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家庭教育教师之家
浅谈如何做好教师子女的家庭教育

浅谈如何做好教师子女的家庭教育

作者: 荷风记事本 | 来源:发表于2021-02-07 13:47 被阅读0次

        在很多外行人的眼里,老师的孩子一定都是各方面培养的都很好的孩子,因为很多人认为老师懂教育会方法,自己的孩子当然会教育的很好。其实呢,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老师的孩子也不见得每一个都教育的很好。很多老师把学生教育的很好,可是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是手足无措。记得韩寒在《后会无期》里有一句台词:“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很多老师会说:“懂得很多教育方法,却依旧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作为老师,如果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很无奈的事情。毕竟家庭、孩子都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支柱,培养一个积极阳光的孩子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另外自己的孩子如果教育不好,怎样使我们的学生家长信服我们的教育能力呢?因此,教师家庭的育儿问题成为了很多老师烦恼。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教师子女的家庭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与老师们分享。

         

明确自己的身份

        很多老师跟我一样,在学校面对学生时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回到家往往也不自觉地拿老师的样子面对子女。很多时候我们不自知,明明懂得对孩子的教育要“润物细无声”,但是实际上却总是高期待、严要求,“恨铁不成钢”,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要是最好的才能配的上自己身为老师的面子。其实我们就是把老师、父母这两个身份搞混乱了。

        妈妈和老师虽是一个人,但是不一样的身份,本应该各司其职。在学校我们是严格认真的老师,可是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只是他们最爱的妈妈。家庭教育更多的应该是道德习惯的养成,生活式、情感化的教育方式;家庭应该是孩子感觉最幸福最安全最依恋的港湾,而不是令他们反感的专制和压迫。

        正如阿德勒所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做最温和而坚定的父母是我们给与孩子最好的“根部”礼物。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我们的爱经常会不自觉的被很多额外的利益捆绑,例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们便忍不住焦虑地责骂孩子。其实这样的爱会让孩子感觉父母爱他们是出于自己听话、学习认真或者表现良好这些外部条件,而不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才爱自己。久而久之,这种感觉会让孩子不自信和没有安全感。

        很多家庭教育专家倡导我们要做知心的父母。怎样才算是知心的父母呢?首先要学会聆听,先去倾听孩子的声音,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再根据孩子的表达给出中肯合理的评价或建议。其次要关怀,这会让孩子更有自信地独自面对问题。再次要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要仅以大人的价值观和眼光看待事情。最后,不做焦虑的家长。的确,这是一个拼父母的时代,但是智慧的家长会拼,焦虑的家长只有瞎拼。

        回归做父母的初心,想一想孩子刚来到世上时我们对他们那无条件的爱,什么时候这爱变得有了捆绑呢?

与孩子在读书中共同成长

      新教育《朗读手册》中有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亲子,多么幸福的时光;读书,多么美好的事情。最和谐的家庭关系应该是所有家庭成员互进、互助、互相成长。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把需要讲的大道理用阅读的方式融入进去,使孩子在读书中学会道理,培养好习惯,这比絮絮叨叨的说服教育会更力。

        老师们,阅读是我们老师比较擅长和喜爱的,借助这个优势,我们不仅能给孩子树立爱读书、爱学习的榜样,也能轻松地解决孩子教育中其他的问题,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有的老师说:“我给孩子买了很多经典名著,可是他却只喜欢漫画。我快气死了!”其实,还是那句话,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根据孩子对书籍的反映慢慢调整,但凡能推动孩子阅读的方式方法都可以试一试。比如孩子喜欢漫画,那就给他找漫画读。漫画版的《假如历史是一只喵》《昆虫记》等书籍都可以让孩子尝试读。如果孩子喜欢其中的一个点,那就这个点寻找其他相关的书籍,这样一点点的牵引着孩子走上深度阅读的道路。也就是:培养阅读习惯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投其所好,一点点渗透。我们做老师的自认为对书籍了解的多便经常为孩子安排各种貌似特别“有意义”的书籍,岂知,孩子可能把这当负担,当任务了。一切不出自儿童兴趣的培养都是徒劳费力的。

        书是粮食不是药,不能只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再想着拿出书来。想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考验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大人。陪伴对孩子很重要,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与孩子共读、共写,共同走进书籍的秘密花园,孩子在探索,我们父母也在成长。

        加缪在《西西里弗神话》中说:”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我是老师,更是妈妈;我是家长,更是孩子的朋友。孩子,请让我牵着你的手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一起幸福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如何做好教师子女的家庭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jz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