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教的根本教义

佛教的根本教义

作者: monchhichi1005 | 来源:发表于2016-06-29 15:17 被阅读0次

四圣谛:苦集灭道

五蕴

色蕴: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也即是自我存在的主观的身体及客观的环境。

受蕴:此为对于五境的接触所生起的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是当身体的五根和其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发生了感触的心理活动。

想蕴:此为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例如与顺境接触感受到的欣乐,与逆境接触所感到的悲苦,即使心理上的受取作用。

行蕴:此为产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着升起的贪欲、嗔恶、或其他心理活动。

识蕴:此为更进一步,对于所接触的境物,了别识知,即是意念或意识的活动,也即是新的主题。

相关文章

  • 佛教的根本教义

    佛陀的根本教义 此所谓根本教义,顾名思义,乃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或原则,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没有这样的思想,佛陀的悟道...

  • 佛教的根本教义

    四圣谛:苦集灭道 五蕴 色蕴: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

  • 佛教根本之核心教义

    早期原人智力低下,每遇天灾,唯能惊恐躲避。自开始熟食,思维能力提升,才有自我意识。为安抚脆弱心灵,给予彷徨无依的人...

  • 佛教不迷信

    佛教讲因果,讲轮回,讲空性,这些都是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佛的智慧即是缘起法和因果论。这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现今社会...

  • 佛历•《沙门不敬王者论》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之初,其教义、戒律就与传统儒家伦理发生了冲突,因为佛教教义规定,佛教徒只跪拜佛祖释迦牟尼,对任何...

  • 浸信会的根本教义

    1.建立属灵的教会,基督是创始者,也是教会唯一的元首和立法者。2.教会的仪式只有两个——浸礼和圣餐。这是具有象征性...

  • 佛陀教义的根本

    佛陀的教义,目的是要我们主宰个人的心。假如你主宰了心,你也能主宰身与语,你及他人的苦难就能结束。但是,你若让心充满...

  • 看评论所感

    佛教所讲的因果教义,在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大智度论》和玄奘法师所译的《俱舍论》中都有详细的阐述,佛教的教义因果道理...

  • 《三十五岁日记》 五 信仰篇

    我是一个不太虔诚的佛教徒,但对于经文教义,我始终奉之为明理。其实在我粗浅的观点看来,佛教的教义可以归结为一...

  • 佛历•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 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部派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的根本教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qx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