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敏捷开发与项目管理敏捷之旅敏捷教练领导力
声动说 | Scrum敏捷转型的⼀点经验分享

声动说 | Scrum敏捷转型的⼀点经验分享

作者: 声动派 | 来源:发表于2018-02-01 09:43 被阅读41次

    「声动派」,专注互联网价值传播,为你分享大连接时代的一切!

    本文大约 3600字 阅读需要 9分钟

    ⽬标读者

    新晋ScrumMaster或者对Scrum转型有兴趣的相关⼈员。

    本⽂内容

    笔者结合⾃⾝经验,抛砖引⽟,提供经验供读者在Scrum转型初期参考,也欢迎读者提出观点与笔者进⾏探讨。

    前置⼯作 - 搞定上级

    如果你⾝处⼀个不使⽤敏捷⽅法进⾏软件开发的公司,那么在进⾏敏捷转型之前,最最重要的⼀个任务就是搞定你的上级,做好他(她)的“教育⼯作”。只有上级认可了敏捷的价值、⽀持我们ScrumMaster的⼯作,那么我们才能在以后的⼯作中如鱼得⽔。

    ⾄于如何搞定上级,那就是“⼋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事情了,针对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有各种各样的做法。ScrumMaster是⼀个很考验软技能的职位,我们可以根据领导的性格、做事原则等等⽅⾯⼊⼿,因材施教,站在他(她)的⾓度让他(她)对敏捷转型“⼼动”起来。

    图⽚出⾃⽂章《Scrum Values + TRUST: Scrum Guide(2016)》

    举个例⼦:如果你的领导是⼀个很严谨并且做事很循规蹈矩的⼈,那么我们可以收集数据制作ppt向他(她)说明敏捷的价值,对公司和组织的好处,以及我们进⾏敏捷转型的⽬标、执⾏的计划还有具体的步骤。

    组建Scrum团队

    ⼈们在⼀起可以做出单独⼀个⼈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 + 双⼿ + ⼒量结合在⼀起,⼏乎是万能的。 —— 美 • 韦伯斯特

    虽然学过Scrum的读者们都知道,Scrum团队应该是⼀个跨职能的团队,它应该包括可以对产品进⾏持续开发和交付的成员(这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等)。

    跨职能团队

    笔者认为真正理想的Scrum团队除了是跨职能的之外,还应该是⼀个本地的、使⽤同⼀间办公室的团队(local cross-functional team in one room)。

    笔者就曾经尝试带过分布式的团队,当时成员分布在各⾃的办公室(因为公司是按照部门来安排座位的),有⼀次团队的成员甚⾄分布在两个不同时区的国家。这样组建团队的缺点也显⽽易见:成员们⽆法及时沟通和协作,导致⽆法交付更多的价值。

    ⾄于为什么要强调“使⽤同⼀间办公室”呢?如果在隔壁不就⼏步路也就能找到⼈吗,⼀样可以及时沟通呀。笔者通过⾃⼰的实践告诉⼤家,把团队组织在同⼀间办公室是有道理的,它有以下好处:

    1. ⽅便做⾯对⾯的沟通,降低沟通成本;

    2. 有利于营造组织⽂化和氛围;

    3. 增强团队凝聚⼒;

    4. 为开发团队的能⼒拓展创造条件(可以更⽅便地从其他同事那⾥学习技能)。

    Dev Team成员能⼒拓展

    如果你的团队还不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组建的话,那么快⾏动起来吧。

    控制Scrum团队成员的数量

    在敏捷项⽬管理中,团队⼈数应该在5~9⼈⽐较理想,这是⼀个很容易做到但是又往往被忽略的准则。当产品越做越⼤的时候,会有越来越多的⼈投⼊到产品的开发当中,可能稍不留神你的团队就能轻易突破理想规模。作为ScrumMaster需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留意团队规模在多⼤的时候效率最⾼,从⽽进⾏⼈数的调整。如果你的团队已经过于庞⼤了,那么把它拆分为若⼲个⼩团队吧,我们还可以通过Scrum-of-Scrums的⽅式对团队进⾏管理。

    Scrum of Scrums

    Scrum转型与实践难在哪⾥

    在笔者看来,进⾏Scrum转型的最⼤障碍在于,如何让成员改变固有的软件开发⽅式,对敏捷开发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从⽽愿意⿎起勇⽓迈出舒适区做出改变。

    ⼀些Scrum⽼鸟也说到,Scrum理论学习起来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应⽤,怎么建⽴起敏捷的⽂化。俗语说得好,冰冻三尺⾮⼀⽇之寒。如果想要改变成员的习惯,也不能太急于求成。有很多新晋的ScrumMaster学习了新的技能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强⾏推⼴,例如⾃动化测试、持续集成等,强迫开发⼈员⼀定要严格执⾏,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成员们埋怨增加了⼯作量,⼤家怨声载道,从⽽得出Scrum不适合团队的结论,⽽Scrum的转型也就不了了之。

    Too busy

    Tips 1:不可急躁、循序渐进

    作为ScrumMaster,要能耐得住寂寞。罗马不是⼀天建成的,商鞅变法还进⾏了两次呢,敏捷转型也得慢慢来。

    在这⾥跟读者分享⼀个ScrumMaster作为Change Agent推进测试驱动开发(TDD)的例⼦:

    ⼩张刚成为ScrumMaster不久,她还是⼀个即将毕业的研究⽣,在公司实习,被分配到公司的⼀个⼿机底层feature的研发团队担任ScrumMaster做敏捷转型。这个部门的成员都是公司元⽼级的程序员,他们彼此之间都很熟悉,⼤都使⽤C++进⾏开发,⽽且经验丰富。⼩张发现这个团队技术实⼒挺强,但是⼤家对软件代码质量并不是很看重,所以她想让团队使⽤TDD的⽅式进⾏开发,进⽽改善代码质量问题。于是⼩张跟团队提议学习并应⽤TDD,结果可想⽽知,遭到了⼤家的拒绝,原因是现在的开发任务都很赶了,没有时间学习TDD,使⽤TDD会增加⼯作量等等。

    如果你是⼩张,应该怎么做来推进团队学习并使⽤TDD呢?

    ⼩张没有硬性强制团队从⼀开始就要使⽤TDD,⽽且她是实习⽣,很难能指挥得动团队⾥的元⽼们。但是她充分地发挥了她的软技能成功地让团队应⽤了TDD,她是怎么做的呢?

    ⼩张找到团队⾥⾯最资深的⼀名⼯程师,这名⼯程师喜欢挑战难题,我们暂且把他叫做⼩李。

    ⼩张对⼩李说:听⼤家都说您是C++的⼤⽜,相当的厉害!(请各位脑补⼩张的崇拜脸)我现在在做毕业设计,内容是“TDD在C++的应⽤实践”,您能帮帮我吗?

    ⼩李⼼想:都把我说得那么厉害了,⽽且还是个妹⼦,不帮也说不过去吧。

    ⼩李说:好的,那跟我说说吧。

    …(此处省略n万字)

    ⼩张成功地把⾃⼰的劣势(实习ScrumMaster、需要写TDD的论⽂(当然这个论⽂可能是个幌⼦))转换成了优势,找到⼀个契机让⼩李帮助⾃⼰,从⽽⼩李开始学习并应⽤了TDD,甚⾄愿意分配业余时间研究TDD在C++的最佳实践。通过⼩李的实践,他变得⽀持⼩张的⼯作,觉得在团队推⾏TDD是有必要的。于是在接下来的迭代⾥,⼤家看到⼩李在使⽤TDD后代码质量的提⾼,也都纷纷开始学习TDD并应⽤到⼯作中。⼩张达到了推⾏TDD的⽬的。

    对于新晋ScrumMaster可以学学⼩张的软技能技巧,先找突破口,先做到从0到1,从⽆到有,再逐步扩散。

    Tips 2:攻⼼为上

    上⾯的例⼦⾥,⼩张应⽤了软技能成功地在团队推⾏了TDD。但试想⼀下,如果她没有事先对⼩李有所了解(喜欢挑战难题)⽽找⼩李,⽽是找了其他不适当的⼈,推动TDD的事情还能完成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作为ScrumMaster,除了要对Scrum的知识熟烂于⼼之外,还需要花⼼思了解团队成员的性格、知道他们喜欢的沟通⽅式、做事的⽅式等等。如果团队中有⽐较外向、富有冒险精神的成员,那么我们ScrumMaster在推进新技术或组织Scrum活动的时候,可以先从这些成员⼊⼿,给团队树⽴榜样,有所成绩之后再带动整个团队;如果团队的成员性格谨慎、做事严谨,那么可以使⽤实验的结果、具体数据和这些成员沟通,因为使⽤这些更容易说服他们。

    这⾥推荐ScrumMaster学习⼀些⼼理学的知识,例如可以阅读学习乐嘉的《性格⾊彩》,给团队的成员们找到他们对应的颜⾊。

    Tips 3:做好团队的镜⼦

    Scrum团队应该是⼀个能⾃我进化⾃我改善的团队。要想团队吸取教训做改善,必须要让团队充分体验到不进⾏改善的坏处,进⽽发⾃内⼼地去做改善。

    ScrumMaster在Scrum活动的时候切记不能跳出来过多⼲预团队的⾏为,即使团队的⾏为是错的,我们应该让团队感受到切⾝之痛,否则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

    在Scrum刚开始的若⼲个迭代的,ScrumMaster甚⾄可以加速迭代的失败,从⽽让团队认识到⽬前存在的问题。ScrumMaster在迭代中要起的作⽤就如同⼀⾯镜⼦,如实地记录团队在迭代中的⼼路历程,在冲刺回顾的时候让团队来“照照镜⼦”,来发现⾃⼰哪⾥是美丽的,哪⾥是丑陋的,从⽽让团队⾃⼰提议改善的⽬标与⽅案。

    这⾥强烈推荐两篇⽂章:《⼀⾯镜⼦的使命》和它的后续⽂章《ScrumMaster窘境之“你只是⼀⾯镜⼦”》

    Tips 4:持续学习与交流

    可以在我们所处区域寻找敏捷的社区(如果有线下的资源最好)、参加敏捷相关的沙龙、关注⼀些公众号或专栏进⾏学习。可以学习社区⾥⼤⽜们的经验,同时分享⾃⼰的⼀些⼼得。尤其是对于新晋ScrumMaster⽽⾔,刚开始执⾏理论实践时,⼀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在社区⾥可以把我们遇到的问题请教前辈们,利⽤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这⾥推荐⼀些Scrum公众号:Scrum中⽂⽹、思特沃克

    结语

    以上为本次笔者本次与⼤家分享的⼀些经验,以后笔者还会继续在⾃⼰的⼯作中总结经验和⼤家分享,也希望⼤家在本⽂留⾔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供笔者和其他读者参考学习,谢谢!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声动说 | Scrum敏捷转型的⼀点经验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ll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