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枫分享素材库人生百味北京市
人到最后一场空?并不是!对于生死,这样看待才正确

人到最后一场空?并不是!对于生死,这样看待才正确

作者: 无为而修 | 来源:发表于2022-11-16 09:09 被阅读0次

(摘录)

生老病死,是人一生逃不过的必然律。

人们都希望自己无忧无虑,活得越久越好,都害怕死亡,尤其突如其来的意外。

而对死亡恐惧,其实主要源于避讳──不敢想也不敢说,以致因无知而产生莫名的恐惧。

再加上长久以来,我们扭曲了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认为不必了解死亡的真相,不幸却增加了对死亡的恐惧。

自古以来,人有生必有死,从无例外。

当然,换个角度来思考,合理的忧惧也能有助于心理健康,也不必刻意回避和绝对排斥。

那么,我们对于生死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是否又有“永生”的秘诀?

1

生无忧死无惧,是追求的总目标

我们很多人,生时忧心不断,烦恼不堪,到底为什么?主要就是欲望太多,分不清可欲与不可欲,因而变得贪得无厌。

而死时又十分恐惧,就是由于对死亡的无知,平日避讳,又不敢面对。

《论语子罕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致恐惧;有智慧的人,明白这些道理,当然不会产生疑惑,而能自在生活。

现代人过分重视功利,但利有“正当”与“不正当”的区分,事实上正当利益便是合乎义的获得,应该求而不舍。

换句话说,合乎义的利,才是正当的利益。仁者合义,自然不忧虑;勇者合义,自然不恐惧。

只要止欲修行,一切求合理,时时警惕,随时随地做到心安理得,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此即不忧也不惧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效法学习。

实际上,人生最崇高的目标,即在“求得好死”。

如果我们能以“求得好死”作为人生的总目标,认定安宁才是人生的根本要求,凡事安则为之,不安则不能为,人人修己安人,社会自然得以安宁。

人只要平心静气,心安理得地一步一步一起去走,所有的忧虑和恐惧,都将一扫而空。

总而言之,我们在有生之年,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自然能够走得心安理得,而无所恐惧。

2

人生在世,时刻要求品德的增加

人往生时,关卡就在那里,只有灵魂能过去。

一切有形的的,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几栋房子,有多少存款,有多少名牌,东西,都被挡住,因为那是全世界通关最严的地方。

我们这里通关还可以限定带20公斤东西,只要安全就可以带走;那边是毫不留情全都带不走。

往生时的关卡是全世界边防最严格的地方,毫无私情可言,所以它非常公正。

而且它告诉我们,所有有形的东西,都是空的。

佛家也一直告诉我们,一切皆空。

既然如此,人生为什么还要这么忙碌?就是因为我们是借那个假的,来修这个真的,否则就修不了。

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都告诉我们借假修真。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那些假的东西,才能修到真的东西。真的东西,就是品德。

你看不见,便认为它是假的,而假的东西正是你所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原来真的都是假的,假的都是真的。

我们了解了这个,就不会迷惘。就是因为活着的时候认为所有有形的都是真的,等到往生了,在一刹那之间它们都变成假的了。

到那个时候你才想到原来自己一辈子都在忙假的,岂不是很失望、很后悔吗?

所以,不管求名还是求利,都要为了自己品德的增加。

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一个总目标,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

因为只有品德到你往生的时候,会突然间变成真的。

3

活在后代心中才是真正的永生

西方有一句话大家很熟悉:信我者得永生。意思是只要相信上帝,就可以永生了。

大多数人认为中国人很迷信,西方人讲科学,其实恰恰相反。

你看我们中国人的神,都是人封的,而且在我们的神话中。

所以,中国人走的是“人”本位的路子,我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后世的人都记得他,虽死犹生,这就是永生。

因此我们才会常说:“他虽然死了,但是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孔子、关公到现在还活着,因为大家心中有孔子,孔子就永生了;大家心中有关公,关公也就永生了。

这正如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

中国人很重视心连心、心比心,希望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怎么样才能活在别人的心中?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三种方式:立德、立功、立言,合起来称为“三不朽”。

人活一世,总要留下点什么。

有能力的,可以立功;有学问的,可以立言;有耐心的,可以立德。

三者都没有,那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生个儿子。

当然,更深层次的意思是,你要努力,通过好家风的传承,让自己的精神留下来。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个人一生再怎么辛苦都无所谓,只要子孙后代不会忘记自己,永远记住自己,就不愧此生了。

总之,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自古以来,人都必有一死。

一个人不要奢求自己的寿命可以无限延长,死后躯壳不会腐烂,甚至还会复活,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使自己的精神永存于人间。

所以,每个人只有在有限的生命中,时时把提升自己的品德,作为唯一目标。

修己安人,问心无愧,才能真的生无忧死无惧,留得生前身后名。

相关文章

  • 人到最后一场空?并不是!对于生死,这样看待才正确

    (摘录) 生老病死,是人一生逃不过的必然律。 人们都希望自己无忧无虑,活得越久越好,都害怕死亡,尤其突如其来的意外...

  • 如何正确的看待自己,找到人生方向?

    Ⅰ 什么叫正确的看待自己? 从最本质上讲,如何看待自己根本不存在正确或错误的说法。 大多数人对于“如何正确的看待自...

  • 态度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他就笑,你哭他就哭。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积极乐观的去看待事情,人之生,除了生死都是小...

  • 正确看待自己

    正确看待自己 正确看待自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对自己的优缺点要正确看待。 对自己的优点,要加以...

  • 我们终究要与尘土为伴

    我看过太多次死亡,却也理解死亡。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它的另一种形态。 如何正确的看待死亡,就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

  • 看待生死

    同事今天讲了这几天的经历:老母亲肺部感染高烧休克入院,紧急抢救并住进了ICU,两天时间未见好转,血象之高,年龄之...

  • 看待生死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把生命视作理所当然,当我们知道,自己终于会有一天将要死去,我们又把那一天想得却又极其遥远。。。 当...

  • 看待生死

    佛教的圣歌《醒来》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一次特别的经历,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了这种感受。 一...

  • 期末考试后,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期末考试后,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真正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期末考试后,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你们家儿...

  • 错误

    错误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我以为看待错误,我们应该以一种分离心来看待。错误是重点,还是我们通向正确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到最后一场空?并不是!对于生死,这样看待才正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ly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