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烹饪,且有大笔花销用在购买食物和餐具上,家里的盘子几乎配齐了中式、日系、北欧、地中海各种风格。我常将大把时间扔进厨房,用吃一道菜的数倍时间去做一道菜。
但我的段数还算不上美食家,也不喜给自己贴上“吃货”的标签,如果非要找一个词来诠释我对食物的热情,那暂且称为:食客。
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哲人们不单把饮食和情爱同述,还将思想与食物挂钩。巴吉尼所著《吃的美德》一书中提出:吃和思考都是生命必需品。于是我扛着哲人的幌子,把时间和金钱、理想和情爱都端上了餐桌。
我几乎不吃速食,也极少叫外卖。因为防腐剂和塑料餐盒会毁掉我对食物的幻想。我常为了烤一炉舒芙蕾而舍掉半个周末,即便一个人吃早餐,也会精心烹制、摆盘后再上桌。好友总笑我太矫情,其实我只是怀揣着仪式感去对待每一餐。我一直觉得,餐桌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无论面包牛奶,还是油条豆浆都有着各自的生命。每一种食物都牵扯着人的感官、认识、甚至社会、文化。一个人对食物的反应是他最真实的原始欲望。而一个人的饮食偏好、用餐习惯往往可以体现他的性格特点并折射出他的生活方式。
我对餐食的讲究其实源于家庭的影响。我祖父祖母是很重视“吃饭”这件事儿的。他们在世时,常把子孙聚在一起,即便不是节日,俩位老人也会从清早开始准备,主餐、两餐间的点心、水果、酒饮等等。我祖父是知识分子,祖母出生于富裕的地主家庭,他们对食物的要求是:既讲究营养也要求口味。凡是能端上桌的饭食,每道菜之间都有某种必然关联。而且家庭聚餐有个规矩,有一个人没上桌,其他人都不会动筷子。虽说是自家人吃饭,也要按辈分提酒,哪怕是我们幼年时,也要端起饮料杯,说几句孩童的祝福。餐后,大家也不会匆忙散去,洗完碗筷,会端上茶水、干果,一家人围坐餐桌前聊着衣食住行、学习工作、国家大事。
大家影响了小家,我父母延传了祖父祖母认真“吃饭”的态度,我自小没有吃过咸菜配粥的简易早餐,每天早上,父母都早早起床,焖上香喷喷的米饭,再炒上至少一荤一素两个主菜,晨起炖鱼炖肉是常事儿,所以当我上大学住校后,看到食堂早餐的馒头和汤面,觉得自己是在吃斋。
餐桌绝对是一个能提升家庭幸福感的地方。一个铺满灰尘的餐桌周围,定不会过着舒适温馨的日子。
聚餐不仅是家人的幸福归属,也是“最美味的社交”。餐桌一直是人与人接触的传统媒介。古时候的皇家宴席和民间酒馆,如今的政治会餐及朋友小聚。古今中外的餐桌上敲定了多少国家大事,编织了多少爱恨姻缘。
有位作家曾形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厨房。中国人的社交观念天然和“吃”有关,比如把不认识的人叫做“生人”,把相互了解的人叫做“熟人”。而很多生人通过餐桌上变成了熟人,也有些熟人因为餐桌上成为了路人。
一个人在餐桌前如何对待食物,如何对待共同进餐的人,既体现修养,也关乎三观。在这个时代,我们拥有丰盈的物质和美食,然而很多人却缺少认真对待三餐的时间和态度。其实只要适当调整节奏,便可以放慢脚步。若要好好生活,先请好好吃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