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更要关注的是任何学段的课程目标,最终指向的都是人的发展需要。所以教师备课时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人”。
当然,这里的“人”,强调的是“人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学中应该参与的各种活动。要想实现有效备课,教师必须要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精心准备符合课程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的有效活动。
以语文学科为例。针对小学中年级的阅读课备课,教师只有先认真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才能营造出课文理解所需要的情境氛围,才能实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教学目标。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在备课中一味追求所谓的“宽度”和“深度”,却又不能做到深人浅出,那么,依照此备课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就不会有效。
同样,初中的阅读课,课程目标已明确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已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的教学要求,备课时,若教师只准备相关知识,不设计问题,不组织学生交流看法,提出疑问,不组织合作探究依照此备课内容授课,就不能实现有效对话,更不能顺应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