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支玉恒老师学解题
支玉恒老师在“破题”上有很多新颖的方法,抓住关键的字词,挖透、挖深,让学生巧妙掌握。从支玉恒老师《月光曲》一课的破题中得到启发,来自己的课堂实践。
支玉恒老师《月光曲》的解题实录:
师:《月光曲》的“曲”是什么意思?
生1:我认为“曲”就是歌曲。
师:那怎么不叫“月光歌”?(笑声)
生1:因为它没有歌词。
师:那么你重新解释一下这个“曲”字。
生1:没有歌词的歌曲就叫作曲。
师:没有歌词就不是歌曲,因为根本无法唱。
生1:没有歌词的音乐叫作曲。
师:这里说“音乐”两个字还不合适。
生2:我觉得是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演奏的乐曲。
师:乐曲,对。《月光曲》是谁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2:是贝多芬用钢琴演奏的。
师:很好,你已经读了课文。我再问你,这个“曲”字有一个读音是 qū,按一声的曲字来组个词。
生2:弯弯曲曲。
师:还能组什么词?
生3:曲水流觞。
师:对,曲水流觞。这是咱们绍兴的一个名胜,是王羲之写《兰亭序》的那回事,酒杯在弯曲的水流里流转,转到谁跟前谁就喝酒,是不是?
生3:是。
师:还能组词吗?
生4:曲折。
师:对,还有吗?
生5:曲服,绝不曲服。(生议论纷纷)
师:那是哪个qū呀?
生6:应该是屈原的“屈”。
师:对。咱们绍兴的同学不愧是历史名城的人,组词都用的是历史典故和历史名人。
这个教例实际上是教师以解词(曲)来解题,而后又回到了“曲”字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却完成了这样几个“任务”:
①使学生知道了《月光曲》是一首没有词的、用乐器(钢琴)来演奏的乐曲。
②分清了“歌”与“曲”的区别。
③扩展了“曲”字的音和义的认知范围,并与“屈”字进行了区别。
这个教例的过程也不过两三分钟,但信息量很大。教师在看似不经意的谈话中,引导学生快速地转换思维,遇有错误,一点一拨,使学生得到正确的认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因特定的居住地在发言中说出了“曲水流觞”这样的词语(不在绍兴讲课是绝对不会出现的),但教师应对自如,不但肯定了学生的发言,而且表扬了发言的学生,还一语点破典故的由来。对学生组词“屈原”,教师的应答也恰到好处,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这些细节,都是教师备课时不曾准备的,所以做教师既需要知识广博,又要反应迅速。
学习了支玉恒老师由解词来导入课题,扎实巧妙地引导学生掌握。我在执教《动物儿歌》一课时也受此启发,围绕“儿歌”一词进行展开。
《动物儿歌》一课是我下周要上的一节公开课,这周试课两次,在导入课题的时候尝试了一下通过关键词开始。这篇课文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识字单元”,《动物儿歌》是一篇识字课文,节奏和韵律基本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上课伊始,我问到:“儿歌”在你看来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小朋友说像唱歌一样,可以加上旋律;也有的小朋友说给人欢快的感觉;还有的小朋友说到节奏。
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这一问题旨在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我评价到:“动物儿歌”这篇课文就是需要像你们说的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欢乐之情。
通过这样的导入,引导学生在感受“儿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场景来交流,从而引发学生对《动物儿歌》的兴趣。
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趣味性占首位。在学习支玉恒老师的课堂亮点时,也是反复揣摩找到最合适的契合点,来践行于自己的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