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菩提书院三级修学同喜班第12课《生命的回归》:从迷茫到觉察,再到

菩提书院三级修学同喜班第12课《生命的回归》:从迷茫到觉察,再到

作者: 慈心相向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17:13 被阅读306次

修习第12课《生命的回归》中的三部分内容:认识的回归,自然地回归,自我的回归,让我回忆起自己从加入读书会到正式走进三级修学的这进半年的光阴中自己的心路历程。

自己因为在生命的旅程中遇到了极为烦恼的困苦,所以,在友人的引领下加入了菩提书院,再后来有缘得以进入三级修学修习佛法的智慧,让自己的生命得以接受佛法的洗礼。若是放在从前,当自己遇到这些事的时候,肯定就是一味地跟着自己的主观感觉任意而行,而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盲目乱闯乱撞,也许会让自己撞上大运,偶或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门路,但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迷茫,重复着痛苦,重复着不停地在奔波,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不断地产生怨天尤人,甚至是自怨自艾的情绪,总是会问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这么坎坷?这样的情况还要多久才能熬出头?越是这样想,就越是找不到答案,外界的刺激一天都没有减少,于是,就学着把自己的心包裹起来,隐藏起来,以免自己内心再度受伤,久而久之,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越来越敏感,遇到一点小事,就会心潮起伏,烦恼重重,而外表上还要表现出一副坚强的样子,把这些能量全部挤压在心里,于是就只能在把心里那部分最柔软、最真实的部分用厚厚的铠甲包围起来,不得轻易外露,于是就这样跟着感觉走一步算一步。

学习了佛法之后,我了解到了我们的感觉不一定是对的,它有很多的局限性,首先,我们的感觉非常迟钝,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本很难以认识清楚,如果我们执著于我们对世界肤浅的认识,那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观念,其准确程度无疑是值得怀疑的。其次,我们的感觉带有错乱性,在认识世界的问题上,我们的感觉是不可靠的。我们的认识,还要受到情绪的影响,感觉的片面和情绪的影响,使我们对世界难以产生正确的认识。另外,我们的认识还有另一个误区——永恒的观念。

而以佛法的观点来看,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正见因缘因果,我们就有能力坦然面对种种顺逆境界。面对顺境不必骄傲执著(因为那只是过去种下的善因招感,无法永远拥有);面对逆境,也不要怨天尤人(我们只是在承担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又能怨得了谁呢!正见因缘因果,我们就可以为未来生命规划出一个美好的蓝图。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未来,现在就应该播下相应的种子,从因上改造它。正见因缘因果,我们就能更客观、更真实地看待世界,避免主观、片面、狭隘的认识,合理合法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正见无常,可以摆脱对永恒的执著(人总是生活在一种永恒的情结中,希望身边的一切不离不散,然而世事无常,结果时常面临事与愿违的痛苦)。正见无常,可以正确面对人世间的一切变化,无论是挫折还是顺利,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是暂时的,都要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都处在相互的转化之中。正见无我、空,可以摆脱由我执而产生的烦恼(我执是一切烦恼痛苦产生的根源,由我执而有贪嗔痴烦恼,由贪嗔痴而造下杀盗淫妄种种恶业。对存在的错误认识和执著,更导致了人生的种种烦恼。正见无我、正见空,就能从根本上解除一切烦恼根源)。改变我们的命运,改变我们的人生,首先要从改变认识开始,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开始。

我们之所以有不断地烦恼,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有不断地欲望的产生,再此学习期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欲望真的会让人患得患失,让人迷茫,让人纠结,让人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从个人角度来说,无欲则刚果真是至理名言,如果是合理、正当的需求,自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而在此之外,如果有了过多地贪欲,人就会迷失理智,人们就会一边不停地索取,一边又产生患得患失的烦恼;因为有了不正当的贪欲,人们又会一边低三下四谄媚于他人,让自己的尊严扫地,一边又对他人暗暗产生嗔恨之意。而从世界角度来说,也是因为人的贪婪,导致人们过度地开采自然资源,让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产生不断地攀比、竞争、甚至是战争。人们已经被贪婪蒙蔽了眼睛,从而看不到,因为人的贪婪,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已经在不断地被破坏,长此以往,人类将被自己的贪婪所害而无家可归,自取灭亡。

只要我们把心事放下,随时都可以在自然的怀抱中获得自在;只要我们把欲望放下,随时都可以在自然的馈赠中获得滋养;只要我们拥有平常心,不必付出任何的代价,就可以享受广阔的天地。

幸福的生活,可以从简单中获得。我们一旦能够放下这些,既认真承担起在人世应尽的责任,又不使自己的心执著其间,那么,我们就能体会到放下的自在,走也方便,睡也安然。

幸福的生活,应从回归自我开始。自我的回归,使我们的人格回归到生命的本来。

我们的身外之物、身内之物,就连我们的精神活动都不能代表真的我,皆是“非我之物”,如果我们把它们当成我的话,人生就会充满烦恼。我们要摆脱对这些“非我之物”的我执,因为我执,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严重的隔阂,是造成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因为我执,引发人生的种种烦恼,又是社会犯罪的祸根。我们要用缘起的智慧观照人生,充分认识到,财富、地位、家庭、事业、名誉及世间的一切,甚至包括我们的色身,都是无常变幻的。我们不可能永远拥有,更不能将它们当作是真正的我。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减少对世间万物的执著,让我们的心从物欲中慢慢解脱出来,再也不为这些东西左右,再也不为它们要死要活,从而保有心态的超然,保有人格的独立。

我们也要用缘起的智慧观照心念。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我们的心就会时常掉入这些陷阱中,让贪婪、嗔恚、猜疑、骄傲、嫉妒和欲望支配着我们。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我们的心就会时常沉迷在这些陷阱中而不自知,把眼前的一点私利当作生活的全部,被当下的一点情绪主宰我们的心灵。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我们就会缺乏辨别真相的能力,就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把这些原本非我的东西,当成是我,造成无尽的人生烦恼和痛苦。我执,是世间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烦恼的根源,一切灾难的根源,一切犯罪现象的根源……我们只有通达了无我真理,才能消除由此而来的一切祸患。

如果我们通达无我的真理,就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心念。对每种想法的产生,都能清清楚楚;对每一种情绪的出现,都能明明白白,就不会心甘情愿地做它们的奴隶。

如果我们通达无我的真理,就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不再盲目地执著身内或身外之物为我,不被世间的无常变化所困扰。

如果我们通达无我的真理,才有可能开发出本自具足的智慧,寻找到本自具足的佛性。

自我的回归,让我们回归到生命的本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提书院三级修学同喜班第12课《生命的回归》:从迷茫到觉察,再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dm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