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的桑德尔丘陵地区,还散布着没有被开发的湖泊、森林和草原,这里是动物的天堂。
杨在这里长大,常常跟着父亲进山打猎,对这里的动物可熟悉了。只要用耳朵听一听,他就能说出鸟儿的名字。只要看到地上的脚印,他就能判断出是哪种动物留下的。
一个炎热的夏天,杨在森林里追捕一只山雀的时候,又热又渴,就在一眼山泉边喝水。突然发现泉水边的湿地上了有一串清晰而美丽的脚印,他推测是一只公鹿留下的。
杨特别兴奋,因为由于人们的滥杀滥猎,这附近的野鹿早就灭绝了。看看这清晰的脚印,说明野鹿还存在。
杨像一阵风似的跑回家,把这个惊喜的消息告诉附近的长辈。长辈们都不信,杨执意带着人到泉水边去察看,因为刚下过一场大雨,脚印被雨水冲刷得看不见了。
此后,杨多次到那眼泉水边察看,可是再也没有发现野鹿的踪迹。冬天下雪了,狩猎的好季节来了。杨开始了寻找野鹿。在雪地终于又发现了那串清晰而美丽的脚印,杨跟着那串脚印走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傍晚的时候,他终于在距离自己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对野鹿。夕阳下,杨被野鹿那温顺、高贵、从容的样子惊呆了。痴痴地望着两只野鹿,忘记了举起手中的猎枪。
不久,野鹿就跑走了。接下来的日子,杨继续搜寻,直到冬天过去了,再也没有看到野鹿的踪迹。
第二年冬天,杨邀请了几个爱打猎的朋友一起进山寻找野鹿。这次杨又发现了野鹿的踪迹,他又一次近距离接触到那两只鹿,举起了手中的猎枪,但是依然没有猎获成功。
接下来的几个冬天,杨一直没有停下追寻野鹿的脚步。这年冬天,杨和伙伴们又开始了搜寻。他们兵分两路追赶,一个叫郁夫的人打死了桑德尔公鹿的妻子,杨看到桑德尔站在远处,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幕。杨认为它也会像人类失去至爱一样悲伤和愤怒。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朋友们都带着战利品回去了。杨独自一人留下来,继续寻找桑德尔。杨又一次发现了桑德尔,并把它追赶到一片四周都是沼泽的森林边,这片森林有三个入口。杨在第二个入口挂上自己的衣服,迷惑野鹿。他自己守在第三个入口,因为他知道野鹿不会从进去的第一个入口出来。
杨终于又等到了野鹿,它就在杨面前五米处,杨和野鹿对视着。杨为了这只鹿翻山越岭,吃尽了苦头,付出了几年的心血,这时,只要杨扣动扳机,就可以将它置于死地。
在和公鹿目光交汇的时刻,杨放下了猎枪。他从公鹿的眼睛里读出了哀伤和谴责:你们为什么要把我们赶尽杀绝呢?我们何罪之有?
杨又一次放过了桑德尔,从此他再也没有捕杀过野鹿。
这是加拿大野生动物学家西顿的《动物记》的第五集《公鹿的脚印》,读完这本书不得不让人掩卷沉思,人是不是太残忍了?人是不是该和动物和谐相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