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在大学时期是我生活比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晚上下自习后熄灯前跑三千米,800米的操场,2圈热身,1圈加速,1圈慢跑,一直坚持了四年,除了天阴雨湿,基本每天雷打不动。回过头去看,觉得当时能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其实则不然。很多事情,因为需要就会去做,做了一段时间就形成习惯,习惯之后,就想吃饭呼吸一样自然。整个过程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当时的我,非常需要一个安静的能和自己独处的时刻来沉淀自己的情绪,不用接收来自外界的干扰,静心体会自己的感受,梳理,放下,新的一天再整装待发。我称这个行为叫“澄脑子”。就因为这个简简单单的澄脑子,让我在那段时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对自己充满信心。
多年之后,再次开始系统性运动是去年冬天,一年一度的体检之后发现自己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几次三番去做各种检查,最终却无法找出原因,所有的诊断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求医不如求己,我想冷冰冰的仪器设备不一定有我能了解自己。之后,除了定期去医院测血常规,我就开始了自己的疗愈之旅。改变是要从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再到运动思维的系统性调整,我就开始一点一滴地做起,中间有放弃,再次拾起。十月二十日开始第一天跳insanity63,断断续续,直到今天。在开始运动后第二个月,血小板回到正常值,一直到月初体检,完全合格。中间困扰我多年的过敏性鼻炎,曾经在最严重的时期,整晚都只能用口腔呼吸,现在经过一年的调整,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几乎再没有感觉到困扰。还有一些变化是细微到无法表述,但是,你知道有什么东西发生了改变。除了身体上的变化,我发现自己心态和情绪也和从前大不一样,平和,淡定,从容了很多。
这种种改变仅仅是缘由持续对一件小事的坚持。而触发这个改变的是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需要,而这个意识是由于现实的环境逼迫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当我们需要选择的时候,其实答案已经昭然若揭。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转变的是自己的思维习惯,真正地做到能感知自己的需要,当你有了感知,就会自然寻找到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