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天,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战场上大破吐蕃军。诗人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唐玄宗之命出使凉州。名义上是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出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在朝中失势,被排挤出朝廷,本诗即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官场失意,心情自然不佳,西北边塞一直都是苦寒之地,诗人难免触景生情,孤寂悲凉的愁绪印照在苍凉雄浑的大漠边塞景色中。
【诗歌解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说明出行随从简单,暗示此次出使的非正式或诗人内心的孤寂。“问边”指的是前往边疆慰问守军。“属国过居延”点明路线,居延是古代西北边地重镇,此句透露出旅途的遥远与艰辛,同时“属国”一词也暗含诗人作为朝廷使者身份的特殊性。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征蓬”自比,征蓬随风飘荡,象征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无奈与漂泊无依。而“归雁入胡天”则通过大雁北归的形象,反衬自己的离乡背井,进一步表达了流离失所的哀愁和对家乡的思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是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描绘了边塞独有的壮丽景象。浩瀚的大漠中,一缕烽烟笔直上升,长河之上,夕阳如圆盘般缓缓下沉,景象辽阔而雄浑。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由孤寂转向开阔的转变,大自然的壮美给予他心灵的慰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33937/ced0a91151c4d93a.jpg)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人抵达萧关,遇到侦察兵,得知前线统帅(都护)已至燕然山,战事告捷。这不仅是对实际军事情况的记录,也隐含了对国家安定、边疆安宁的欣慰,以及对都护英勇的赞美。同时,这一信息让诗人感受到一种归属与成就,个人的孤寂在国家大义面前得到了升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