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怎么知道生病了呢?身体有明显的不适。然而古人是怎样的情况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邪在皮毛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治疗了,等到我们现代人的疾病概念——脏器异常,已经丢了半条命了。离病入膏肓不远了。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这一句有各种不同解释,写一下我现在的理解
原文是在论述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症之后说的这句话,真寒假热是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其产生机理,是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又称"阴盛格阳"。其临床表现是身热,面红,口渴,脉大,似属热证;但身热反欲盖衣被,口渴喜热饮,饮亦不多,脉大而无力,并且还可见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一派寒象。治疗就要趴伏在疾病的主要矛盾上,先治疗疾病的根本矛盾。矛盾有根本矛盾,以及引申发展出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等等。因,是根本矛盾,是本;主,是主要矛盾,是标,所以是开方要认真面对疾病当下的最主要影响、主要矛盾,但医者心里要知道根本矛盾是什么,病因在哪里,先治疗根本矛盾。这情形好像是在哄一个敌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