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八·周书十九·列传第八》:王朴在《平边策》中说:俟其仓禀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证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才足,人和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之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之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
王朴的策略对古今统&一的行为具有普遍意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们都是趋利避害的。做事不必赤裸裸的非要盯着某个目的,只需默默为目的达成创造良好的条件,人们自然会用行动去选择,则目的的达成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自然的达成,即是天意,也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但现在人做事,往往比较急躁,不愿意去静等花开,只想拔苗助长;有时会把事情做的很糟。
商纣王倒行逆施,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时候,还是不愿意去讨伐他;采用姜子牙的奇谋以倾商政,让他最后天怒人怨时,周武王一举拿下。
曹操为魏王时,汉献帝孤家寡人,曹操想称帝易如反掌,但是他就是没去称,说是愿意做周文王。也是这个意思。
曹丕想攻打吴国,辛毗(pí)说现在不是时候,中原地广人稀,若养兵屯田十年,待足食足兵,然后用之,吴、蜀可破也。曹丕不听,结果被徐盛打败。这就是曹丕水平不足,时间利于我时,不必着急,待敌方自败,自然而然获取胜利岂不美哉!
诸葛亮急于伐魏,是因为时间不利于我,只能放手去博,或许能找到机会,这是不得已的行为。
(王)朴性敏锐,然伤于太刚,每稠人广座之中,正色高谈,无敢触其锋者,故时人虽服其机变而无恭懿之誉。
世间没有太完美的性格,圣人也只如常,完美的性格是中正平和,如果处于高位这种性格当然对所有人都比较好,但作为一般人,如果这样就像是一个庸人,很难出于众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