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奶奶老年丧子。弟弟看她孤零零的,便接她去住了一段时间。待她回到家,却发现房子已归他人居住。
她忙问邻居,才知道是大儿媳妇趁她不在家,将房子租了出去,并传话给她,让她到城里找她小儿子去,其辩白的理由令人诧异。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66196/53a9763910a70938.png)
话说几年前,村西边修了一条宽阔的大道,据说是省级道路。大小路口都设置了红绿灯,特别是到了晚上,像一条彩带飘挂在村的一旁,给这个偏僻的小村带来了活力。
这条道路占用了三户人家的宅子,其中就有王奶奶的家,这让她心疼了许多时日。
当她得知拆迁补贴款核算为八十多万元,失落的心稍为踏实些,但仍为自己与老伴用血汗砸成的房子惋惜,因为那是用钱买不来的回忆。
王奶奶搬到大儿子家后,经常拄着拐杖来到工地上,望着拆掉后的老宅地基久久沉思。
不久,村里给他们三户划出了新的宅基地。眼看那两户新房就要竣工了,王奶奶的大儿子仍不发话盖房子,而小儿子在城里工作忙,只说让大哥作主,如需要钱尽管说。事情就这样拖着。
王奶奶心想,要是老伴活着,我就不用这么为难了。王奶奶的老伴是退休工人,身体不好,熬到大孙子结婚后人就没了。老伴一辈子省吃俭用,攒的那些钱,不够添货(赞助)大孙子结婚高额费用的,又是彩礼,又是车与房的,简直是天文数字。
花钱归花钱,但王奶奶为能有两个孙子而自豪与骄傲。常夸赞大儿媳妇生了两个男孩,延续了香火,劳苦功高,表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帮衬着这一家。有时话里带出,将来老了就指望这两个孙子。
而小儿媳妇生的是女孩,耳闻婆婆的话,常常不以为然,心里有些愤愤然。
王奶奶在大儿子家住着,儿子、儿媳妇对她和颜悦色、问寒问暖,百依百顺,一家人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和和睦睦。
王奶奶心想:我与老伴帮衬他们这么多年,晚年有这般光景,也值了!于是,盖房子的事,也就不好意思提了。
她大儿子早年服过役,因是汽车兵,复员后安排到县属国营企业上班。后来企业经营不善,宣告破产,改制重组。因其年龄偏大,未被录用,只好拿着低保赋闲在家。
王奶奶的拆迁款到账后,大儿子与媳妇一口一个妈甜蜜地叫着、哄着,轮番说道:"您小孙子的婚事又是彩礼,又是车和房的,妈您能赞助一下?!"
过了几天,大儿子又说:"彩礼、买车三十万元,房子首付五十万元,我这几年不上班,没有收入,妈,就只有指望您老了。你疼爱的小孙子非那位姑娘不娶!"
老人一听心里五味杂陈,半晌不说话。儿子与媳妇天天磨来磨去,老人经不住缠扰,只好将钱给了他们。但总感到对不起小儿子,因为拆迁的房子按说是小儿子的。
小儿子大学毕业分配在城里工作,多年打拼,业有所成。他们一家三口在城里住着不小的房子,王奶奶每年去两三次,但孙女不在她心里,心系着孙子,每次住的时间不过两星期,就急忙往回赶。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66196/04c4ce59282d6f61.png)
早年,王奶奶与老伴盖了两位宅子,宅基地确权时,确在大儿子名下一位宅子,另一位宅子确在自己名下。认为小儿子一家户口不在农村,又生了个女孩,这房子不能归他们,将来要留给孙子。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小孙子结婚后,她大儿子查出重病,已是晚期,不到二年,一命呜呼。
话说祸不单行,大儿媳妇不久得了重病,经住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出院后,因两个孙子上班,伺候病人的任务落在王奶奶身上。经过老人的精心照料,卧病在床的儿媳妇,不到一年的时间基本痊愈。
身体恢复后的大儿媳妇,撇下老人一人,到县城小儿子家照看孙子去了。
王奶奶娘家弟弟,看到姐姐一个人孤单单的,就接到了自己家。
王奶奶谈起小儿媳妇,说她三年不照面了,是怪恨房子拆迁款给了大儿子,传话说我只有部分财产的权利,侵占了她们的利益;又说,没给她看孩子不说,结婚这么多年,没沾婆家一分钱的好处。
说到小儿子,只要有空就来看她,嘴上倒没什么怨言。
弟弟说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害了您,无论是生孙子,还是生孙女,应该同样对待,要一碗水端平。现在大儿媳妇扔下你不管,小儿媳妇对您有怨言,搞得自己晚景凄凉,以后怎么办?
王奶奶在弟弟家住了半个月,就让弟弟送她回家。看到大儿子的房子已是别人居住,到邻居家询问情况,邻居说:"您大儿媳妇在大街上不只一次地说:该养您老的人已经死了,她没有责任管您,让您找小儿子去。宅子是她自己的,爱租给谁住就租给谁!"
王奶奶听到后,万念俱灰,伤心地感叹道:"扒出心来对待她们一辈子,换来的结果竟然是这样!"
弟弟说道:"谁让您做事不公平,偏向一家,只指望这一家!"
王奶奶的弟弟只好带着她返回自己家,日后再作打算。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66196/ea5561eac2daa6d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