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与情义

作者: 冷墨潇染 | 来源:发表于2015-05-04 23:05 被阅读659次

曾经看过一本韩国人政治漫画评论总结出来欧洲人的特点。一个英国人是绅士,两个英国人是足球,三个英国人是俱乐部;一个法国人是浪漫,两个法国人是爱情,三个法国人是革命;一个德国人是科学家,两个德国人是秩序(服从关系),三个德国人是战争。

这一段写得颇有调侃意味,然而也总结了欧洲三国的历史与民族特点,作者最后为了体现本民族的能力(也可能是为了把书卖好),他说,日本人在自己活动范围之内行事,保证了恪尽职守,韩国人虽然没有那么严谨,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从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能力必定超过日本。

那么问题来了,在社会运转中(不包括私人关系),究竟是“情义”的发挥的能力更大,还是“秩序”发挥的能力更大?我认为还是秩序。

所谓情义者,爱恨恩仇,兄弟义气,情义连接起来的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人。如果说一个人有情有义,那么大家可能都会想结交他,下意识里就会从他那里得到帮助,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妥协。我们说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也有很多人告诉我要人情练达,即使通过“情义”成为既得利益者,不过这一切可能并不会给我带来精神的愉悦。

中国社会的政治活动一开始就是以“情义”为本的。先秦时期,禹传启,家天下后,就是围绕宗法制和血缘政治展开的政治生活。即使到了春秋战国阶段,士阶层崛起后,士人们仍是以君主有情义和我为他工作,给他报恩的标准和心态选择老板和工作的。

自秦朝以后,情义就变成了“法理”。尽管在中央与地方的官员任命上,孝廉,察举仍注重情义,但是律法已经面向了所有人。隋唐以后,科举制度开始,官吏面向平民开放,政治上的情义完全被秩序打破。从政治的发展来看,这种尊重秩序的而非情义提拔的制度无疑是进步的。当然,在秩序中也有“情义”。中举的学子一定会是阅卷考官的门生,这样一来,给朝廷中形成朋党的机会更大了一些。

那么当下,不谈个人生活,秩序和情义那个还更重要呢?

即使是在最讲究秩序的德国,也有情义的体现——希特勒提携的戈林,希姆莱等人不就是一群大忽悠吗。日本也讲究给客户进行人情往来。所以,秩序情义二者都重要,但那个能力更大?我只能说,从保证效率和公平上,秩序至少看起来比情义显得更有那么一点点靠谱儿。

2015/5/4修改

天津西青

相关文章

  • 秩序与情义

    曾经看过一本韩国人政治漫画评论总结出来欧洲人的特点。一个英国人是绅士,两个英国人是足球,三个英国人是俱乐部;一个法...

  • 担当与情义

    师兄毕业压力与家庭压力很大。很直观的表现是师兄的发际线一直在后移,所幸师兄搞了个孟非式的造型。 正常情况下当在明年...

  • 2018-03-06

    秩序与无序 如何让外界的秩序尽量降低对内在秩序的影响呢?

  • 《菊与刀》读书笔记(7)

    情义最难接受 一、情义的定义 日本特有的道德义务。正道;人应遵循之道;未免使人非议而做不愿意做的事。 二、情义与义...

  • 诗和远方

    青春缤纷绚烂 唯情义与才思不可辜负

  • 斗室散人情义人间

    相对于困惑, 人生更长。 相对于人生, 情义更无边。 坎坷与苦难, 不过是证实情义的陪衬。 无奈与心酸, 更会让人...

  • 778 情义与失误

    20220528 妈妈春节期间摔了腰,虽说没有伤到骨头,但直到现在仍然经常腰疼。我请为我按摩治疗的唐大夫,把她自制...

  • 秩序与混乱

    秩序与混乱也就是熟悉与未知。 人们天生喜欢秩序,在秩序中人们可以做长远打算,感到稳定、平静和自信,因此我们都倾向于...

  • 菊与刀-名人话扶桑第七章

    日本人常说“最难承受是情义”。一个人必须报答情义,正如他必须报答义务一样,然情义是一套与义务不同的义务。 日本的“...

  • 100个思维模型 (6)

    混沌与秩序 人类崇尚秩序与连续性。我们的内心为了让我们更有安全感,把很多事物的结果归于秩序,可控,看得见的因果。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秩序与情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ki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