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爱的人,也懂得夫妻关系至上

作者: 作家艾小羊 | 来源:发表于2016-03-16 13:54 被阅读7739次

看龚琳娜写的《自由女人》。书里讲了她跟老锣的生活日常,尤其是老锣教会她夫妻关系高于一切家庭关系这个道理。

作为很小就由母亲陪同去北京学声乐的“妈宝女”,龚琳娜年少时立下的宏愿是带妈妈一起出嫁。与老锣结婚后,她发现老锣与自己不同,也与许多中国男人不一样。他的观念是,当一个人结婚,就在某种意义上脱离了原生家庭。最让龚琳娜震惊的是,每当老锣的母亲给老锣派活,如果这件事需要占用老锣一些时间,他就会对母亲说:“我要跟琳娜商量一下,如果她同意我再帮你做。”

这在龚琳娜看来太不可思议了。在中国,父母是最大的。然而她问自己,当老锣这样说的时候,你感觉到深刻地被爱、被重视吗,答案是肯定的,甚至这句话,比许多甜言蜜语都让她开心。

所以,龚琳娜说,老锣在生活中教会她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当父母与伴侣发生矛盾或者可能发生矛盾,绝不要站在中间,而是站在伴侣的一边。

这当然不是小工程,几乎整整十年,龚琳娜因为老锣,而与亲爱的母亲大人关系紧张。

龚琳娜的母亲像许多中国母亲一样,喜欢挑龚琳娜的毛病,你走路怎么总弯着腰,这件衣服你穿不好看,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干。老锣急了,对岳母说,你为什么总说她不好,我觉得她什么都挺好的。

“我还不能说自己女儿了……”龚琳娜的母亲也急。

母亲曾经一度非常反感龚琳娜听老锣的,觉得他把龚琳娜往沟里带,直到他们用时间证明恩爱夫妻有力量,女儿与母亲的关系才缓和。

这个故事感动到我,因为我们都知道,当爱情进入婚姻,所面临的最大考验其实是来自原生家庭,家庭矛盾也是导致情感生变最常见的因素。

婆媳关系不和造成离婚,丈母娘瞧不上女婿导致夫妻反目,这样的故事在我身边比比皆是。基础并不薄弱的爱情,为什么到了婚姻阶段就一地鸡毛,除了时间是个小杀手,复杂的亲情关系更是大杀器。

我有一个朋友,远嫁德国,丈夫是美国人,夫妻恩爱,生了一个儿子。原本准备生老二,女方的父母去德国住了半年,这半年,用我女朋友的话说,简直鸡飞狗跳。

朋友属于乖乖女,从小到大都很优秀,听父母的话,父母觉得理所应当,她自己也没觉得不妥。当父母入驻她的小家庭时,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在这个小家庭里,有一个人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所以他们还是像在自己家一样,父母随时指挥女儿,女儿拿圣旨立刻照办,既不征求先生意见,也不询问他的感受,甚至在丈夫与父母意见相左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听父母的。

谁都没把她丈夫的不高兴当回事——你谁啊,我在听我父母的,我在说自己的女儿,我们这样亲密无间几十年了,你管得着?

丈夫回家越来越晚,呆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终于,婚姻出问题了。

我们经常责怪男人不负责任,然而,责任与地位存在对等关系,如果男人觉得自己像一个外人,他的提议、甚至他这个人都无法受到重视,他不是一家之主,而是可有可无、永远被责难,说什么都没人听的人,他的责任感从何而来?

离婚之后,她不断反思自己,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以后再不能那样听我爸妈的了。

“当你妈与媳妇一起掉进河里”,是原生家庭与小家庭关系的一个经典问题,如果场景没有这么极端,你我其实都处于这个难题的漩涡之中。

这个问题,不是谁死的问题,而是当小家庭成立以后,原生家庭能否退居二线的问题。

我另外一个女朋友,与我分隔两地,专门打电话跟我说一件事。

小夫妻与婆婆一起去超市,她看到新上市的车厘子,想吃,婆婆立刻说太贵了,一百多块钱一小盒,放在她手里,可以管一家人三天的伙食……这时候,男人说话了:想吃就买,又不是吃不起。尽管她主动放弃了购买,心里却很暖,特意跟我说,老公站在她这边了。

瞧,我们心里是多么在意那个相爱的人是不是站在自己这一边,而爱情,也往往是因为“不站在一边”而被损毁。

相爱的时候,多少甜言蜜语,海枯石烂,甚至我可以为你死。结婚以后,我不要你为我死,你只需要你别在中间和稀泥,更别站在你父母那边跟我对着干,这小小的要求都做不到,为什么?

因为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结婚是两个泥人变成一滩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的父母就是你的,你的父母也是我的,而事实上,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我们依然是两个泥人,每个人都是看着自己的父母顺眼,而父母们也做不到像宽容自己的儿女那样宽容子女的另一半。

于是,小家庭至上还是原生家庭至上,就成了一个“你妈跟我掉进水里”的问题,之所以场景设置得很极端,就是因为太多人想骑墙,甚至你死我活都阻止不了骑墙的男人,比如《孔雀东南飞》式的标答:救我妈,跟你一起死。

骑墙伤害的是谁?所有人。

许多已婚人士,深陷自己的小家与原生家庭困局,都有情商欠费的感觉,其实不是情商欠费,而是不敢取舍,太过贪心。

原生家庭与小家庭利益永远一致,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世界上没有哪个父母真正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婚,然而这个大目标并不能阻止小矛盾的发生。

家长所能想到对子女的好,往往恰恰是子女夫妻关系的杀手——对你好,照顾你,帮你省钱,阻止你选择不安定的生活……而小家庭的成员,从爱情走入柴米油盐,从未婚小青年到为人父母,最需要的不是被照顾,而是成长的空间、试错的机会。

爱情不能容忍叛变,别以为站到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一边,跟伴侣对抗,就不叫叛变。这种叛变来得如何心安理得,让人无法抗拒,无力反抗。

而有多少人,明明自己已经叛变了,却还在口口声声地责怪另一半没有站到自己原生家庭这一边,如果这样,当初相爱时,为什么不提出来,你嫁给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家人?

工资卡上的钱,已经从几百块变成了上万块,城市高楼已经从三五层变成了一百层,在婚姻与家庭关系中,许多人的观念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一边说着婚姻很重要,爱情很宝贵,另外一边却指望伴侣成为自己原生家庭的附属。

一定有人会问,难道原生家庭与小家庭必然是对立的?当然不是,而是小家庭的运行轨迹是独立的。原生家庭与小家庭之间相安无事,互相促进的惟一办法是,别搞并轨制。

年少时,我们受教于父母,成年以后,我们有义务让他们明白并轨的危害。这个过程,有阵痛,却要坚持。

正如龚琳娜所说,我对母亲的爱永远没有变,我只是想让母亲理解为什么我总站在老锣那一边,让她明白一个人一旦结婚,小家庭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战场。

-END-

相关文章

  • 懂爱的人,也懂得夫妻关系至上

    ❶ 看龚琳娜写的《自由女人》。书里讲了她跟老锣的生活日常,尤其是老锣教会她夫妻关系高于一切家庭关系这个道理。 作为...

  • 理想的爱情

    少年时不懂得爱,身边却有最好的人。中年时懂得了爱,身边却已物是人非。 不懂爱,也不懂给予爱慕你的人时间让他成长。懂...

  • 独孤清欢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 懂得表达爱的人,不仅懂得付出,也会懂得宽容;不仅懂得温柔,也会懂得坚持;不仅懂得珍惜,也会懂...

  • 2021-10-30

    每个不懂爱的人都会遇上一个懂爱的人,然后,不懂爱的人懂得了什么是爱,懂爱的人却再也不敢爱了。

  • 唤醒你的感恩意识

    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真真能找到幸福;只有懂感恩的人,才会真真懂得去爱;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真真懂得快乐。感思就...

  • 2020-12-03

    真正懂爱的人 不会把爱挂在嘴边 因为他每一个行动 都在诠释爱 真正懂爱的人 会懂得 让他爱的人选择他自己喜欢的 不...

  • 每一个不懂爱的人都会遇到一个懂爱的人,然后经历一场撕心裂肺的爱情

    每一个不懂爱的人都会遇到一个懂爱的人 这个懂爱的人会让那个不懂爱的改变 让他长大 让他懂得爱 珍惜爱 明白爱的含义...

  • 三省晨曦

    【懂得,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相通,最深刻的感动。】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懂,比爱更重要。爱,不一定懂。可懂你的人,不需...

  • 有爱的孩纸,做两个男人手心里的宝

    有爱的世界,缺爱的人不懂。就像钱不会因为不花而让人变富翁,爱也不会因为你的节省而变得更多。懂得花钱的人更会挣钱,懂...

  • 懂.爱——懂得爱

    时光荏苒,7月的尾巴注定是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的主题聚焦在报告,DISC的测评都是通过报告来呈现,大家可以...

网友评论

  • 锦芳: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我有同感,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仅仅考虑原生家庭,更要关切配偶的感受。
  • f831cb6d68fa:很好。受教了
  • d9a9e76d4f47:媳妇问’妈与媳妇掉水里 先救谁?
    如果真遇到 我不会让妈和你掉进水里的 除非你不相信我 显得我不在意 如果认真回答这无聊弱智的问题显得更很弱智
    站在这角度有什么看法
  • edf20d697fe5:好文章,写的透彻。
  • 一直在的梦: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作为子女,要学会独立。
  • 22111026ba4e: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孝顺父母,而不是一味地听从父母
  • 柒柒520:感谢分享,原生家庭和小家庭是两个独立的存在。可以求同存异,却不能要求步调一致。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向父母展示了我们能过出幸福日子的能力和决心,他们也乐得悠闲,不会多家干涉.
  • 志輝:夫妻關系高於父母或子女關系,出現太及時了
  • 泥泞草甸:说到心里去了,这是多少婆媳关系的症结所在。如果都以这样的方式思考,相信夫妻间会幸福很多。
  • 3f0f8498121f:谢谢分享!
  • 爽爽小妖9:不知道有多少婆婆知道这种道理?
  • f669d57f6f69:嫁一个人等于嫁给他一个家庭,这说法还对吗
  • 2a2963cc8e74:写的真的很棒,婆媳关系处理复杂,好多时候并不是媳妇不孝顺,只是很难融进这个“自己”的家里,说是自己的,但时常感觉不到是“我”的,相反会感觉到压抑、不舒适、不自在,生怕说错一句话、办错一件事,这样的一个媳妇“唯命是从”,本以为是孝敬,但丈夫却不能理解,也看不到你的付出。这样的爱情最经不起考验...
  • skycandy15:很庆幸我老公就像上述老锣一样,也教育我这样一起经营家庭,的确小家庭经营好了,父母才会安心
  • e9a44a336dfe:知道对牛弹琴是什么感受呢?同床异梦呢?
  • Jenna_yang:很有道理,我作为一位即将跨入婚姻的女人,深刻的知道自己多么想让另一半把我在新的家庭中的地位提升至女主。
  • 老周家的小疯子: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
  • 5d7371b12156:剖析得很深刻!中国的传统观念是百事孝为先,但是我们该尊崇什么样的孝道?多少人因为对父母的愚孝而毁掉了自己的婚姻。
  • 空ing:👍很好。
  • 余美鱼:很有道理~值得深思 :+1:
  • Yuekry:好
  • 陈皮朵娃: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儿,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儿。
  • ALIEN的滑板鞋:对,感同身受~我嫁的是你,而不是你家庭!写的很透彻的一篇文章~
  • 月蕾:关注清唱很久了,小羊姐姐终于来简书啦 :smile:
  • aefeda172fa7:我想要我的小家庭是独立的,不想接受来自他们的各种束缚和压力。
  • 35272671c10f:前提还是要独立。。。
    35272671c10f: @一直在的梦 嗯嗯!
    一直在的梦:@浮游生物sare 尤其是经济独立了,才更有发言权。
  • 87eca95cad92:当一个女人选择与你结婚的时候,你要记住,她嫁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家庭: )
  • wolaoxie:当 不啃老了 再谈独立 你啃老!你只要花爹妈的钱 就别翻脸不认人
  • 木洋:写的很透彻的一篇文章,赞。
  • b7926cd1e5d7:说得很好
  • Naniber:写的确实不错
  • Colorful_Me:每个人都还是对号入座,想到自己的委屈,真正客观的理解并不易
  • 74d927bd2582:值得深思!
  • dfee785a3d3d:只赞同一部分,中国国情特殊。不过写的蛮好。
  • 李修名:这是看过的少有的精品文
  • 仁安:又学到东西!💓
  • 囤货的松鼠:写的很对,所以我在爸妈说我男朋友时,妥妥站在他这一边,只是不知道,将来他是否会在我这一边
  • 不可爱的学扎_:写得很好,虽然我没结婚也很赞同你的说法
  • 68289273d24c:我也赞成 我婚前还和婆家一起住 现在下来自己住了 都不喜欢再回去
  • 02efcd8f9e7c:值得深思,学习
  • a05832db24ea:说的很对很有道理,但在专制、崇尚孝文化的社会,实行起来很难,我曾经就因为生孩子了请几个同事朋友吃饭而没有叫上我妈——我原本是亲戚另请,当然这也是我事先没有沟通好,结果我妈好大的意见,说我忘了娘,动情处还激动地说以后她动不了了都不指望我给口饭她吃,我真是郁闷至极。要是平时稍微表现得跟老婆一边的,那就等着狂风暴雨吧。岳老子也是,我家装修,几个星期没打电话问候,就来兴师问罪说我们自己当了父母就忘了自己的父母了,我竟无言以对。说实话,上一代的父母心智很不成熟,他们对我们付出很多,不能轻易撒手,情感不独立,很怕我们不听他们的。而对于孩子,我努力把这种影响隔离在我这一代,我希望更多年轻的父母都这样做,自己先独立。
  • 淑影:很有道理。
  • 85b70b30aa3c:说的很有道理,特别是“ 我们经常责怪男人不负责任,然而,责任与地位存在对等关系,如果男人觉得自己像一个外人,他的提议、甚至他这个人都无法受到重视,他不是一家之主,而是可有可无、永远被责难,说什么都没人听的人,他的责任感从何而来?”这一段,特别适用我的家庭。
  • 小鹿的快乐园:中国父母都是这样
  • yu无痕:喜欢,赞同!

本文标题:懂爱的人,也懂得夫妻关系至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bq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