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成长励志想法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作者: 肖秦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13:23 被阅读154次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021)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时间过得可真快,恍然间,已到破五送年,在短暂的归乡重聚、阖家团圆、其乐融融之后,又迎来了新的忙碌。有的重返工作单位,有的开业迎客,有些重回课堂,还有些与亲人分别,毅然踏上了异乡的征程……有人说,7天的假期让春节太过匆忙,也有人说,发展的太快让我们淡忘了过年的味道。的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日益频繁。使得春节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不少变化,“年味儿越来越淡”不仅成为了人们的“共鸣”,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焦虑。

民谚云:二十三,祭社神,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捉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除夕的饺子年年有,大年初一把年拜!

”年”,真是一种味道。就像说乡愁,其实是胃的记忆。儿时的年味儿,饥饿的幸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物质还挺贫乏,计划经济时代,买东西除了钱还需要票据:粮票、布票、肉票、油票、糖票……人们还设有解决温饱问题,记忆中餐桌上大多是玉米馒头、土豆和红薯,哪里有什么水果面包哟,蔬菜都不多见的。人们都得围着吃穿团团转。忙碌了一年,辛苦了一年,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年货张罗着过个大年,餐桌是一年中最丰富和诱人的!中国人的狂欢节。年是什么?在曾经贫穷时代是物质上的满足。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过年,生活最隆重的仪式,每一项仪式的进行,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听着门外劈里啪啦的鞭炮声、穿着新衣、揣着红包、吃着满桌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时,幸福感爆棚了!空气中弥漫着年的幸福的气息……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春雷阵阵,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了千家万户。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文化,折射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国家翻天覆地的巨变!人们早已解决了温饱,正由小康向富强挺进。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儿,天天跟过年似的。可不就觉得年味淡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唱着嘹亮的歌声,斗志昂扬走进新时代!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曾经满满的仪式感到如今的匆匆而过,从鞭炮齐鸣、收看春晚到禁放鞭炮、全民红包,浓浓的年味儿似乎在悄然间与我们渐行渐远。何谓年味儿?也许在陆庆屹所执导的纪录片《四个春天》中可以找到答案。阖家围坐火炉边共看春晚、抽空带父母旅行丽江、兄弟姐妹回家陪父母共度金婚、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送别……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年味儿,既是一种节日礼俗,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情聚就是“年”,情浓味儿才浓。变的只是方式,不变的是精髓。

年味儿,既是一种节日礼俗,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情聚就是“年”,情浓味儿才浓。变的只是方式,不变的是精髓。许多人都在感叹中国年俗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挨家挨户上门拜年,到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博拜年等,年俗跟着时代而变迁。但是春节的精神却并没有变,那就是“团圆、祝福、祥和、感恩、憧憬”。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从农耕文明的小圈子交流到市场文明的信息化交流,人们通过这个团聚和热闹的节日,实现平日里难以实现的信息互换和感情互动。从央视春晚单向传播到全民参与多元互动,从齐聚家乡走亲访友到天南海北家庭旅行,从昔日的观灯舞龙到如今各具特色的“春节+”活动等,看似“变淡”的年味儿,实则却是在不断地“加法”中日益丰富充实。固有民俗文化活动应结合时代审美需要,与当代生活相适应,加以适当创新和发展,有破有立,有扬有弃,这本就是春节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从央视春晚单向传播到全民参与多元互动,从齐聚家乡走亲访友到天南海北家庭旅行,从昔日的观灯舞龙到如今各具特色的“春节+”活动等,看似“变淡”的年味儿,实则却是在不断地“加法”中日益丰富充实。固有民俗文化活动应结合时代审美需要,与当代生活相适应,加以适当创新和发展,有破有立,有扬有弃,这本就是春节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进入当今的信息社会,过年的仪式历久弥新。过年的形式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购鲜花、逛书市、微信红包、网络拜年(花样儿繁多、语音、文字、图片、视频,无论你在何方,只需一个网络,便可面对面会晤,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没有了空间的约束)、探亲游、周边游、国内游、出境游、携带家人走出家门,酒店除夕夜的年夜饭……

“有人说年味淡了,那是因为当代人生活富裕了,国民整体文化素养提高了,对年的期冀更高更多了,传统的各种年俗文化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而发出创新的呼声。”对年味儿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变迁。年是什么?在曾经贫穷时代是物质上的满足,而今衣食无忧,自然转为了精神上的满足,年味的变迁正体现出了时代的进步。故而,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和认识春节,才能用新理念服务新年俗。唯有顺应规律、创新年俗、继往开来,才能让春节在与时俱进中,保持其文化精神不变,才能让春节精神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2017年1月,中央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年味变淡了,是我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过年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那是因为当代人生活富裕了,国民整体文化素养提高了,对年的期冀更高更多了,传统的各种年俗文化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而发出创新的呼声。”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打上时代前进的烙印。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红红火火中国年,开开心心过大年!

《年味儿》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相关文章

  •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021) 时间过得可真快,恍然间,已到破五送年,在短暂的...

  • 年味,浓了!淡了!

    随着新年即将到来,一切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东西,都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马路的两侧挂起了红色的灯笼,大街上公园里,到处洋...

  • 年味淡了,狗味浓了

    作为一名爱狗人士,一直没机会亲自养狗狗,就拿起笔画一下吧。

  • 淡了年味,浓了情味

    家长来信:家里老人总是跟孩子说以前的年多么多么热闹,如今的年多么多么没意思。小孩子自己也总是说年过的一点没意思。老...

  • 庙会,年味淡了,钱味浓了

    转眼间春节假期已过,不管你有没有患上假期综合症,你都别无选择的必须按时去上班。地铁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拥挤,...

  • 真实平凡:淡了的年味,浓了的乡愁

    怀旧是人到中年以后一种特有的病,每到传统节日,总是忍不住把从前的的情景在心底打捞上来回味一番。特别是过年的时候,看...

  • 春节随想

    现在的年,一点年味都没有了,这是春节听到的最多的话。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年将不年,年味更是淡的不能再淡了。 年味的浓...

  • 年味浓了

    年味浓了 大街小巷披上了红色 喜气洋洋的迎春 高高兴兴的纳福 放假了 小朋友心花怒放 糖果 零食 玩具 新衣 琳琅...

  • 年味浓了

    领导在百忙中抽空来探望我,噢!年要来了…… 她们带来了沉甸甸地礼品及慰问金~~ 我住在老式步梯商住小区,且是顶层8...

  • 年味浓了

    昨晚不想做饭,去南门外的砂锅居,点了店里的招牌菜,酸萝卜老鸭汤。 好长时间没在外面吃过饭了,都知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淡了的年味 浓了的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gh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