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城市能吃饱饭,所以解放后我爷爷携全家从外省来到了这个城市。
之所以选择住在这个杂八地,是觉得这是当时名镇全国的曲艺窝子,风云际会,群贤毕至么?我更相信这是个偶然。
我爷爷时运不错,解放前成分是贫农;解放后又成了伟光正的国企工人;改革开放之后适逢退休,做起了小买卖,按当时的话叫搞活经济。
而每当想起我奶奶,我就想骂那些总吹中华民国多么先进的人了,普通百姓家的女儿都不识字那也算先进?那可真真儿的羞煞天下人也!
那时我爷爷每天去公园里卖东西,我奶奶便用儿童车推着我给爷爷送午饭。每天先是路过一个菜市场,我坐在儿童车上,看见一双双腿在我眼前走来走去,感觉大人们都是庞然大物,得望得很远才能看到他们的头。
他们摩肩继踵,他们叽叽喳喳。
出了菜市场,过了民国老邮局,就到了我爷爷所在的那个公园。彼时公园是收门票的,因为我爷爷在里边卖东西的关系,所以我奶奶跟售票员点个头也就进去了。
我爷爷吃完午饭后,我奶奶收了饭盒,才推着我回家,顺路去买菜。
90年代初买菜极少用塑料袋,都拎着个大菜筐,把买到的菜一股脑堆到筐里。有时候我奶奶会买个西瓜,让小贩挖开一个角。挖那个动作,被小贩们称做“叫”。叫开一块,让顾客当场看瓜好不好,以示诚信。
我奶奶喜欢把西瓜放到儿童车里,让我保护着。我便坐在推车里把那个角吃光,再扣回原处,仿佛那个西瓜从未开启过——这也是多年后我奶奶老糊涂了津津乐道的桥段。
晚饭之前那段时光,胡同里炊烟袅袅,谁家炖肉了能闻见味儿,谁家包饺子了能听见声儿,最戏剧化的事便是:谁家饭糊了?这五个字一出口,整个胡同各家正在门口劈柴的老太太们全都使尽平生气力奔回屋中。
这种场面直到几个月后各家陆续买了电饭锅才退出历史舞台。
再后来那段日子我记得家里的人络绎不绝,都是胡同里邻居。他们聊的话我已然记忆模糊,但记得“停水停电”四个字。胡同要拆了,没心没肺的光景也即将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