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一学期进行到现在,已经完成了这学期的重点任务——分成的学习。
幼儿数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从小班就开始的。有很多家长认为,小班孩子才三岁,只玩不学,去不去都行。所以出勤总是三天来,两天休。殊不知,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尤其是数学,更是从小班开始,就在循序渐进地在进行基础学习。
因为我教的是数学,所以对数学教学了解的更多一些。
从小班开始,我会把知识点融合于游戏里,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们在有趣好玩的游戏中去感知,去总结,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知识点,就像台阶,为中班打下了基础。
在小班学习时,每次做操作游戏,我都发现一个小女孩总是拒绝参与。尽管一再鼓励她“没关系,做错也没事,我们就是玩。”但她总是以沉默回应。
当时只认为她胆小,适应环境慢,不参与也不勉强。
但上到中班时,她的各项能力与同龄幼儿相比,明显处于弱势。尤其是这个学期开始后,由于继续沿用游戏教学,幼儿对知识点的吸收超乎寻常得快,就连年龄不够,本该上小班的幼儿也能跟上课,而且学得还特别好。
唯独这个小女孩,始终处于一窍不通的状态。此时,我发现,孩子们水平不一,不是年龄的差异,而是智力的差异。
小女孩的脑子里想是一团乱麻,根本理不出头绪来。即便是手把手教,她依旧是一番懵懵懂懂的样子。
跟全班孩子接受水平相比,她显然属于一个特例。这也是我从教二十多年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孩子。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没有一味地去强求,我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篇绘本《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它让我懂得,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要陪着她慢慢来,而不是拽着她,让她跟着你跑。
每个孩子的发育快慢不同,个体差异不同,我们要允许孩子们有快有慢,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教学效果。
我也不想把我的焦虑传递给她,让她有了心理负担。所以,每次教也教不会时,我都会摸摸她的头,安慰她说“没关系,慢慢来。”我告诉自己,我要等,耐心地等,等着她突然开窍的那一天。
即便她在幼儿园期间,始终总是落后一段,那有什么关系呢?兴许她在其他方面会超过其他孩子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相信,她也不例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