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小孩,你是否也经常为他上学迟到而烦恼呢?
我曾经就有这样的困惑。
三个月前,大约吧,我的一天可能是这样的:
早上7:00开始起床,做早饭,洗脸刷牙穿衣。
七点十分到二十开始叫孩子起床。孩子在熟睡中,磨磨蹭蹭一直到七点半或者50才起床。
穿好了衣服,可能她要上厕所,洗脸刷牙吃饭,甚至因为一件小事没有随她的心意而哭哭啼啼,闹脾气,你要哄哄她。
不过更可能的是对他发一通脾气,因为你着急他赶不上幼儿园的早饭,或者你上班迟到。
匆匆忙忙,好不容易出了门,却发现衣服没穿对,孩子脸还没洗,头发还没有梳,而且忘了带门卡,忘了重要的东西要带~
中午回家开始烧饭烧菜。吃完又不想动了,碗筷也不想洗了。
于是它们呆到了晚上,下午一下班就得去幼儿园接孩子,孩子从来都是活泼好动的,你得陪他玩耍,而天不黑,他是不愿意回家的。
有时就是天黑也未必想回去,但回到了家,你早已饿得饥肠辘辘,赶紧做饭,吃完饭不得不面临积攒了一天的碗筷,还要烧水给孩子洗澡,收拾,打扫房间。
等你真的所谓闲下来已经感觉十分疲惫了。只有睡前在床上的时间陪她,给她讲故事,学习一下他可能还想看看电视,时间过了九点十点还没有睡。
因为睡得太晚,导致第二天起不了床,可能上学迟到,上班迟到。
如此可能恶性循环 。
可是大约三个月后的一天,我的生活变成了每天这样:
每天6:20起床起床后,洗刷完毕,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然后出门跑步。
早上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唤醒一天的精力,跑了大约十到30分钟可以顺便去菜场买回今天的菜。
回家一边听书,一边做饭。甚至可以看上20分钟的书,7:00到七点10分叫孩子起床。
孩子吃饭的同时,收拾好东西,可以随时出门,顺便把中午的饭“预约”放进电饭煲,洗衣机里的衣服可能已经洗好了,顺便花几分钟晒好。
中午一边听书,一边做菜,吃完饭后,洗好碗筷,当做饭后运动。
可以提前计划晚饭,孩子放学先回家,吃完晚饭,再带上书和水杯,陪他玩耍。
他在玩耍的时候,我可以运动半小时,看会儿书,随意切换,这样孩子的精力得到了释放,晚上也更容易入睡。而我也可以运动或者看书。
天黑啦,回家同她一起洗刷完毕。玩玩,上床,讲讲故事学点东西,早点入睡。因为睡得早早上醒的也早。而孩子还在睡眠中,这段时间就成了我的自由时间。
通过这几个月的实践,利用孩子玩耍的时间我已经用它看完了几本书,我早上的运动,也能让我焕发生机,甚至实现了减肥计划。
夜晚睡前总结一天,并计划明天的安排,日子变得平和,有计划。不在匆忙、凌乱。
其实这种改变都源于我阅读的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带给我的思考和实践,它们确实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


学以致用,看书的高境界了吧,能够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真正的行动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想必才是书籍带给人最好的结果吧。
本篇思想主要来自《一流人士早餐前都做了些什么》,一名美国女作家的书,比起空洞的读后感,这样是否更有启发呢?
首先你需要以始为终,倒推你的时间安排,比如你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在七点起床,那么你需要孩子在晚上九点入睡。
要想在九点入睡,就必须在九点前让他提前半小时上床,安静下来,听听故事,让他慢慢进入睡眠状态。
而在之前,你又必须让他在八点半前,洗脸刷牙,洗脚,吃饭喝水等。
如果你某天要给他洗澡,那么他一放学,你就得先烧上水,烧水一个小时然后才能给他洗澡。如果太晚洗澡,他洗完澡后会比较兴奋,清醒,不易入睡。所以最好在七点半之前。
另外,由于他已在幼儿园里相对安静的过了一天,精力可能并没有完全释放,所以你可以陪着他,让他尽情happy,蹦啊跳啊,陪他一起锻炼身体,跑步比赛,运动。一方面让他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让他释放精力,可以更好的休息。
然后睡前一个小时让他慢慢安静下来,可以让他写写字,画画,听歌,看看书等。
这样孩子便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因为睡眠充足,孩子才能早起,早早进入学校,早一点融入学校生活氛围。孩子的生活也就更容易良性循环。
关于孩子早睡早起的时间管理,你是否get到了几点呢?
孩子早睡早起,你还需要为孩子可能磨蹭预留时间,孩子不如大人,可以靠讲道理,自律来达成自我管理目标,但孩子不能依靠这些常规方式,你需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供条件,帮助他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欢迎点赞支持,哈哈,精神永远需要正面的鼓励和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