算有一点兴趣自诩有一点天赋又正值红利期的写作之路。但是真正卓有成效能够有所增加影响力的写作之路竟然是要遵循套路,重复套用框架,把自己和读者框进一个架子,在里面填充各种内容的东西是自己的表达吗?有风格吗?这样真的是自由吗?而我也在这样的套路中逐渐失去了对这件事的兴趣(所以说分析套路追随套路是一种错误示范)。
怎么说呢,这条写作之路上我始终是个失败者,还是折在了坚持这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上了。
当初在公号上是,如今在简书上也是,简书上也充满了类似的套路,打开首页,满屏都是些夺人眼球点进去看后悔不迭的文字。曾经互联网是一种潮流前卫,如今互联网风格只有套路,倒人胃口。(当然不乏真正热爱文字表达自我的文字,我只敬重喜欢的文字。)
简述上一位好友经常来看我的文章,给我私信期待我的更文。没动力更,理由如上。
以后可能还会照着心情更一更文,希望是因为喜欢,因为想要表达自我。希望不再陷入盲目跟随套路的码字,碌碌无为。
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你我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