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之所以叫《论语》,是因为它是在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的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通过记录言语的方式,汇聚成册,集腋成裘,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2—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中的诸多方面,不仅谈到了做人、学习、教育,还谈到了为政、塑造君子的人格、治国与安邦等多方面问题。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造的儒家思想比作“精神食粮”。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
—3—
而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来读《论语》,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个人就是赵普。赵普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功臣,曾经跟随着赵匡胤一起发动了陈桥兵变,之后又辅助赵匡胤登基,还跟着赵匡胤一起南征北战 ,立功无数。宋太祖为了标表彰其功德,让他担任宰相之职,并且将大权也交到他的手上。但反对赵普的人认为他根本没有资格当宰相,认为他不学无术,读的书也仅仅就只有一本《论语》而已。
对此,宋太宗却不相信,在一次闲谈之中,宋太宗就问赵普此事之真假!没想到赵普的回答和别人说的一样:“我这辈子仅仅就将《论语》从头到尾读熟、读透,之前以半本《论语》辅助太祖平天下,现在又用半本《论语》辅助陛下,让天下得到太平。”
—4—
而《论语》这本书,初读来甚是枯燥,满篇看来都是大道理。可慢慢细读,你就会发现其中的真实与智慧来;就会明白这本书为什么被奉为儒家的经典;就能明白孔子为什么被视为圣人。
全文涉及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为人处事原则的建立、人格魅力的建立、如何自修其身等等,可谓囊括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
—5—
【原文】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译文】
孔子告诉鲁国的太师关于音乐演奏的问题。孔子说:“音乐是可以掌握的:开始演奏时,翕翕然和谐;继续演奏展开之时,音调纯正,节奏分明清晰,抑扬不断,这样,一部乐章就完成了。”
明·张居正:“盖声音之道,与政相通,不但可以养人之性情,而亦可以移易天下之风俗,所系甚重。故孔子自卫反鲁,既汲汲于正乐,而其于太师,又谆谆以告诫之如此。”
—6—
万事万物皆有相通之理。
当我们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就会通过对旧知识的映照来理解,其实乐理亦是如此,你可以用你所知东西来解释,直到理解通透,便能为你所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