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看小说的心态,我于昨天傍晚打开了这本书。买它纯粹是因为,在一个推荐的书单上有两本我看过、也很喜欢的书,所以不作任何的调查了解,我就一起下单买了这本《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却真的完全没有准备地、被这深沉的情感扑面打来,心情一时也沉甸甸的。人类关于故土、关于亲情、关于传承,这么复杂重大的感情积累,有的时候真的是无法理解,但又似乎一直一直身在其中。想想我们对祖国的情感,大约或多或少可以理解吧。
类似情感的书粗粗想来其实好像看过很多,但这一本书里面,七个短篇,同样的地点,不同的故事,却又似乎都在讲述一个故事,短小的篇幅,浓重的情感,不知道该用专业术语怎样去定义的写实风格,这个故事,仿佛我也参与了其中,就在我身边,生动鲜活。
文章中也有太多的经典语录,随手翻来都是经典,让我忍不住想要去分享推荐了。之前看的书大约都是看完后随手写点什么,这本,我却决定单独为它开篇文章,抄录点东西、写点东西。
《秋》
成年人,可怕,又可怜。贫贱夫妻百事哀,不是没有温情,是只能臣服于现实,然后,彼此抱团取暖、聊以慰藉。看完后不知道是该心酸,还是难过,现实其实就是这么地残忍又冷酷。大卫的深情,父母不是没有,只是,只能停留在儿童时代了。
甚至于成年人的崩溃本身,也只能是这般面无表情,这个时候能有人相拥给予支持,已经是上帝的馈赠了吧!
黑暗会让身在其中者安之如怡。
这一切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
盘算好了要置于死地的东西,要打心眼里喜欢它是很难的,不过要真心讨厌也一样不容易。
伸手想要抓的东西太多,于是连已经拥有的,恐怕都要全部丢掉了。
珍惜你所拥有的那一点聊胜于无了。
《黑暗茫茫》
我们都曾想要逃离,以为逃开了现在的,就能成为新的我们。
但,我们真的是自己以为的我们吗?
过往所有的经历,人与事,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构成了现在此刻的我们。
甚至,我们的父辈祖辈们所经历的,传承的,也构成了我们的血肉、是此刻的我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诸多过往构成的“我”。逃离?其实从不曾存在!我们终将活成我们自以为自己最厌恶的模样。这不是悲哀,而是,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才真正地认识了、理解了,所谓的“最讨厌的模样”,所承载的责任,背后的无奈与辛酸,
这就是生活吧,离开得再远,以为已经逃离。但其实,你的过去一直就在你背上,从不曾被放下!
去一个你厌憎的地方也好过无处可去。
即使是坑坑洼洼的街道,当你意识到不知何时才能重踏,甚至今生不会再见时,也会显得落寞寂寥。
知道在“那里”有这么个地方,但在我的脑海中,它从不会是“这里”。
而他们的生活依然如故,不会有任何改变,我只是与他们无涉地穿过他们的生活。
一个人或许可以活在两种生命里。
我太努力想去成为另外一个人,结果都没有搞清楚我自己此刻究竟是谁。
面对他人和自己,我不够坦诚。
《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每一份选择,都意味着放弃。舍得之间,永远不可能兼顾。选择了,就勇敢去面对、承担自己选择的所有结果,不过如此。
其实不过是白月光和蚊子血,朱砂痣和白米粒。没得到的总归是遗憾的,但也只是遗憾罢了。
偶尔可以逃离,但也只能是偶尔,终归还是要回到自己的选择上来的。
老的少的都唱失去的事物,唱的是他们不同的体会。
他要的,我却一样也不给。
《回乡》
海鸥既已经如此之美,总觉得可以再讲一些礼仪,更有教养一些。
对美好,我们是不是总会期望过高?
另一种人生,又是什么呢?
没有经历过的人生,我们没有发言权。
要是我不能照着自己的方式活着,那二十世纪跟我有啥关系啊?
这个世界,归根到底,是我自己一个人的。我终将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下去。
这个古老的回答(去玩了)只是聊胜于无,双方都无心无力送出和接收,于是讯息落进我们年岁上隔着的鸿沟里,底下是虚空。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期待着答案,也不是所有的问题真的就是问题。人们只是,假装在一问一答中,表达着自己所谓的关注,或者说关心?
有些事情成了你的一部分。
是所有事情,有些我们以为自己不记得了遗忘了,但也许已经融入到血液骨骼中了。
太阳好像是累了,正落进湛蓝而宽广的海中。。。
“我”累了,太阳也累了——多好的解读啊!
火车直管往前。。。
情感是自己的,别人也没有义务帮你化解。
《灰白的金色馈赠》
他隐隐地想去把它们盖得更好些,保护它们,同时也是保护自己。
总有些东西,承载了我们内心的美好。我们也许短暂地放下了,也许从不曾再拿起,但,它毕竟被我们赋予了美好的意义,就仿佛那是我们知道的,内心美好的自己。
他们一直在练习,但始终止于练习,直到人生中的某个时刻到来,一切都不再相同。
我们做好了准备,那个时刻来不来,不是我们的意志能把握的。但在这之前,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会不会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们其实根本连看见的能力都还没有准备好呢?
他们很多都在行径已成现实之后,还依然觉得自己不可能会干那样的事。
我依然觉得自己是那个单纯、赤诚的自己,我真的还是吗?
《船》
猎人的孩子只能打猎,樵夫的后人只会砍柴,牧羊人的子子孙孙都与羊相伴。
向往其他世界的心,在书籍中自由驰骋。
总有一些东西是固定不变的,也总有一些,是意想之外的。
明明不适合、不愿意,但父亲依然选择了留下,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让此刻的我来选,大概率是会出走的吧,就像姐姐们一样,去往另一个世界,逃离,或者美好一点,去远方。
那么,都走了,谁留下呢?选择留下来的人,是心甘情愿地乐意,是现实生存的被迫,还是其他?
答案或许在很多地方吧,但我似乎,还没有找到真正的那个。
我只是可笑地孤单着。
谁又不是呢?能意识到,已经算是清醒的了。浑浑噩噩着的幸福,我不想要。
对她来说,所谓远景,不过就是她无畏的黑眼睛望去,那海天一线的地方。
世界有多大,自己想看到的地方有多远,其实,不过在自己的一念之间里。
我既觉得骄傲,又感到羞恼;既觉得年轻,又感到迟暮;既觉得自己得到了拯救,又感到无止境的迷惘。
时常如此,我们在生活中,一面过着现实,一面迷惘着幻想。所谓迷茫,大约就是看不见前进的方向。
《去乱岑角的路》
我脑海中泛黄相册的形象。。。
永远找不回来、也不能被替代的形象。就像所谓的,儿时的妈妈的味道一样吧。
我们的天性并不是如此,我们的过往也并不是如此。。。
然而,who care?
今天是你余生的第一天。
我莫名希望能知道一种办法,让我理解生死,坦然面对它。
我一直一直,如此希望着。
我所知的人生,如果爷爷没有死,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并不会!人生不可能重来,一切都已经标好了价格。
因富足而死与因劳作而死并没有什么两样。
结果都是一样的。
买它的时候我放了很多象征义在其中。
这就是我们,我们似乎总是额外地赋予更多。
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他的“所有东西”。
我也从来没有过,我似乎也从来没有给过任何人,我的“所有东西”,内心深处,总有什么在阻碍着我,这大概是属于自我保护的一部分吧。所以,既然我不曾给予过,我凭什么要求别人呢?不曾给予,也就别期待别人会给。
回归的鲑鱼知道它生命的终结已经没有解救之道了。
我们,终将要死去了!
那些想象出来的惨状,难道因为它们是假的就不那么可怕了吗?
假的也许才会更可怕吧!
没有人说过人活着是容易的事情。人不过就是得活着。。。希望能找到这样的力量去面对生活和死亡。
我们本想在对方身上找到力量,却在这一场脆弱的泪光中相逢了。
脆弱的时候,我们大约总是想着在外界找到让自己坚强的力量的吧。但最后,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给予你这样的力量。力量的源头,终归还是要向内寻找。
内外的黑暗想着合二为一蔓延,它们涌向对方,交融,不分彼此,差别消弭成一种纯粹。没有间隙,没有声响,这个相逢让万物归一。
而我们,终将生死归一!
跋
一个旅者眨眼间到了地图上没有描绘的地方,他会觉得更直接,有电影的鲜活之感。
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布雷顿角无处不在。任何人只消跨一步便能进入。
无处不在,我已在!
2020年7月2日 23:03读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