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草鱼,从事互联网运营工作,热爱跑步,跳舞
这是草鱼的第11篇原创文章

《重新定义公司》这本书是我参加读书会第三周读的书,从名字看这本书更适合创始人,管理者阅读,但这并不说明对我们普通人没有意义。事实上,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在阅读本书前我就报名了我们读书群的分享嘉宾,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分享实录。总结、输出的过程给自己重新梳理了知识脉络,收获颇多。于是想拿出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不管你是创始人,管理者,普通职员,亦或是和互联网公司毫无关系的人,此书都会给你带来思考。本篇将从个人汲取内容的角度分享这本书。(ps:不出意外,只要接下来在读书群有我分享的书籍,或是觉得特别好的书籍,都会以文字形式分享给大家,共同进步。)
以下为分享实录稿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
大家好,我叫草鱼,从事互联网运营工作。接下来我来分享下《重新定义公司》这本书,这是我在咱们群的第二次分享。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特别是自己不熟悉的书,不知道阅读完后大家一般怎么思考?
之前我有过这样的感觉,读完一本不太熟悉的书,有很多内容就忘记了,好像白读了!发现这个问题后,就非常想解决,然后就去找了一些方法,后来在得到app上看到,樊登老师说的一个方法,觉得蛮实用的,今天想分享给大家。
樊登老师说: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思考以下3点,可以帮助我们,将书中的知识,纳入自己知识体系,那这三点分别是:
第1:这本书的使命是什么?就是说这本书存在的意义,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
第2:它是怎么完成使命的?有哪些论点,论据。
第3:思考这本书对我们自己有什么帮助。
那我今天的分享就是从这三方面着手,将这个方法应用于《重新定义公司》这本书。

第一:这本书的使命是什么?
引用作者埃里克在书中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作为一本讲述如何,在21世纪打造成功企业的书籍,我们责无旁贷,要给大家提供一些,如何在剧变中自保,以及如何理解变化的意义。
谷歌无疑是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它的文化中有开放,分享这样的精神,所以,我理解的这本书的使命是,分享谷歌成功运营的方法,从文化,战略,人才,沟通,决策,创新6个方向讲述,无论是创始人,管理者,职员都能从中汲取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这是第一个,使命是什么?接下来是第二个
第二:这本书是如何完成这个使命的?
谷歌这本书以创意精英为核心,继而谈到谷歌的文化,战略,人才,决策,沟通,创新6个方向。
我认为,作者在整本书的阐述中,不断重复而且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创意精英。我们先来看下,书中定义的创意精英:
创意精英:
这些人并不是拘泥于特定的任务,也不受公司信息和计算机的能力约束。他们不惧怕冒险,即使在冒险中失败,也不会受到惩罚和牵制。他们不被职位头衔或企业的组织结构羁绊住手脚,甚至还有人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构想付诸实践。如果出现不同意见,他们不会选择缄口不言。他们很容易失去耐心,经常变换职位。他们具有多领域的能力,经常会将前沿技术、商业头脑以及奇思妙想结合在一起。
那文中提到对创意精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赋能。
什么叫赋能呢?
就是给这些创意精英提供特别高效的创造环境和工具。比如谷歌的办公环境,我们都听说过,谷歌是可以带狗上班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可以想象下,你在公司就像在家里一样舒服,这难道不就是在提供高效的环境嘛?
赋能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强调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为此,他们还有很多精心的设计。推荐写序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兼参谋长曾鸣,他在参观谷歌餐厅时候,发现餐厅开饭前需要等待4min,那这个设计其实就是给谷歌员工提供聊天,寒暄的机会,增加员工之间的互动。那为什么是4min?因为他们发现。超过4min,大家就会拿出手机做自己的事情了。那从这点这个可以看出谷歌设计的用心良苦,把赋能的关键点设计出来,并且付诸实践。
那接下来我们看下谷歌是如何吸纳创意精英以及怎么赋能的?
书中从文化,战略,人才,沟通,决策,创新6分方向讲述的,那我的分享着重讲一下人才这部分,看看谷歌是如何吸纳创意精英的。
作者埃里克说:招聘,才是你最重要的事。
他认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把人才招聘放在第一位。谷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个:面试过程一丝不苟
就连乔纳森这样高级别的人物,仍然需要经过严格的面试。乔纳森是谷歌的产品管理人,他最开始进谷歌是经过一个很有名的人介绍给谢尔盖,谢尔盖是谷歌的创始人之一,乔纳森去谷歌面试的时候,因为自己本身在知名企业,资历又很高,又经过强有力人的推荐,,他认为就是走个过场,见一见而已。可当见到谢尔盖的时候,谢尔盖向乔纳森抛出一个问题,说:你能不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我解释清楚?
哎,这乔纳森心里想还真要面试啊,还平复了一会心情,平复后,他就用经济学理论,说了一堆balaba的,说了一会后,他发现这个谢尔盖转向看窗外,对他的这个回答不感兴趣,于是乔纳森赶紧转变策略,讲了其他的,最后这才引起谢尔盖的注意,两个人谈的很好,最后乔纳森进了谷歌。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谷歌面试,不会因为你是任何人,而改变他们严格的面试流程。
第二个:招聘制度
传统我们的招聘,包括我们现在面试也是这样,1面hr,2面部门经理,3面部门总监,基本部门经理拍板后就可以决定这个人是否入职。但是在谷歌中,他们认为这样做有很多弊端,比如,一般人嘴上说:招人要找比自己聪明的,但实际中,你真的遇到比自己聪明的人的时候,感性的一面就会告诉你,他会影响的你升职加薪,那结果就是经理拍板说不让这个人进来,很有可能 错失了创意精英。所以在招聘制度上,谷歌采用委员会制度,所有人要经过委员会的招聘才能进来。
第三个:谷歌崇尚的原则
比如羊群效应:优秀的人组成的团队不但有高效的产出,还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
比如电梯效应:如果你在电梯里遇到管理者,向你提问,你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工作进展怎样?你需要在电梯运行的30s把你所做的工作,讲述清楚,如果你讲不清楚,那他们认为你就不是创意精英。
还有一个就是雇佣学习型动物:在招聘的时候,会遇到这种员工,虽然现在这个员工没有经验去胜任职位,但是他是学习型动物,拥有成长型思维,通过学习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并且还具有可以做的更好的潜力。那就应该招这样的人进谷歌,他们认为,偏重专业忽视智慧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那以上这些都在讲谷歌对人才的重视,从流程,制度,原则上把关。所有这些原则我们是可以拿到和我们工作中做对比的。也是可以练习的,比如电梯效应,假如哪天你在公司电梯里遇到老板,老板说:你最近在做什么?如果你能在30s内讲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且表述清楚,那么良好的表达肯定会给老板留下很好的印象。
接下来就是谷歌是文化,比如:这个广告糟透了的故事,5个根本与广告业务无关,的工程师看到拉里佩奇写下:这个广告糟透了的这几个字,他们牺牲周末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与他们自身业务毫无关系,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认同自己的文化,相信自己的口号。
战略方面相信技术洞见而非市场调查,什么是市场调查?其实就是消费者的回答,比如当年你去问一个人,你想怎么与你老家的亲人保持练习,他可能会说,我会写信,以最快的速度寄回去。如果是技术洞见,你就会去造一部电话。所以说,技术洞见通过观察需求去解决这个问题。
决策上用数据说话,在办公室会又2台投影仪,一台投放ppt,还有一台专门放数据。
沟通讲究开放安全的环境,TGIF(THANK DOG IT`S friady),用多莉的机制鼓励大家说真话。
创新鼓励员工往大了想,比如氦气球计划。
那本书的内容大概理解了后,我就开始思考第三个问题。
第三:这本书对自己的帮助是什么?
读完这本书,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被谷歌的文化,工作环境,开明的制度所吸引,那毫无疑问,我也想成为创意精英,加入这样的团队。听起来有点痴人说梦,但是书中有一点我极其的赞同,书中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不管你是20岁还是80岁,只要停止学习,就说明你老了。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远年轻。人生中最大的乐事,莫过于,保持 头脑青春永驻!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有人说我们就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门口,将会有更大的巨变等着我们。而我自己所在的互联网行业体现的尤其明显,行业在变,前几年风口还在o2o,糯米,美团这些。这两年就在人工智能ai,无人车。前几年某个公司还在鼎盛时期,这两年就被颠覆!合并,倒闭,收购许多变化都在发生。
那在互联网时代需要拥有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我认为是学习能力。这也是我在看了一些书籍后,特别感同身受的。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之前在看有关我工作的一本书,是黄有璨老师的《运营之光》,书中提及一个ABZ理论。就是a计划,b计划,z计划。
a计划是当下持续投入并获得产出的一件事,就比如我们的工作,我们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工作,并且有报酬。
b计划则是除了a计划以外,给自己培养的其他技能。简单说,我们虽然有了稳定的a计划,但不能只满足a计划,否则有一天我被其他所取代,比如现在看来很有可能实现的机器人。那么就需要给自己培育b计划,b计划可能不会马上成为自己的职业,但是你对它有兴趣,长期投入并且累计,可能某一天,可以成为你的下一份职业。
那么培育b计划有很多方法,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比如我们一起在做的读书,写作,学某一种技能等等。
那最后一个z计划。z计划是当你倒霉透了的时候,a/b计划全部失效,我们应该保证有一个可以生存的底线。好比银行卡里面的积蓄,够你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生活半年的。
那我自己来说,也在不断的去找a、b计划,a计划就是这段时间我在找工作,b计划就是自己现在每天在做的事情,读书,背单词,码字,写东西,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不确定哪些会成为我真正的b计划,但我想,先去实践,毕竟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那么最后,让我们一起学习吧!互相汲取,一起拥有创意精英的特质:成为学习型动物!May be,one day you will go to google,think big!
—————————————————
作者:草鱼(个人公众号:fenglei-21)
从事互联网运营工作,热爱跑步,跳舞
近期准备拆书,写一些分享实录,欢迎兴趣相投的你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