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坛经真假动静偈探玄

坛经真假动静偈探玄

作者: 一乘圆教如来禅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07:50 被阅读0次
《坛经•真假动静偈》探玄

      【原典】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引自《六祖坛经》

        【探玄】

          探玄要有好心情,慢慢来,一句一句深入幽微,彻见源底,明心见性,当下成就。

        第一讲:真假之辩

        《坛经•真假动静偈》第一段,包含两个偈语:

        其一

        “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其二

        “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其实,这是个正见问题,也是解决如何借假修真的行法问题。具体逐句解析如下:

        一、第一偈

        偈语统统都是四句一首。且看第一首偈语,妙义如何?

        第一句:一切无有真

        一切无有真,全都别当真。

        跳出三界外,方明离幻身。

        为了对付分别心,禅修首先是要思维修,即应该重点研习转凡成圣全面整体性功防,真假或动静,正反两面都可以契入真常之道。此种真假虚实之间,以倾向性的两边,各自都可以分别作为全体,或全为假,或全为真,即是明心战略,又是修行战术,不失为解悟禅道,顿悟心法,及见性成佛的一个妙招。

        此句偈语,说一切无有真,那么就是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把一切现象即各种相,都看成是幻化的,假扮的,不实的,空性的,无所有的,乃至是妙有的。智慧光,来自出离心,看破红尘,可以修炼出世间真理。

        直接说成假有或者幻有,一般人难以理解。法义教理学问上来说,可以说明白的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即:“相由心生”,即一切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也就是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心灵投影。也就是说,我们的起心动念,创造了一切。故知,一切问题都根源于“我”。甚至,连同这个“我”之意识心,也是假的,不真实的,故有三法印说明为 “ 观心无常 ”,就是说的意识心迁流变化,如瀑水一样,不停地变动着,生老病死,生灭变异,成住坏空,都是一个过程。

        修行秘诀就是:对心外之物,千万不能当真。但是,自己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修行,使命,都必须认真。有偈语曰:

        外不当真内有真,

        外一当真内失真。

        明了修行内外心,

        还可俱超假与真。

        第二句:不以见于真

        不以见于真,真在心内存。

        往外寻真苦,何能达本尊?

        通过真假之辩,建立正知正见,是本偈语的宗旨,也是本讲义籍教悟宗之目的。

        往外寻找,想亲见那个真,但有求皆苦,确实没有真可见。虽然不能见真,确实可以修真证真,即修炼身心也。真,作为真如,真理,一真法界的总归属,确实诱惑人。追求真理,就是菩提心内涵之一,即上求佛道是也。那么,本偈语重点开示在于得证真如的方向,是外见?还是内存?答案明确,外见真是妄想而已。真在内,真在心中,亦即在自性中。调整参禅悟道的方向,是真修实证之成败在此一举的关键点。

        历事炼心,就是增长修真的功夫。证真,则是修炼完成状态。证真之后不用再历事炼心了,但是仍然表演如实修炼,都是落实初行菩萨道时因地发心立愿的誓言。

        真心本具,姑不许外见。明白此理,就容易证悟此心光明了。

        放下能见和所见,

        内存真性自圆满。

        内观之法是方向,

        反求诸己最安全……

        第三句:若见于真者

        若见于真者,是迷妄想人。

        开明正法眼,心内彼彼真……

        谁如果不服,偏说见真了,那么就要忏悔己过。这样外求有过,是心灵迷失之因矣!

        敢于否定一切着相之见,以为真,是个什么东西,有个什么象形可观、可见、可得,那都是邪迷心而已。

        一切法无自性,自性无所有,一切性,也都是无自性性。又没有人与我之对待,也没有人与事之对待,也么有人与物之对待,也没有心与境之对待,更没有人与法之对待,等等心中狐疑谜团,通通净化干净,就是不见,不见才是真理,无须见与不见,才是真如之见,才是真理之见,才是真实之见,才是真相之见,才是涅槃之见,才是菩提之见,才是般若之见,才是真心真性之见,才是一真法界之见。

        第四句:是见尽非真

        是见尽非真,非真亦是真。

        既然拟求真,要信不求真。

        一切诸法,因缘所生,其性本空,无有真实,故见诸相,不以为真;若见相着相,此见不能悟自心真相,故不能见自性。说来简单,关键要证悟。

        是见尽非真,这句圣言量;

        用来勤修炼,翻转放佛光。

        成就自己法身慧命者,不会想见没见真,或内见,或外见,都不需要。只管发光发热,服务众生和人民,让需要光明者从自己心性中取走无穷无尽之光明,才是佛菩萨的道行与功德。

        二、第二偈

        【原偈】

        “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探玄】

        偈语统统都是四句一首。且看第二首偈语,妙义如何?

        第一句:若能自有真

        若能自有真,即是正报身。

        华藏庄严土,自受用常新。

        因为自有真是真实不虚的,如能承认这一点,就是生命自信饱满,信满成佛当下完成。那么,现在你能理解这句圣言量,就得到六祖慧能大师的禅道加持和大般若智慧灌顶了。

        啥时候与这句圣言量相适应,相即,相和,互相契入,那就是真如之见。正知正见生起,邪见三毒消除,魔变成佛,也就当下完成了。这就对顿教之功。可见,不二法门,原来如此,不须修炼,才是真情。怕你不会,故要参透得此关,才是真理之子。

        第二句:离假即心真

        离假即心真,心真假亦真。

        真假自心主,随缘即顺心……

        离假是第一关。

        离开意识心。离开一时新。

        世人喜欢上断,舍,离的禅行者,都会明白这个离假。如果你不承认是假的,就会纠缠不清,就会执着不放手,不分手,但是死了就还是离假了。这个过程本来是真的,一种真实陪伴,是一种福报,但是你当真,它就假,因爱成仇了。反之,今天你悟真了,离假了,反而,就执着,敢撒手,它自由,你自由,两个自由是不二的,是同一个解脱心,是同一种潇洒自在的受用,为什么想不开?为什么放不下?为什么不能离假?

        不明道理,所以执着道理,自然去和别人讲理,就是道理和真理的乞丐了,活反了,过错日子了,还说自己是好人,是不是愚痴呢?故知,一切皆假,骗你玩的,家里家外,都一样是假的,都是冤亲债主,离都离不开,你反而去互相绑架,互相折磨,打着为对方好旗号,实行控制对方自由,消磨对方幸福的恶行,装作无知,表演负能量演的很像,扮演孝子贤孙,良民忠臣,却不像样,人生很可怜。还是安慰自己说:不知者无罪;但是,最终求不得苦,或者爱别离苦,乃至物极必反,恶果呈现,后悔莫及。

        能离假的生命,才是生命智能机器人系统功能的保本运营状态。

      离假即心真,心真即佛成。

      真假随缘转,人生做主人!

        第三句:自心不离假

        自心不离假,后果实可怕。

        贪嗔痴慢疑,邪见三途下。

        不离假,就是贪,贪心重,拿贪心当真心,心想事成,就下堕饿鬼道了。

        不离假,就是嗔,恨铁不成钢,跟六亲眷属过不去,溺爱放纵,两个方向都不得活,都是伤害满满。整天活在批评,指责,抱怨当中,疼苦不堪,不能自拔。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如此修法,必然下堕地狱道。.

        不离假,就会不受五戒,杀盗淫妄酒,坑蒙拐骗偷,怨恨恼怒烦,吃喝嫖赌抽,都要干尽恶事,名利愚痴,就是下堕畜牲道,也叫旁生。

        一切别当真,但要恭敬真。

        不犯诸威仪,守戒保人身。

        你要想修行功夫超过二师兄猪八戒,就要先去修炼好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不要轻蔑这个正能量之道德修炼法门,千万别当成意识形态,一定认可它是一乘圆教如来禅,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的现实版本。谁能做到这八荣八耻,谁就和二师兄猪八戒是同学了,故名“悟能”。但是,你要当大师兄孙悟空,就是放下能,放下所,一切现成都是空,真空妙有,只管炼心,明心,你就“悟空”,悟空即悟真,真空妙有不二,你就会最终成为斗战胜佛了。

      第四句:无真何处真

        无真何处真,何处不是真。

        活在真如里,妄想就失真。

        通常法师们开示,都全部告诉你了,即:若要明白真相,知假相、离妄执,即能悟心真,此心亦不可执,因无心可得,只是假名为真心、佛性、真如等;自迷不悟,心染诸相,何处去求真。

        这句圣言量,是一乘圆教。

        如来禅法妙,真假皆实效。

        真理不怕实践经验,检验就发生实际功效。许多人,即禅修学员们,听话照做,回去一试用,方知心法灵,转变自心后,一切大翻身。

        听话照做,是尊师重道的标准。不尊师重道,则智慧修炼逆境多多。但在禅宗,鼓励你超佛越祖,鼓励你见过于师,方堪传法。否则,见与师齐,减师半德。故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也是更伟大、更圆满的尊师重道。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如何转真假,关键在利人……

        以上两个偈语,学习告一段落,若无限展开,没有穷尽,故见好就收,各自领解,妙悟在心,努力吧!

        南无大乘顿悟祖师禅。

        第二讲:动静一如

        《坛经•真假动静偈》第二段,也包含两个偈语。 欲知其妙义如何,且听下面分解:

        一、第一偈

        【原偈】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解析】

        关于《坛经•真假动静偈》第二段第一偈,内含密义如何,往下继续学习,思考,便能尽知。 

        第一句:有情即解动

        有情即解动,含识造化功。

        一切心显现,无穷变换中……

        六祖慧能大师,这样一句禅言,直接就把法义教理导归于心性中了。

        这就是南宗顿教所谓 “ 直指人心 ”及其“ 顿悟成佛 ”的根本优势所在。

        众生,乃是众缘所生,故谓:“众生。” 而其中,一般分为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两种。比如:“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里面的植物,就是无情众生。什么是有情众生呢?一切含有灵识的众生,都是有情众生。也就是说,有情绪情感,有心识活动的生命体,都是有情众生。佛家禅文化要利益无量众生,有情无情,皆共成佛道。

        但是,凡夫之人容易失念,一旦追求涅槃寂静,就易出现偏执。比如,坐在鬼窟中,默守幽寂,等同无情众生了。那么,要明了动静之理,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形同木石,搞错了进入无知无觉,还是迷茫徘徊不定者。要想解悟红尘和世界一切真理,就要主动出击,就要特意参禅悟道,特意去六度万行,特意去读万卷书,特意去行万里路,特意去听经闻法,特意去修炼,去体验。

        这句偈语,就是对生命的一种赞叹,有情众生才能具备这个解动的资格。但是,这也说明,不是有情众生都能解动的,所以要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才有解动之可能。

        有情即解动,就是说,只要你说有情众生,哪怕是之一,也即解动,就是当下就完成了 “ 解动 ” 这道考题。就这么肯定,信者稀少,上根利器自然一听就承担,当下就认命有命了。认心就是认命。有情就是有心,有情众生就是有心众生。心情大好,圆明觉了……

        第二句:无情即不动

        无情即不动,泉池林树用。

        森罗万象法,彼彼非非静……

        说个无情众生,客观世界也,物质世界构成,器世间,是无意识界。有情众生是有情世间,是意识界。有情众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而无情物质则不具备心意识等主观性。

        此处,六祖慧能大师没有放置那个解动的“解”字,就是因为无情者,无解之能。那么,无情物本身,即是不动。这是意识上的一般理解。其实,万物都在成住坏空的变化或者变异当中,没有停止不动。那么,这个“即不动”,就是开悟的另一种解读了,即万事万物的本质,都是 “ 何期自性,本不动摇。”在六祖慧能大师大彻大悟时候上交的毕业论文上,就有这么一个惊天动地的答案,核心密义就是不动不摇。这就是法融禅师《心铭》里所开示的:“ 一切有为,皆是无作。” 反过来说也成立,即一切有作,皆是无为。

        这也说明一个觉悟的方向,就是要往不动处去参悟,方能明心见性。比如禅宗著名公案,即 “ 风动,幡动,仁者心动 ” 的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 风动 ”,一僧曰 “ 幡动 ”。议论不已。惠能进曰:“ 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说白了,无情不动,乃是法身境界。一真法界,就是这个不动体。可见,此心光明,不普照到无情万物之上,就不是体证真如。

     

        第三句:若修不动行

        若修不动行,打坐观心空。

        一向寂然定,易钻黑窟窿……

        既然不动如此高妙,那么大家都在修定吧,坐那里别动,如如不动,相似即佛。但是,定相无对错没好坏,只是其中有岔路,容易失念,异处投生。故说打坐不须坐死,要活坐,要在寂寂之中,存一些许惺惺之念心。记住:惺惺里有寂寂,寂寂里有惺惺。如此打坐方可修到定慧等持地步。

        定慧等持,是克服狂禅弊病,因悟而忽视实修,是要完善定功基础的。菩萨以身安,而达成心安。不动行,三字说的就是心法,是心不动之行禅。同时包括了身心具不动。

        第四句:同无情不动

        同无情不动,一种悄然定。

        放松不把捉,不二色即空。

        一般人会认为这句偈语是说:有情众生,能解能动,无情木石,不知不动;若修身不动,心不起,便同无情一般,何能觉悟本性,生起般若妙智,破除无明烦恼而解脱自在呢?

        我们要知道,禅宗偈语都是言言在性,字字明道的,决不能空过,更不能死在句下。因文解义,望文生义,都是浅薄的应付,不能契入祖师本怀。

        “ 同无情不动 ”,还是开悟的境界,还是圣言量。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之同,乃是大同,即儒家理想是也。何期自性本不动摇,就是普同楞严大定,一切事坚固不动。修炼到此句境界,就是证入一真法界,乃至能建造你自己华藏世界里自性佛国。

        这是让禅行者,以无情为师,参悟透红尘,读懂世界和法界这部大书。禅宗有个默照禅,其顿教法门有个典籍叫作《默照铭》,其中说到:“ 森罗万象,放光说法;彼彼证明,各各问答。”

        这是一堂法界课,也是一堂世界课,更是一堂人间课程。五个字一堂课,顿教法门甚深智,都在不动中,一直呈现,光明磊落……

        不动而真常。不动而实相。

        二、第二偈

        【原偈】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探玄】

        关于《坛经•真假动静偈》第二段第二偈,内含密义如何,往下继续学习,并思考,便能尽知。

        第一句:若觅真不动

        若觅真不动,必发菩提心。

        德行助慧解,开悟见本真。

        宿植德行,才能厚德载物,获得彻悟的大福报现前。

        要想解悟成佛,就要有在场感,当下正在听六祖慧能大师慈悲说偈语,没有强迫谁,而是苦口婆心,说假如,你发菩提心了,要想上求佛道了,去证悟真不动了。这句话,就是一种启迪,一种引导,一种劝进行者的心性表露。

        假若就是假设,是说一旦踏上菩提路,就走在了超凡脱俗的康庄大道上了。

        很多禅师悟道都是真不动境界。比如有一首禅宗偈语,是这样说的:“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本来无事好商量。”

        别管万物动不动,仁者心本然本来本质即本真是不动的,无始劫以来恒不动。

        无心何必动。

        无性何能动。

        无人谁动谁不动?

        无知谁知动不动?

        从无下手,了知真不动,契入真如大道不动境界,就是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之正见和正路……

        第二句:动上有不动

        动上有不动,动下亦不动。

        动来和动去,中间仍不动。

        向上一路,就是顿悟禅机。六祖慧能大师这一句禅话,透彻心肺,醍醐灌顶。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指明了离动真心,点击出超动之性。动上有心,心亦定,一个动字震裂古今动静之异,“ 任由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手把红旗旗不湿,弄潮儿向涛头立。” 如此大乘境界,风光无限好,都是本地景,或曰“无限风光在险峰”,那就是这个“动上有不动”之密中密义了。

        你懂吗?点头之际,打你三十棒,教你做人要老实哦!老实心即是,忏悔去亦使得……

        莫不能悟(密语:本来无悟亦无迷)……

        第三句:不动是不动

        不动是不动,彻底降伏心。

        万象和谐事,纷繁无碍真……

        这句偈语,已经和 “ 原来尼姑是女人 ” 开悟语,一样,让禅行者感恩无比亲切。

        妄心一点都不动,根尘脱落,真心才会自动赤裸裸跳出来,一惊身心,世界全部化空。“ 当遣离贪着如是等功力境,顿然安住,方现赤裸了彻之自性本元体。”

        不动是不动,金刚愣严定。

        真如真如是,如不动而动。

        一切法义教理都与成住坏空之中如如不动自在无受用常寂光,先天整合一体,这就是老实人的境界,这就是老实心的呈现,呈现亦非动,即《坛经》著名公案,行思大师的 “ 圣谛亦不为 ”是也。

        第四句:无情无佛种

        无情无佛种,无地火水风。

        软硬件皆假,亦不灭动性。

        风来雨去,缘起缘灭,哪个有动?哪个知动?谁会无情亦无种之乐事,道理皆悉无作无为证境,看你如何做凡夫,普天下人教做佛。

        一切知见尽扫除,除遣正负能量逆境违缘都是增上缘,根本未修行,而无所不修。不修是不修,无情亦无种故。不行是不行,无情亦无种故。不言是不言,无情亦无种故。不思议是不思议,无情亦无种故。不把捉是不把捉,无情亦无种故。不怀疑是不怀疑,无情亦无种故。不退堕是不退堕,无情亦无种故。这句话是对五祖弘忍大师传禅偈语的进一步总结和发挥。在神秀大师偈语和惠能大师偈语偈语的基础上,弘忍大师说的偈语:“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这就是心灯久续,禅缘永在,传灯无尽,今日有缘,交你手里。

        想要心不动摇,则于日用平常中,行住坐卧、动静语默,心不被外境所影响,才是契入真不动有希望的禅行者。若错解不动意,以为空心静坐,长坐不动,即同无情。修行之人,心中有情有佛种,如此拖泥带水,就是说认为当于动中心不动,还是不够老实,还处在“能”阶段,还是二师兄猪八戒“悟能”而已;不到无情无佛种境界,你就会认为缘起而动,其实是缘起亦非动,为什么?因为此处,连根拔起,那个能造作的主体,都消失了,还有什么能和所之牵绊?但是,你认为性空故不动、不受、不贪、不瞋、不有、不无、不生、不灭、不得、不失、不乱、不定………,勉强进入门内矣。可喜可贺!

        但是,有个但是,赠送楹联一幅,供养你参究:“ 即登堂还须入室;再进步方可登楼!” 向上一路,未有路径,绝处逢生,会也不会!不会即会,无情亦无种故。

        南无大乘顿教祖师禅。探玄未尽,且看下回。

     

        第三讲:体相动用

        【原偈】

        本偈是属于《坛经•真假动静偈》里的第三段内容,排在全偈第五首位置,原文如下: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探玄】

        下面,逐句领略其中无限风光及情味:

        第一句:能善分别相

        能善分别相,即相明无相。

        逞能遂愿处,分别心不晃。

        菩萨道禅行者,之所以能善,因为都曾发心立愿。能善分别,就是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之格物。罗汉从自觉状态提升一步,进入觉他频道,才开始能善之旅,故要不忘初心。分别相,是跟随众生救度众生。佛有随逐众生恩,就是愿力所使然,行愿文化的大中华禅文化的正能量,值得赞叹和进一步发扬光大。分别众生心,好去满众生愿,故要恒顺众生。不能善分别,就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能善分别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进入本段偈语,强调的是大乘顿悟祖师禅的悟后妙用版本运营大智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此能,是此心光明,是此愿巨大和超大。《道德经》里老子教导我们说:“ 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想要达到能善分别的境界,就要先去掉生命电脑内存里的各种胡思乱想。净化身心灵之后,成为净化器,就能善得出去了。自心不善的话,何能外王至其至善哉!

        积德行善是中国大乘气象的本色。能善分别相,就是对炎黄子孙圣贤道种的一种肯定和赞美。但是,只积德行善,不参禅悟道,就不能掌握真理,也就不能了生脱死,更不能圆满人生。

        从参禅悟道角度,禅行者要尽量了知菩提路上将要经历的种种心相,法相。万相归一,进入一相,一归何处?一相即空相,空相即无相。

        本偈语解析动相和静相,静相即不动相。如何修炼此句密义,从禅宗行法来说,就是:“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不已之动。”

        为什么我们不把动上之动和动上有不动说成静呢?因为,动静一如,动静不二。妙用为善能,亦是能善分别相之善用。

        六根甚善,则万用亦甚善。大德大能,都是慈悲为体,智慧为本。慈悲就是用,慈悲就是一真法界分别,分别直通方便,方便就是究竟。

        法相唯识宗,专属于传承宇宙人生大道种种心法心相的一种伟大教学课程。希望缘深于此者,发心去参究,也可明悟心性,了生脱死,成就菩提果位。

        第二句:第一义不动

        第一义不动,根性居于中。

        难说不思议,非所亦非能。

        大乘顿悟祖师禅已进入妙用,就会影响很多禅行者,照葫芦画瓢,去模仿,去实践,但是能行,不代表真实觉悟了心性学问,和有真实功夫。

        听得清楚本句偈语的密中密义,就是一个最高的解悟,还不算证悟。

      第一义谛尊师重道,就是一真法界为总目标。达成之果报即是你会拥有整个华藏世界。法身报身一时具足。“ 第一义谛 ” 是指至高无上圆满究竟之真理。那么,什么是第一义谛呢?佛言:“ 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世尊在这里明确开示:诸法实相是第一义谛。

        法身,一真法界,就是第一义不动。华藏世界是即可不动为自受用,也可以有动为他受用。

        这是劝勉行愿文化的禅行者,不要忘记初心,就是不忘第一义谛,不忘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这个根本,就是不要忘本,不要傲慢,不要得意忘形。

        切记:第一义不动。是心法,在于完成内圣。泽满则流嘛,内圣必然外王。故知禅行者智慧开启,只管内圣,外王自然呈现,不用去外求。外王是做主人,外求即是奴才。

        不认可第一义不动这个正知正见,那还是外道之人,不明心性之本。

        第三句:但作如此见

        但作如此见,句中即道关。

        不迷即认路,不信仍迷山。

        此句偈语,字字铿锵有力,是自信满满的开示。但作:就是成所作智是功夫。如此见:就是对无见之用法,前面的但作,就是真理,就是正见。但作:是行动,是作为。如此见:是良知,是正见。故知,但作如此见,就是阳明心学所主张的知行合一。在《心经》来说,就是色空不二。亦即有为无为不二,即有作无作不二。但作包含但不作,故本身不二,具足正见,事理无碍。理由事显,事由理成,事理不二。

        但作:义为菩萨禅行者,只管行愿无尽,都是如此见真之内圣外王之道。

        如此之如:如即本真,如理如法,如露如电,如如不动,皆非事外之理,亦非理外之事。

        如此之此:此心光明,当下就是永恒,立处皆是道场,本地风光,体露真常,此性此见,此心此度。

        如此契入第一义谛,动静相宜,无为无不为,圆成实性呈现圆成实相矣!

        第四句:即是真如用

        即是真如用,用时处处通。

        唯通尽管用,内外照明明……

        因缘不同,故相有差别。智者不但对境清清楚楚,其心亦能不动;若依此见地而修持,则一切无碍。其实,禅宗心法,不管你悟前悟后的怎么修持,只管当下是否明心见性,就是只论见地。

        故知,祖师的语录或者禅诗乃至偈语,都是句句安心,字字明心。那为什么,此偈会论述到心性之作用呢?关键这就是大乘菩萨道都力量所在,心愿大,动力强,故名祖师禅。虽然,不论用,但也透得过去,是不期然而然致如此。

        佛教判教者,有人称呼小教根本乘的禅为如来禅,这就是名相上的不相应。我们在华严宗五教章里面,推崇圆教为最高最究竟圆满的教学,圆教之用,才可称得上是如来禅。故,我在重点开悟众生心性智慧的顿教法门,即大乘顿悟祖师禅后面,更进一步应用无穷无尽之境界,就是契入了一乘圆教如来禅。故知,本偈语说:“真如用”,那就是一乘圆教如来禅之大机大用,整体全用,不用而用,无所不用。

        真如用:能管到六度万行,是使命禅的版本。

        心性明了,身心解脱,思想解放,自由自在,普渡众生而本心不动,那就是真如用。

        不是涅槃寂静就一切不干了,是行愿无尽,都是无为和不动。

        第四讲:悟心莫执

        【原偈】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探玄】

        第一句:报诸学道人

        报诸学道人,顿悟法尤深。

        赞叹万缘美,心光太可钦……

        心中执着善恶两种念头及意识,有对待,就有排斥和抱怨,就不美。

        认命才有命,命实无自性。

        把捉即不用,放下即空明……

        顿悟禅机,不是放下,也不是拿起,从心性根本不生不灭上去体认,去闻思修一路修起来,一切皆心性作用,就是法界缘起。

        世人分成三类:一是造恶修魔业的人;二是修善和福报的人;三是学道修禅的人。光去修福报,人天福报确实很大,但是没有跳出六道轮回,没能了生脱死,还是不究竟,不圆满。

        报汝学道人,就是专门传法,传心法,教心法,令发心,劝立愿,激励菩萨道普贤乘圆融行……但是,这是顺便的指导,重点还是当下悟入佛法大意,即第一义谛,彻悟法身,才是实果。

        有缘读到本文的禅修学员,都是热爱修道的善根学者,即有六祖慧能大师圣言量的指示,早证菩提,指日可待。

        第二句:努力须用意

        努力须用意,真参要大疑。

        透得禅关过,狂心当下息……

        参悟禅道要利用意识心,故有“须用意”之劝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参禅的疑心不是五毒之一的怀疑,是一种不理解而又想理解的急迫心情,代表的的是深心切愿一般,有一种种子冲破一切阻碍破土而出的力量。那种真切地明心见性的渴望,其心之真诚,用心之深重,都是一种虔诚恭敬,都是一种全力以赴,最后往往都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须用意:就是要借助意识来改变心灵,最后完成转识成智,成就大圆镜智。说全了,用意,就是借助识蕴而悟禅,那就是要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开悟刹那,就是报身境界圆满。因为有疑惑,所以要求索,认真思维宇宙人生大道,亲自体证真如理体之美。

        努力:就是要发起勇猛心,勇猛精进,直驱生命觉醒的彼岸。用足全部的心意,诚心最重要,心诚则灵,真实不虚。心想事成,更是铁律。就怕你对禅宗心法不全信,犹犹豫豫,耽误修行,耽误见自本性而开悟。

        努力参话头,努力参公案,

        努力悟尘缘,努力透重关……

        虽然人类大脑意识形态一念私心喜欢造业,但是离开大脑意识形态也不能修行。自己的事自己了,在意识形态上栽了跟头,就要在意识形态上再爬起来。

        须用意:就是指不要有意识心不会用,让意识心僵死在原地,等待一切来如自己意。而用那个意识心去如别人的意,才是菩萨行。故要如父母和孩子的意,要如师长国王首长的意,要如无量人民和众生的意。

        更重要的事情,是用意识心来参禅悟道。用意悟心,这是此偈本来奥旨,这么说也好听得明白。大家加油吧!

       

        第三句:莫于大乘门

        莫于大乘门,退失菩提心。

        真修一念契,法界作全身……

        这也是一种认可,说明你与大乘顿教祖师禅有缘,甚至不仅碰到大乘门,而且已经入门了。于是,你就能生起自信心;向内,相信自己善根;向外,也要相信诸佛无穷无尽智慧。与大乘门有缘就要去加倍珍惜,真修实证,直悟自心,见自本心本性。圣贤道种就是大乘根器,不学佛做佛,就是浪费生命。

        对待大乘顿悟祖师禅法门,要多赞叹,多研习,多修炼,多参悟,多推广,多宣传,多弘扬,这是炎黄子孙圣贤道种的使命担当。

       

        第四句:却执生死智

        却执生死智,未能幻象离。

        执着于理苦,而自性仍迷。

        生命的遍计所执性,总是业力推动,遍计种种物,结果都是自心缠缚,陷入怨恨恼怒烦,修出人生的困顿。如今幸遇大乘顿悟祖师禅法门,可以直悟菩提,了生脱死,可是修着修着,就退失道心了,又去追名逐利去了,又陷入五浊恶世抽粪坑子里不能自拔了。整天五戒不守,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在三界火灾老君炉里,活成被烧烤的羊肉串了,混的是焦头烂额,鼻青脸肿,面目全非,人不是人,鬼不是鬼 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违背良心,不孝父母,把长辈都当成留守族,自己冲入滚滚红尘去捞取名闻利养,上不养老,下不教小,丢弃职责,不尽义务,忘记初心,违背誓愿,等等不善,都是一念私心,害己害人。

        执着生死法,放弃菩提心。

        愚痴善根毁,六道再轮回……

        这些执着那些六道轮回业障的小聪明,结果就是丧身失命。正如《红楼梦》里那句话所指出那样:“聪明反被聪明误,反害了卿卿性命。”可见,在生死着相八苦交煎频道去活,一时之乐都是永恒痛苦,迷人不知,以苦为乐,多造五恶:杀,盗,淫,妄,酒,纯碎是颠倒梦想,心颠倒,念颠倒,想颠倒,连做梦都是颠倒的。

          修行之人,应精进于心上用功,所谓:“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 切莫于无上法门,错解真实义,执我、执法、执空、执般若智、执真心、执佛性,因一切法毕竟空故。如果与别人产生争执,就要忏悔自己,善待他人。好为人师,逞能于口舌之辩,等等都是贡高我慢,世智辨聪而已,不是解脱生死的真正大智慧,恰是执着生死的愚痴法。或者,把心性智慧学问,当成争执内容,那更是有过失的。参禅悟道,是自觉自明,自心自悟,自性自度;也即古往今来一些大哲学家也说过的,人生真正的成就,关键在于“认识自己”,“做好自己,”  “成熟自己”。不能从这三句真理之言上来修道悟道,那就是没有按照本心本性去生活,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了。因为国学大德们也说过:“ 乾坤无二我,天地本一人。”正如本师释迦牟尼佛诞生之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的亦是这个根本大道之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人,天生是来人间参禅悟道的,走出生死逆境,才是彼岸啊!

        心性无生灭,但你不知道。

        此岸与彼岸,一悟竟圆成!

        第五讲:谈玄说法

        【原偈】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探玄】

        第一句:若言下相应

        若言下相应,心与心互通。

        能量勤传快,晴明利正行……

        生命与环境相应,就是和谐。人与人响应就是缘分。法与法相应就是圆融。言下响应,就是言与言响应,那就是口和无诤。

        人活着,就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功夫。不能主动往外适应,就没有心法的外王境界和享受。只管自私自利,想让别人适应自己,那就是强人所难。

        愚痴者,遇到境界和缘分,感到不如己意了,就开始批评、指责、抱怨了,都是别人不对,都是别人不好。凡是不如己意的,通通说成是坏人,就固执己见说自己是好人。这个判断是凡夫之人用来过世俗生活的常态版本。

        一旦,生活中,事业上,遇到不相适应的人和事,就意业不净,胡思乱想;口业不净,胡说八道;身业不净,胡作非为即杀盗淫妄酒。这样混人生,真的结果会是惨不忍睹。

        为什么要做孝子?甘为人民做马牛,就是不会失去恭敬心,有一点点恭敬心,都不会因为言辞相应不相应,去批评、指责、抱怨了。

        此偈,主要说的是相应,那就是福报现前,都是顺缘。如果福报用尽,都是来的逆缘,那就不相应围绕身前身后,充满批评指责心,抱怨心,那就苦不堪言了。说出来都是嗔心作怪的话,言辞不善,恶业增长,后果可畏啊!

      言下相应,就是听一切顺耳了,这是孔老夫子六十而耳顺的境界。禅修学员参禅悟道不用等到六十岁,当下承担就能恒顺众生了。忠言逆耳,知道利于行还是有点觉知力的。利用觉知力禅修,就可可以快速入门,很快觉悟人生。

        不要求相应,主动去适应。

        忍辱不抱怨,许汝有仁德……

        参:相应即菩提,为什么?

        第二句:即共论佛义

        即共论佛义,圆明觉了机。

        大餐儒释道,妙典永温习……

·      人生要有三两个知己才好,不然谁来与我们共论佛义呢?故建议,要多请教高僧大德专家学者,甚至领导,乃至大富长者,德者,等等;进而还要多多益善地去结交禅友,道友,学友,书友,茶友,等等。两项合起来叫作“良师益友”,这样善缘辐凑,都是增上缘,必不可少。

·      魏晋玄学时代,中华民族的圣贤君子们就形成了一个好的风气和传统,那就是喜欢谈玄论道。其实,这就是一场智慧的盛宴,是一场宇宙人生大道的共修同证。

·        大中华禅文化,千百年来一直都活在智慧信仰的高级版本上。

·        论佛义:佛是觉者,当然就是谈论觉悟人生的大事。佛义是什么?当然就是觉悟人生的法义教理,就是一真法界第一义谛。玄学出于老庄哲学,但是加入了佛家《大般若经》的大乘空宗的根本智慧,那就是炎黄子孙圣贤道种,迎来的一种全新的文化提升和大智慧提升。

·      佛义:包括佛性之义,佛智之义,佛法之义,佛经之义,佛语之义,佛号之义,佛心之义,佛愿之义等等。所谈对象广泛,无所不包。一切都是实相般若,都是圆成实性。

·      论佛义时,要注意善于聆听,听无所听,无所不听。说者无说,听者无得,才是禅行境界。

        第三句:若实不相应

        若实不相应,心与心未通。

        自忏先于彼,厚德尚可增……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虽然善缘辐凑,但是一旦谈不拢,多有对立和争执,就是一种违背结善缘,结法缘的初衷了。逆境违缘,现前怎么办?本偈语,专门讲这个问题。

        本偈,专门解决与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冤亲债主心,意,识,都不能相应的大问题。

        不相应来临,采取的不同做法,会有哪些得失呢?

        首先不能对抗。对抗、吵架、批评、指责、抱怨:都是负分。冷战:更是丢分,甚至被扣分更多。躲避和逃避:零分。只有接纳、认命:是得少分。忍辱:得少分。同意对方观点,主动与之和平共处:是及格。能同心同德:是满分。

        如何把不相应转变为相适应呢?

        首先解除对抗心态。然后赞同对方观点优秀之处。接着检讨自己观点的不足之处。你能恒顺众生,众生就能恒顺你。不修往外恒顺的因,就不会得到众生与你相应,如你意,恒顺你意见的果。这就是:不修因,哪来果。

        比如,要让孩子听父母话,那么你也有父母,你先要听父母的话,你的孩子才会听你的话。如果你今生起心动念能往上孝顺,就不会感召来不听话的子孙了。

        孩子和父母相应,也是修炼得来的果报,不是天上掉馅饼白捡来的;也不是愚痴迷信外求佛,不修因而能永远解决的。

        一切问题,都要从心上努力,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自己不会游泳,抱怨江河湖海不好,还是下水就没命。一旦,学会游泳,则江河湖海都是游泳池,怎么游都是自由自在的乐境。是人要与江河湖海相应,不要空等江河湖海来适应人。

        第四句:合掌令欢喜

        合掌令欢喜,所成共业赢。

        山河大地佛,顿证睹全屏……

        大乘顿悟祖师禅,就是大道至简,只要一合掌,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妙处难与君说啊。就怕你不信,信才灵,因为心想事成。

        为人说法,随缘度化,当契理契机,因不契机,才会不相应。故要自己有方便善巧,但是,一味慈悲之中,也有一定之规,那就是,讲论一乘圆教如来禅大法,若对方根器不堪受,亦不可减低他的学习信心,更不能损其求道之心,不用贬低他法,也不用自赞毁他,应鼓励其人再精进修行,精进参悟,使他欢喜、给予信心加持。

        根据《法华经》大智慧,佛前一合掌,一燃香,一念佛,等等,一个动作,简单至极,就共成佛道哦。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 若有众生。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一者得胜福报。二者生于上族。三者得胜妙色。四者得胜妙声。五者得胜妙盖。六者得胜妙辩。七者得胜妙信。八者得胜妙戒。九者得胜妙多闻。十者得胜妙智。是名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

        合掌谁都会,恭敬否莫知。

        但能无争竞,平等即圆实!

        第六讲:此宗无诤

        【原偈】

        《坛经•真假动静偈》最后一段一首偈语:  “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探玄】

        本偈语具体妙义,分解如下:

        第一句:此宗本无诤

        此宗本无诤,心通法亦通。

        本来不二体,舍我其谁争?

        寒山大师有诗为证:“  佛说元平等,总有真如性。但自审思量,不用闲争竞。”

        心,如此光明绝不会起争执。两个人争执,说明是两个愚人。试想一下,如果其中,有一个智人,就会原谅对方,也就不会争执了。如果其中两个都是智人,那么相视一笑,也不用争执了。可见,只有一种情况之下,才会起争执,那就是两个人都是愚者。

        两个愚者,必然争竞。

        二元对立,充满苦痛。

        或曰:

        一智一愚,两不相应。

      意见虽佐,也会和平。

        或曰:

        如果二者,都是智人。

        两好一好,一切圆融

        此宗无诤,好一个重磅宣言。

     

        第二句:诤即失道意

        诤即失道意,效果不离奇。

        心性柔软好,刚强是死敌。

        口和无诤,是佛门六和敬的修炼方法之一。谨言慎行,不在口舌之上逞强惹是非,才是明智之举。俗谛生活方式方法都懂得的原理,不是此处布道的奥旨,但是也没有离开这个定律。

        诤即失道意,是修道者核心价值观就是道义了,如果失道意,则等同于失去法身慧命,非常严重的事。口诤失和,失和即失信,无信则无义,无义则无利,可见,一切都会失,不可不慎。

        忍让,柔和,慈悲,方便善巧,等等,妙法无穷,都可以避开失道意的口诤之罪过。关键点,遇到违心的事情很多,就是厚德减少了 ,不够用了。厚德可以保护生命不与逆境违缘遭遇,如今福德消耗殆尽,就会心率不齐,自控不了,乱起嗔心,胡乱口诤,批评指责,埋怨和抱怨,道义尽失,惨不忍睹。

        对治力之法,就是疗愈争执之病。那就是反过来,不但不起嗔心,反而运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成就众生,成就对方。赞美敌人,敌人于是成为朋友。赞美朋友,朋友于是成为手足。

        争执的业力被荒置之后,负能量减弱,渐渐消失,就能翻转人生,就能转迷为悟。

        第三句:执逆诤法门

        执逆诤法门,菩提藏更深。

        累积增业障,何日可明心?

        执着于逆境违缘,执着于不相应,执着于业障和烦恼,执着于不如己意的一切事情,这些通通都是諍法门,都是二元对立门,是导航贪执门,愚痴门,嗔恚门,贡高我慢门,不信怀疑门,总之,不是顿悟门,不是大乘门,不是解脱门,不是菩提门,不是圣教门,不是真如门,不是实相门,不是究竟门,不是圆满门。

        执逆者,深陷思维修的泥潭里,越执拗,就越是陷入到深渊更深处,是个永远没有好结果的错路和岔路。

        怎么才能不执拗?怎么才能圆融无碍呢?

        法界玄门无碍有十大缘由,禅行者当知:1、缘起相由故。2、唯心所现故。3、法无定性故。4、如幻梦故。5、如影像故。6、法性融通故。7、因无限故。8、佛证穷故。9、深定用故。10、神通解脱故。

        明此理即明心。十大缘由就是禅义,就是心性本体的功能。这些是真实不虚,执逆諍法门是假的。反过来,掉过去,把自性光明磨砺出来,就是点亮心灯,彻悟佛理了。

        第四句:自性入生死

        自性入生死,都因心想成。

        如能心转变,无死更无生……

        一般执逆諍法门者,根本于佛法的证悟境界还没摸到边,只是解悟方面有所收获,但也没有究竟圆满。处于这个程度的禅行者,在弘法利生当中还会有俗世里面的习气,比如恨铁不成钢,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等等问题,虽然愿心是利他,是没问题,都是方便善巧上还没有通达无碍。这样的话,危险性就在于像六祖慧能大师所指出的,容易重新掉入生死门。这也就说明了,諍法门和生死门,二者之间几乎是畅通的,非常容易滑过来,故需要谨慎从事。执逆諍法门就是在意识心里还有一个我相和众生相,哪怕是二者都在的影子,净化也就尚未彻底,只是自己判断不清,自以为很厉害,其实火候还是不到。

        福报大的禅行者,虽然在这样踩钢丝一般前进,但是还有佛菩萨善护念,善付嘱,善保全,善帮助,所以个别的能安稳度过这样隐隐的危机阶段。但是,另有一些因缘差别的个别业力作用,会令当事人适得其反。故禅行者,都要自己善观察自心及其世缘 审查此两个方面的关系作用,适时调整自己心性,争强方便般若波罗蜜大法的修行质量,适时总结弘法利生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继续进步,不断成熟自己,才能真正荷如来家业,振禅教雄风。     

        在般若空性上的禅行者,知晓空无分别,心中解套了,知道一切皆如岂有可诤?所以这时候,敢于承认一切强辩,皆是戏论了,就能度过此关了。

        按照六祖慧能大师教导来看,与人相诤,即是迷人。自迷不知,已入生死,还与人言,出离生死,实是可叹!

        本讲的偈语与前面的 “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是同一个奥旨密义。

        总之,“佛法不离世间法”,“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世间法就是和气生财,就是家和万事兴。僧团和禅修团体,人际关系和谐,斯为第一条件与标准,可以互相砥砺,互相加持,互相成就。

        越争执越乱心,也就越离心离德,那就失和了,就会耽误自己明心见性。千万忍住,忍辱柔和心是妙方。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想做都能做到的哦。

        合掌回向:世界平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坛经真假动静偈探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vf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