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我就知道读书是有用的。小时候读书,是明白农村的孩子只有读书才有出路。
长大后读书,是明白即使没有出过远门,也可以通过网络新闻,报纸,书本来了解社会动态。
现在再捧起一本书,静下心来读一读,是为了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认清自己,治愈自己。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也曾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变成你自己。”
余华也曾说:“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是为了感受真实的人生。”
不做情绪的奴隶,不内耗自己的身心,要做心态的主人。翻开一本好书,细品慢读。
我们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我们情绪不好时,往往可能是因为智慧不够,书读得不够。
不可否认,我们情绪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总归都会有许许多多令人烦心的事情,诸如吃喝拉撒睡、油盐酱醋茶、家务杂事、孩子教育、人情世故、缺这少那等等,这些问题时常让我感到疲惫和烦躁,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治愈了我。
回顾史铁生的这一生:
书中,在他疾病初期,他歇斯底里,瘫痪的腿造就了他极端的脾气,甚至发疯般的离家出走,与母亲之间沉默寡言。几次崩溃,几次自杀未遂。
他的状态是灰色的,是黑色的,是暴躁的,甚至是怨天尤人的,是沮丧无比的,他的人生仿佛也在此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在他撑不下去的时候,史铁生遇见了地坛,起初他是为逃避现实才躲进地坛的。
后来母亲去世,他还要继续与病魔抗争,要为几两碎银发愁,就他的命运而言,在他的身上休论公道。
在当他一步步接受双腿残废的现实后,他在地坛接受了遗憾,也在地坛放下了对完美的执念,不再抱怨后,他反而看透了人间的生老病死、离合悲欢。
史铁生将这心境的转变,在地坛的陪伴下,一笔一划地写成了文字,他的人生也随之越来越好。
读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本书,被他那不折不挠的精神所震撼。我们,不妨也放一放歇斯底里的反抗,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和解,学会和自己和解。
《我与地坛》它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个心灵的港湾。就像梁文道所说:“读书到最后,是为了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我也释然了。
现实生活中,没有谁可以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有坠入低谷的时刻。读完史铁生,可能你也会和我一样,不焦虑了吧?
家庭的琐事,孩子的学习,父母的健康,工作的压力等等,保持一颗“放下”心,放下执着和欲望,才活得自在。
当你忧伤寂寞的时候,一本好书可以帮助我们勇敢抵御坏情绪的侵袭;当我们迷茫无措的时候,它又悄悄地给我们指引方向。
找个角落,读书吧。像史铁生一样,心若豁达了,人也就幸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