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Wu笔记分享】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72679/f44af6fe74ad1537.jpg)
2007年,亚马逊在美国发布了Kindle直接出版(KDP)业务。利用这一服务,作家可以在Kindle上发布自己的作品,既可以选择免费,也可以在0.99美元到200美元之间任意定价。kindle直接出版业务一经问世,立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数字化出版时代正式到来。
作家们纷纷利用这一平台,将自己的手稿制作成电子书或按需印刷 的纸质图书,在互联网上进行销售。成千上万的著作从前根本没有问世的机会,如今在数字化出版的帮助下,纷纷上架,供读者选择。事实上,传统出版商每年都会收到数以千计的手稿,只会从中选择很少的一部分来出版。虽然甄选过程极为严苛,但出版商根本不知道哪本书能成为未来的畅销书,这导致整个行业都很恐慌,生怕错过下一部“哈利·波特”。在布鲁姆斯伯里出版集团(Bloomsbury)决定出版这部著作之前,“哈利·波特”系列曾被数十家出版商拒绝过。
Librinova是一家创业公司,2014年在法国成功发布数字化自出版平台。任何一位作家都能付费加入Librinova平台,获得诸如编辑、出品等一系列服务,将著作以按需印刷和电子书的形式放到市面上。读者可以通过像亚马逊这样的在线平台来购买这些著作。出版商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发掘未来的畅销书,并将这些作品带入传统出版模式之中。 Librinova的竞争优势,就是针对那些在平台上销售超过1000册的自出版著作,担任其版权代理,帮助作者以传统方式进行出版。其他平台只是单纯地在编辑和营销方面为作家提供支持,而Librinova则是向作家销售一个梦想,让他们相信,终有一日,自己的作品也能获得名头响当当的正规出版社的青睐,在巴黎拉丁区的书店橱窗中得到展示。
到了2018年,有1 000多名作家加入了该平台。传统出版商从平台上选择了40本著作进行出版。经过两轮成功的融资,投资者都在敦促Librinova将业务推广到其他国家。诸如优步和爱彼迎等数字化平台,都走上了激进的国际扩张路线,它们的目标是快速扩大平台规模,利用网络效应,触发“赢者通吃”模式,令平台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令竞争对手失去生存空间。
我们不妨来假设,Librinova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请你来给出关于国际化扩张的思路和建议。为了应对这一任务,我们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定义和陈述。上一章中讲过的TOSCA框架可以提供帮助:
麻烦:股东想要国际化,而出版业务基本都存在本土局限性,在国与国之间几乎不存在协同增效。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出版行业,包括本地作家、读者和出版商,国际玩家数量极少甚至没有。
所有者:是Librinova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成功标准:是通过可以盈利的方式来满足投资者对公司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渴望,例如,在未来12个月内在某个国家 发布全新可用的出版平台。
约束:存在于战略、财务和组织层面。出版很难做到国际化,公司规模较小,对本土依赖性强,人力和财务资源十分有限。
除了首席执行官之外,关键的行动者是喋喋不休的投资者和潜在的国际合作伙伴。目标国家的传统出版商至关重要:如果他们不接纳Librinova的平台,那么后者的竞争优势就不存在。
我们可以这样陈述核心问句:Librinova应采用怎样的国际扩张战略(时间、地点、方式),才能对股东的压力做出回应?
根据4S法的步骤,在问题陈述之后,我们将在以假设为驱动的方法和以问题为驱动的方法之间二选一,来对问题进行建构。让我们下节来深入探讨一下这种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