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潜质

作者: 厚土之韵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07:33 被阅读0次

攀爬在石头上的大树十年如一日屹立挺直脊背,坚韧乐观地生活着,不畏惧任何风雨对它的侵扰。而那在丛丛刺藤中顽强拼搏的不知名树木,寻着空隙拐着弯努力向上伸展体魄。

猛然发现家乡的人们很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实在是他们太有决心和体力了。或者说是,被环境被迫到一定程度,就有了很不可思议的爆发力。老妈说好今年不做秧田栽秧苗,可是看着周边的邻居忙碌着做秧田她就完全坐不住了。田里没水不能做秧田,那还不好办吗。反正人是活泛的,只要想的出办法,就能解决问题。

自家田没有水,又碰上干旱,好在挨着自己自家田的下一块田的叔叔家最近几年挖塘栽藕有水,老妈就拿着尿瓜瓢一瓢一瓢舀在自家田里。一亩田,几千瓢水折合成六七十担水倒进去,硬是被她灌出水田来。这毅力与决心,不是谁都能办到的。

一个小队几十户人家,有劳力的青中老壮年都外出务工,余下的除了老弱病残和有不能外出务工的原因外所剩无几,田地荒芜成为了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院子里的主要劳动力完全流逝,那么剩余的人所种的庄稼也就糊口而已。一家,两家,三家,种上一亩两亩田地刚刚好,不多也不会很少。

往年几家人一起挨着种十来亩田,然后大家一起喊收割机互相帮忙一下就收割了,人不累还能节约,关键生活费也不贵。今年那家种那么一点点,喊收割机麻烦是一方面,最主要是肉价和生活费太贵,累一场倒贴谁愿意啊。过年的时候,老妈算了一笔种一亩田的开支,大概得花费1000来块钱,而收入也就1200来块钱,然后下定决心坚决不种田。

可她话刚放下,转身又做起秧田来,这算什么事儿。老妈倒是笑着对我说,今年不喊收割机也请人帮忙装谷子不招待师傅们生活。她打算稻谷成熟的时候,把谷穗割下背回家用打谷机打。她说队上有好几家都是这么做的,我听了直接无言,感觉一下时光穿越回到远古时代。那个靠人力与劳力的时代,在现如今的老家完美呈现了。

当农民不易,还真不是一般的不易啊!其实若是今年的消费水平不那么高,喊收割机打谷子还是有一定收入的人,哪怕不多,只要人不那么累就行。只是,我也就心里想想而已,谁让老家待客太盛情了。

相关文章

  • 愚公移山的潜质

    攀爬在石头上的大树十年如一日屹立挺直脊背,坚韧乐观地生活着,不畏惧任何风雨对它的侵扰。而那在丛丛刺藤中顽强拼搏的不...

  • 潜质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中的一篇《灵魂深处》中的一段话:……那个矛盾,是一种孤独感。虽然为此痛苦不堪,但是,又尽力维...

  • 潜质

    一个人的潜质,一方面源于平时学习的积累,一方面应该还是大环境下对自己惰性的压迫,使的自己在关键时刻能否激发自己的平...

  • 潜质

  • 潜质

    谈谈笑笑,时间过的很快。主要是放松,一起可以肆无忌惮的胡说八道,别瞎想,是跟姐们。虽然,有好几人说我又那啥的潜质,...

  • 潜质

    不久便要高考了,老师要求每一位同学写下自己心中最想去的大学。 每个人都写了下来贴在志愿墙上,轮到小胖时却遭到了全班...

  • 潜质

    我觉得我有语文老师的潜质,爱挑毛病,对待错别字零容忍,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各抒己见的年代,错别字屡见不鲜.经常在头...

  • 《愚公移山》读后感

    《愚公移山》这一寓言,在当今生活中可谓是家喻户晓。在看过《愚公移山》这一则寓言后,我深受启发。 《愚公移山...

  • 燕叽道|在改变的时代改变自己

    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是熟知的。愚公移山的故事传承千年,终于有了新的版本。 话说阎王感于愚公移山坚持不懈的精神,予其...

  • 愚公移山背后的动力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么愚公移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还要从故事中寻找答案。 愚公移山的动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愚公移山的潜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ay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