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林徽因》《张爱玲》和《陆小曼》,还在看一部电视剧《加油!妈妈!》
时间经常不能完整,需要东拼西凑,不是被打断,就是被打扰,思绪一旦中断,再连段成文,必然重启时间。
书在读,但做不到一天一本;剧在追,也做不到一周追完;文要更,必须每天完成。发现,一个人如何分配有限的时间,事物在自己心中的分量也能一目了然。当局者迷时,不妨把自己作为“第三者”,通过文字列举出迷惑,即刻成为旁观者的你,如梦方醒。
空闲时,阅读其他优秀创作者的更文,注意到了留言区。有积极的鼓励,有由衷的赞美,有诙谐的调侃,有标新立异的见解,各式各样的评论目不暇接。看到了很多独立的个体,自由展现着个人魅力,从不同的角度,各自的立场去诠释作品,而每一个作品的背后,都是一个人用心思考的结果。创作者通过评论能够找到与之产生共鸣的朋友,从此以文字结缘,不胜感激。
《林徽因》和《张爱玲》中,很多文字,我也能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同频,感受下,用文字在一旁记录着,不仅是阅读的痕迹,更是与我精神碰撞后的印记,那一定是有过类似经历的真实感情。通过感受码出来的文字,必是集合经历过,主观上,自我的,积极的,消极的个人意志为主;通过故事码出来的创作,是集概念,观念,经验为主的客观导向,两种各有所长,不分伯仲。
与简书的结缘,没有焦灼感。不为字数不够而着急,不为写得不好而否定,不为钻贝多少而揪心,更不为没有日更而焦虑。前人的教导语,总是有它的道理,因为那是一系列经验教训的总结:“勿忘初心,方得始终”,跟着自己种的“因”走,就算达不到理想中的“远方”,也不至于偏离“航道”,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佛教有:“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一切恶果起源于恶因,图一时快乐的人,不知道其乐是苦因,等苦因尘埃落定时,恶果只能安然顺受,此为“明因识果”。所以,菩萨怕因,都不轻易种因,我们一介凡夫俗子,又怎能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呢!
坚守初心,即便在睡梦中偶有翻滚和梦呓,醒来之后,我们仍安然无恙在床上,回想梦中那些惊心动魄,感激涕零,或是潸然泪下的场景,百感交集之余慢慢回到初躺下的地方,庆幸这只是一场梦,我们还在这里。
书,继续读;剧,要有始有终;更文,也不能落下。生活日复一日又纷纭杂沓,如何在自己的生命中绽放花朵,谁说了都不算,除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