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了第二天了,明天就是正端午了。想起了网上曾经流传的一个段子:
“老子当年要是不投江,你们连三天假都没有。”——屈原
这是一句玩笑话,因为其实端午节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经有了,但是屈原的故事为端午节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我们也从小就边吃着粽子,边看着龙舟,边听大人们讲述屈原的故事……
然而,这几年画风出现了微妙而诡异的变化,有人竟然提议将端午节改为“同志情人节”。这是怎么回事呢?
天哪,太令人震惊了!
正在吃粽子的你被噎到了吗?
我们还能安安心心吃个粽子吗?
而这个观点竟然不是空穴来风,早在1944年,就有专家关注屈原的取向问题了,而且据说还得到了闻一多的认可!
难道……难道屈原真的是个gay?
一个“爱国”的诗人,竟然变成了一个“爱国君”的诗人!
一个“为国殉道”的故事,竟然变成了一个“为爱殉情”的故事!
这是真的吗?
屈原和楚怀王有基情?
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先生认为,屈原在《离骚》里及其他诗歌里喜欢以香草美人自比,作品里的修辞比喻都非常女性化,对自己的仪表多有自我赞美和夸耀,并在诗句中对同性之爱有大胆的表白。比如: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那些坏女人都嫉妒我天生丽质,造谣说我淫贱。)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当初你和我是定下誓言的,而后来你却反悔了另谋他求。)
余即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和你分别并不难过,难过的是你一再反反复复地改变诺言。)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花草树木都会飘零凋谢,我这个美人也会日益老去。)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满怀情愫又不能对你讲,,我怎能忍受如此痛苦的折磨直到老死 ?)
从这些片段来看,简直妥妥的后宫姬妾争风吃醋的口吻啊。可以想见诗人曾与君王海誓山盟,然而后来君王移情别恋,诗人忧美人迟暮,自怜自艾,最后难忍情思折磨,决意自我了断。
因此,孙次舟教授认为屈原是一个文学弄臣(供国王消烦解闷的人物),并且作品里充满了“富有脂粉气息的美男子的失恋泪痕”。
虽然孙次舟教授没有说出“同性恋”这三个字,但其实暗指屈原是男同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了。
根据孙次舟教授的观点,《离骚》其实是屈原写给楚怀王的情书,是两人爱情由亲密到疏远过程的艺术记录。
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孙教授放到现在,妥妥的网红啊!
而去年开播的讲述屈原故事的电视剧《思美人》,也似乎有意迎合了这种倾向。
我们来看几幅剧照:
屈原颜值在线有没有?
与楚怀王很和谐的画面
等等,画风有点偏……
为楚怀王挡刺客一刀,可以说是义无反顾了
闻一多是怎么被拖下水的?
当时,孙次舟的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很多人对他的批判。于是孙次舟又写了一篇《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的文章来反驳,里面提到了“昔闻一多先生亦有类似之说。”好了,这下把闻一多也拖下水了。
于是在1945年,闻一多发表文章回应了孙次舟的观点。里面有一句话“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椿(chūn)历史事实”。这句话被很多人所引用,认为闻一多也认为屈原是男同。
然而,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还原闻一多的原话
首先,闻一多回应的文章题目叫《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什么叫“敬质”?就是对孙次舟的观点有疑问,有不同意见啊!
其次,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做阅读理解要联系上下文。让我们再来看这句话的前后文。
可见,闻一多认为“完全正确”的是指屈原是一个文学弄臣,并没有指他是个gay啊。
所谓“弄臣”,指的是宫廷中因为有一定特殊才能(比如文学、侏儒、滑稽、歌舞杂戏等)而被帝王亲近的臣子。比如东方朔、纪晓岚、李白等人都是皇帝的弄臣。当然也不排除有因为男色而成为弄臣的,比如龙阳君、董贤……
但是不能因为有以男色成为弄臣的人,就把所有弄臣都说成是gay啊!
何况,屈原投江在公元前278年,怀王去世在公元前296年,整整相差18年啊!如果屈原是为了怀王而殉情,这反射弧也太长了吧?
闻一多在文章里面还提到“然而我虽同情孙先生,却不打算以同盟军的姿态出马,我是想来冒险作个调人的。”可见,他并不是完全站在孙次舟一方,而是以一个客观的视角来调和双方争执的。并且,他还说“屈原是个文学弄臣,并不妨碍他是个政治家。”
所以读文章不能断章取义啊!
其实,屈原也不是那种完全意义上的弄臣,屈原还搞过变法改革,触动了权贵,最后改革失败,遭到贬谪。
另外,香草喻忠贞,美人譬君子。
《楚辞》里面的香草美人也完全可以比喻诗人自己“德馨”的君子品质,楚王的“变心”也完全可以喻指朝令夕改。并不一定有你想的那么腐基。是吧?
所以,为了不辜负这位伟大美男子诗人的投江,就让我们安安心心吃吃粽子,过好这个端午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