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坛经六祖大圆镜智偈探玄

坛经六祖大圆镜智偈探玄

作者: 一乘圆教如来禅 | 来源:发表于2020-03-11 03:45 被阅读0次
    大乘顿悟圆教祖师禅

            【原典】

            《坛经》机缘品第七: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人生佛教生命禅

            【探玄】

            此段《坛经》内容说明:三身四智都是智通提出来的,读《楞伽经》一千遍,可见对于楞伽经典的基本原理和内涵肯定了悟很多,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故。那么,一千遍就是把经文意思吃透了也未可知,今番向六祖慧能大师请教,俨然是要考一考六祖慧能大师在楞伽智慧上是否也通达或者知晓个一二三?

            大中华禅文化历史舞台上,又一次大师见大师,必有一番考试和较量。这是思想的考试和较量,智慧的考试和较量,觉性的考试和较量。世间人们考试,都是老师靠学生,但是,禅宗顿教法门,则不然,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恰恰都是学生考老师,学生勘验老师的功夫学识和见地。一番法战过后,谁是主人,谁是宾客,应时立判。

            六祖慧能大师不识字,故让识字人不服,也是常理。但是,不拿出无字经的正法眼藏和涅槃妙义,还就真做不成大祖师。世俗上,认为文盲不通经典,确实是有很多人如此这般,也符合常理。但是,奇迹也总是会发生的。大唐盛世,六祖慧能大师给出来这个奇迹的证明,无字经不输有字经,也更玄妙无比,纯粹是以无招胜有招。全天下修道人,随便来问吧,正问也好,邪问也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无字应万字,真金不怕火炼。禅文化历史丰碑,越雕刻越伟大,越锻凿越辉煌。禅之奇妙,无中生有,无文字生出文字,无经典生出经典,一心觉他,诚心接引,不藏机巧。师徒二人,合演了一出人类智慧大戏,为后来修道人开启了般若真空宗和法相唯识宗一心双通之先河,功德无量。此禅宗公案,常忆常新,心可明矣!

            当年,神光法师在达摩大师座下,洞门立雪,断臂求法,祈祖安心,纳为弟子,赐名慧可,又传以《楞伽经》,经过反复参悟,夯实功夫,发明见地,最后传法考试时,一礼归性,达摩印证,得法骨髓,终于成为达摩大师要寻找的“不自欺,不欺人”的人。慧可大师光荣地成为炎黄子孙里,汉传佛教中,第一位禅师,乃为达摩大师座下,中国禅宗二祖。

    一乘圆教如来禅

          《楞伽经》全称为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楞伽,是“宝石”义。阿拔多罗,是“无上”义。古印度半岛有个狮子国,其国有座楞伽山。现在的位置在锡兰岛,属于斯里兰卡国。楞伽山有宝石,故有“不可到,难入”之义。因为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楞伽山这里讲经说法,内容就是《楞伽经》。

            当年的楞伽法会之上,大慧菩萨一口气提出来一百零八个问题,请求本师释迦牟尼佛解答。于是,佛陀就把“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讲了个遍。一场精神盛宴,才圆满结束。

            苏东坡大居士参禅悟道,特意写一篇《楞伽经文》:“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故谓之佛语心品。祖师达磨以付二祖曰。吾观震旦所有经教,惟楞伽经四卷可以印心。祖祖相受以为心法。如医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后世达者,神而明之。如盘走珠。如珠走盘。无不可者。若出新意。而弃旧学以为无用。非愚无智。则狂而已。”此为其中一小段,引用于此,可略知楞伽大义。苏东坡五十岁时出资三十万,重刻《楞伽经》流传于世。

            又有著名的“慈云忏主”慈云遵式法师,属于天台宗弘扬者,为《楞伽经》写了“ 大乘性宗顿教四十一法门 ” 。并随后附有一颂:

            四十一门离,一百八句遣。

            法相非非尽,真性顿然显。

            后来,玄奘大师取经译经,又写出《八识规矩颂》,法相唯识宗一度兴盛弘传。

            下面请听本偈各句妙义的探玄细节。

    人间佛教生活禅

            第一句  大圆镜智性清净 

            大圆镜智性清净,阿赖耶识一转成。道种成熟无垢识,圆明一切无呆萌。

            1、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未修成之前,是阿赖耶识。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因其内涵深广,佛四十九年说法从不同面向演说和历朝各代翻译版本等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称为如来藏、本际、涅槃、一切种子识、异熟识、依照各名称的内涵,所指称皆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

            《佛地经论》卷三(摘录):“ 大圆镜智者,谓离一切我我所执,一切所 取能取分别。所缘,行相,不可了知。不愚不 忘一切境界。不分别知境相差别。一切时方, 无间无断。永离一切烦恼障垢有漏种子。一切 清净无漏功德种子圆满。能现能生一切境界诸 智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任持一切佛地功 德。穷未来际,无有断尽。如是名为大圆镜智。” 如上阐释,被六祖慧能大师慈悲归属于自性清净,正好契合圆明体。体与智相应而成就。故谓智体。

            2、性清净

            佛家根本句就是这一个“清净”句。禅宗顿教讲解任何法义教理,不离这个根本句。性清净,配属于大圆镜智,是明心之用。随用而无作,是根本义,唯有智者方知也。不悟而先知者,属于解悟,不属于证悟也。

            明心内证,一般叫作正法眼藏。此言大圆镜智,倾向于外王方面,是外照他用功能的侧重命名法,故以圆镜作譬喻耳。内具正法眼藏,外可用大圆镜智。外王者,大圆镜外照,照物不伤物,一味慈悲故。禅道自证者,是大圆镜智,即心外用者,乃为大圆镜慈和大圆镜悲也。大圆镜慈,是同时合用了其他三智,即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来给予众生快乐安稳。大圆镜悲是同时合用了其他三智,即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给予众生拔苦与救难,来成就无量功德。这一切都是 “ 性清净 ”之根本得证之法义。

            修学唯识宗的禅行者,学完上面关于大圆镜智的概念解释,并不能保证顿悟,那还是一种思维层面的道种熏习功夫。要顿悟,还得参究自性清净,即心即佛之玄妙要旨。

            说法不离本性,是说通和宗通的一并证量打包,又当下合盘托出。有偈为证:

            没有性清净,何来大圆镜。

            即智菩提果,能所之前定。

            此大圆镜智,即自有光自受用,属于内在蕴涵,内在酿育。又往外发光,能给予他受用。此结果是,往外越用,光芒越外涌,自性智光宝藏内存越充足,意思就是越发光,光越多。此非世间常理所能解释,属于不可思议妙真如性,伟大无量功德法力无边矣,只可证悟方能明了 !

    声闻缘觉解脱禅

            第二句  平等性智心无病

            平等性智心无病,破我执见相亦空。有我即生分别心,无功用行万法平。

            1、平等性智

            此智言性,是达本之义。日常应用,叫作活出平等心。

            专业解释平等性智,一般是说:谓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是名平等性智。

            法相唯识宗所主张的平等性智法义是:“ 指体悟自、他平等之智。即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慧,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乃生起大慈悲心。”

            《佛地论》卷三谓:平等性智乃观自、他一切皆平等,大慈大悲恒常相互契合而无间断,故建立佛地 ‘ 无住涅盘 ’ (不住于生死、涅盘之涅盘)。随诸有情之所乐,示现自、他受用之身与报化之土等,种种影像。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示现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

            《心地观经》卷二有云:‘“ 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他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

            打佛七,打禅七,风趣说法,就是打掉第七识,这个末那识,令其转变为平等性智。正是俗话说的:“ 打得念头死,方许法身活。”

            2、心无病

            心无病:我执,我见,我相,这些不好的心念心所,都是身心灵问题的统一病根。除灭一切恶道苦,轮回苦,等等烦恼苦,都要从根本处下手拔除,否则,还会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心无病:已经产生的罪恶,罪过,等等,要清场,扫除掉,消灭掉,净化掉,或者说要洗涤它,干净、彻底解决为究竟。

            心无病:要保护好身心健康,持戒圆满,香光庄严。戒行多有漏的话,修行进步缓慢。对人来说,五戒不守,人身难保。

            心无病,则身无病。即心即身,身心不二。不能降伏其心,还会走很多弯路。

            心无病,说明正见在,我见等邪见,被正见代替了,自然一切安好,不会使身心灵出现任何病症。之所以有病会出症状,症状就是征兆之义,是一个信息,就是自己身体给自己心灵,发一个病危通知书。心灵则知,心愚则见到通知不相信,不治病,不改变心,不去除习性和习气,还是在病歪歪频道之上自讨苦吃,更别说还要拔掉病根了。

            心无病。这个跟念佛一样。你默念“心无病”三字,一万遍有一万遍功德。这不是迷信,修什么得什么,真实不虚。最后,信心建立,心念坚定,真就心无病化为现实了。自性自度,本来如是,信不信由你!

    不忘初心使命禅

            第三句  妙观察智见非功

            妙观察智见非功,起心动念要分明。改恶向善慎独好,觉知力大本来能。

            1、妙观察智

            第六识,即人类普遍应用的意识。转变第六识成为智慧,就是妙观察智。净土宗念佛成佛,就是专门修炼第六识为主的法门,其他识跟着变。

            妙观察智指的是,你的心时时保持警觉,没有一丝一毫的散漫与昏沉,对眼前的一切,都具有清醒而敏锐的觉知。

            此智,也分内观,外观。内观,是观自在。不内观,则自不在。自不在,跑哪里去了?跟着外境外缘瞎跑,流浪生死,丧身失命之状态也。

            外观,观世音。不外观,不知众生苦,不生起大悲心,就发不起菩提心,没有誓愿,就不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救度众生行愿无尽。众生有感,菩萨有应。大乘顿悟祖师禅的禅行者,必用外观的愿力,来实现菩萨道禅行者六度万行之使命。

            2、见非功

            一般人都是利用有功用行,不会无功用行。禅行者我慢不除,虽然勇猛精进,了不得力。

            禅宗,只论见地,不问行履。禅师见到禅行者,都会直接验证心地修炼达未达成正知正见?不会先问你学什么经典?修什么法门?等等。禅师会直接向你探问一个关于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这个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是啥子?必须参悟透彻,才能对答得法,不失自心清净之根本。

            见者不说自见,证者不说自证。这才是“也胜前朝断舌才”。天何言哉?儒家孔老夫子也会这个。

          就算没说,但是起心动念想了,这一刹那就是跑偏了,又成了“见非功”之状态。不见才是功德,才是功夫。见不是功夫。一切见都是妄想。不见之见,才是正见。正见才是功。邪见只有过。切记!

    普同供养孝心禅

            第四句  成所作智同圆镜

            成所作智同圆镜,无碍分合妙体用。

            1、成所作智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识转变为智慧,就是成所作智。此智能够实现自证之利和化他之利,两个方面的道业,都能顺利成就。

            2、同圆镜

            成所作智与妙观察智相配合,就能活出如来佛命。其实,大圆镜智和平等性智的作用也在其中矣!

            此偈此句说“同圆镜”,强调了大圆镜智本体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密义妙道,通过五根五力合成了成所作智,作用于现实,成就幻化世间的种种佛事。

            这种境界体现出来,就是眼智圆融无碍,耳智圆融无碍,鼻智圆融无碍,舌智圆融无碍,身智圆融无碍。此五种成所作智,单独一智起用,就是功德圆满。或者,其中两智起用,也是功德圆满。或者,其中三智起用,也是功德圆满。或者,其中四智起用,也是功德圆满。或者,其中五智起用,那就更是功德圆满。不论单用,多用,还是全体用,都是功德圆满。故在参禅者开悟瞬间,妙用成所作智者,全部证明了,这些功德圆满。外在起用的多智或者少智,都是依靠于内在的满智,怎么用,内智圆满不会减少,还是全体大用。

            此句言成所作智同圆镜,是言成所作智之五智,即八识心王之四智,内外作用的整合力用,都是圆融无碍,即果德圆满之玄妙密中密义。

            成就一切佛事的重点,在于是愿力成就。这属于大中华禅文化的行愿文化范围,悉皆成就,无愿不成就。另一个特点,是以生命契入正受为达标。正受,亦是正知正受,即根缘于正见而来的,与本来清净之性相统一。再有就是以一切佛事皆悉成就以彻底不二为达标。未能所作不二者,皆不算所作皆成。

            什么是佛事成就呢?当然就是指:引诸众生,令入圣道。圣道,指四圣法界,即声闻罗汉道中是,缘觉罗汉道中是,菩萨道中是,佛道中是。否则,都在六道轮回里,未能彻底解脱恶道苦。

            能所作皆成者,唯有佛。故,人能所作皆成,也就活出了如来佛命。

            第五句  五八六七果因转

            五八六七果因转,机制功能信妙行。

            1、五八六七

            五者,八识心王中之前五识。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辨臭,舌能别味,身能知冷热。这是说五根眼耳鼻舍身,对于色声香味触无尘,产生出五识。经过禅教修炼,转识成智,一悟成就,便能所作皆成就矣,那就是转凡成圣的完成。

            八者,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也 也叫作藏识。人心所受熏染而成的一切种子,都收藏在此识之中。阿赖耶识就像个仓库一样,不装而装,悉在其中。

            五识和八识,同属于果。当下状态就是这个五八之果,是果就在果地上转变为智慧,不用另外去胡思乱想了。

            六者,第六识,即意识。第六识是根据前五识的作用而起作用,主要有分别和判断功能的自动作用。由于前六识联系紧密不易分辨,所以,修行之难,在于自我观察觉知力如何,觉知力大,降伏其心就快捷,觉知力差,念头沉重,认为都是自己对,别人错,那就很难转识成智,并进而转凡成圣了。

            七者,第七识,又名末那识。此即我见识,把前六识搞来的东西不论判断出什么结果,全部执取成自己的,传送给第八识,装进了仓库里。

            2、果因转

            这样,第六识和第七识,同属于因。菩萨修因,就是在这两个识上面修行圣道,转识成智。依照因而转变因,因变果变,不二法门。或者说,即因即果,丝毫不爽。

          虽然能果转果,因转因,但是,还能因转果,更能果转因。

            果因转:因果果因,循环周转,轮回不息。果生因: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今生是果,能作为未来果报之因,而深刻影响未来。

          今生一切所受报应,都是果,因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从过去而来的今生,正是果。同一个今生的一切,往前追讨,能知道其所从来之因。往后追溯,能知未来之果。这样的话,当下一切即因即果都具足了。,于是,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之因果,一环套一环,丝丝相扣。人,在因果循环之中开启智慧修炼,经教修炼,禅教修炼,止观修炼,禅净一如修炼,等等修炼,都是为了“果因转。” 六祖慧能大师一语道破天机,后来修道人,调准导航,修在当下,佛道可成矣 !

            抱着自己念头不放,不会脑筋急转弯,不会弯道超车,都是笨修 不是智修。参禅悟道,才是灵知灵觉的大用和妙用。在渐修中,迟迟不走出己念,耽误时间和行程,殊为可惜哉!

    无尽感恩行愿禅

            第六句  但用名言无实性

            但用名言无实性,即是圆明觉了功。

            1、但用名言

            大中华禅文化最伟大智慧,就是名相言辞之运用无碍。《金刚经》就是一切唯名而已。中国文化里,曾经有个名教,是与孝道弘扬有关。佛教之名教,才是更真实的系统化建构。为什么是这样?《金刚经》里佛陀把一切都说透了,都是非一切,是名一切。比如佛说:“ 此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还有:“ 此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等等,皆是此等智慧公式。简单至极,大道至简,信矣!一切都是幻化的,都是假有,只有个名分而已。

            学过《金刚经》,再来理解此偈此句 “ 但用名言 ” 四字,便可深入好很多了。很多不爱学习古典文化和圣贤智慧的人,借口禅宗不立文字,而放弃经教修炼,那还是一种不聪明啊!真聪明的人,按照一切都是个名言来说,应该按照佛在《八大人觉经》所教导那样去:“ 广学博闻,增长智慧,成就辨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三藏十二部佛经,儒释道经典,什么好学什么,才是聪明睿智。专门看一些杂书,不看根本教典,又不参禅悟道,那就是真正的不想解脱,不想离苦得乐,不想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了。没想法的人,以为自己是好人,不过是个天然外道而已。

            禅宗顿教不立文字,为什么反而经典论著越来越多了?听了这一段探玄之语,是不是有所醒悟呢?仁者见仁不够了,仁者也要见智,仁智一如,但用名言,道可悟也。       

            2、无实性

            为什么把一切相,归于名言?因为这是迷惑在诸相为有上,难以自拔,以为一切都很真实,恰恰都是无常变化的临时存在。为了松动众生固执己见的邪见和念头,不得不棒喝齐施,令其退居其次,先从实物上回到名言上。这就执着心减弱了一大半了。

            如此,名言有都是人人会说会写,那就是能让人找到自信。自心清净也就悉在自信满满之中,一切具足,当下承担,多么轻松和简单呢!

            言来语去,人就生起气,也是说明,但用名言,正是众生不学就会的,殊胜地展演了本性,自己还不知道。因为大多数众生只是迷于外相,一时之间,很还没有能回过味来。回到名言,用而不执,才是目的。为什么“ 无实性”故。六祖慧能大师慈悲开示了“无实性”,这个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因为无实性,所以才清净。

              因果菩提在,名言任但用。

            以无实性谓之性,谓之自性,谓之本性,谓之空性,谓之如来禅性,谓之如来藏性,谓之无上大涅槃真如性,谓之唯识性,谓之般若性,谓之不可思议性,谓之妙性,谓之觉性,谓之真如性。根据佛法的缘起学说,一切都是因缘聚合而法生,故皆无实性。

            没有这个 “ 无实性” 基础理论的认知,怎么谈玄论道,都是皮毛,都容易滑向外道, 与真理越谈越远,因与道背离,故背道而驰矣!有偈为证:

            深明此句偈,了尽心性义。

            空空无所得,一切清净具。

    内圣外王弘道禅

            第七句  若于转处不留情 

            若于转处不留情,直心道场加持盈。

            1、若于转处

            什么是转处?这个是指内心一个念头和接下来一个念头之间,那是间不容发之际,电光石火之间,当下一心,介尔一念,一定要清除这个法门,这里似乎就是佛法的无门关。在这个关口,念头清净者,直心是道场,得成就也。

            念头一起,便知道转换频道。这个就是转处。不修道者,没有转的概念,没有转的意愿,当然还是活得很萌,但是却与觉性开明,了无关系。

            谁知这个转处?谁就成功了。本无转处,提示一下,会者自然终日说菩提而转菩提,何乐而不为呢!不会者,但用名言而被假象所转,自心不会用功,自己不转,被动跟随外相外缘外境所转,成了奴隶,被转蒙圈了。找出这个转处之转处,那就是妙了,有门了。有门就有路,即须登堂,还应入室。向上一路,撒手即是。故有下面三个字真经,可以修证。

            2、不留情

            不留情:这就是六祖慧能大师慈悲开示的三字真经。在内心一个念头和接下来一个念头之间,那是间不容发之际,电光石火之间,当下一心,介尔一念, 能不能保持清净圆明,就是本事功夫有否的一个证明。

            不留情才是清净圆明自在用。留情则净化未完成,说明心中还有渣滓。

            情绪体,仅次于肉体,很低级的功能。通过提升版本,心道调频,要懂得转识成智,才能转凡成圣。不留情,就是超越情绪体对生命的束缚和折磨。带有情绪,很难共事。没有协作精神,当今时代,没有团队和合作伙伴,单打独斗,那就只能是一个“ 个体户 。” 难有大成就。不留情:说明心大。心大,则愿大,进而缘大,那么就会因大,果大。否则,都是盲修瞎练假把式,生命不真实。

            不留情:乃是真情。“ 正言若反”,老子《道德经》说透了。但用名言,为什么悟不了?因为凡夫之人不知道“正言若反”这个妙理。一味要作好人,这没错呀,但是往往结果不如意,倒是真的。就是不懂藏拙,既然作好人很好,为什么不让别人都做好人?让了也不完满为什么?在过程里缺少了方便善巧,好心办坏事,不能体谅对方之心也。因为自心有知见,有知见必然情绪,自己给自己留情了,那么就不会给别人留情了,所以,拿着真理的刀,伤害了一切缘,自己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留情:对自己要狠,彻底不留情。忏悔业障要究竟。对别人要慈悲,要宽容,要忍让,要接纳,要赞美,才能走出批评、指责、抱怨的怪圈,实现自己解脱。

            业尽情空,体露真常。仁者,智者,学者,行者,努力参悟之吧!

     

            第八句  繁兴永处那伽定

            繁兴永处那伽定,动静一如运腾腾。法尔圆融随便用,无为而用证大行。

            1、繁兴

            法尔繁兴,森罗万象,因果历然,卷舒自如。真寂静者,才能承当这个繁兴。根深叶茂故。一切法都是方便善巧,妙用无穷。三皈五戒,四圣谛,十二因缘,四摄法门,六度十度,八解脱,十力,十八不共法,等等一切智慧,皆悉具足,一切现成。

            在大智慧自受用基础之上,一定要体现他受用,有境,有缘,才是 “ 繁兴。”这正是:“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 是也。

            2、永处

            智者,永远在电光石火之间把握自性清净与圆明。这就是 “ 永处 ”。

            永处之法,即通“ 四念处 ” 和“十念处”之法。小教根本乘的四念处,与大乘菩萨道的十念处,相得益彰,互为证明,圆成一体,方为究竟圆满,坚固不坏。能达金刚不坏法身慧命才是永处。

            禅宗要求:不处而处,处无所处,无所不处,方为永处。

            3、那伽定

            什么是永处?六祖慧能大师即问即答:“那伽定。” 反过来问:“ 那么,什么是那伽定?” 答案即是:“ 那伽定。”

            那伽定:开悟后,菩萨道禅行者所修,所谓是称性起修,绝不是凡夫之人用一种克制的功夫,克服自己的欲望,克服自己的妄想,而得到的定的那种境界。那伽定是称性定功,属于自觉圣,所以是常住在正定当中,给力于行愿文化。者正是所谓:“ 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

    禅商企业觉本家

          总之,俗话说: “ 迷时千卷少,悟后一字多。”玄奘大师总结的《八识规矩颂》还要好几十句,非常系统,也很究竟,都够精炼的了。到此,六祖慧能大师简单几句偈语,就把唯识大智慧概括净尽,又是一个奇迹。此偈就是法相唯识宗主旨的精髓。配合着一起修学参悟,效果更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坛经六祖大圆镜智偈探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kt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