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昨天分享的文章中已经提到,法律人的学习,以法律概念为根基,以案例学习为着重点,养成法律思维,解决争议。那么法律案例究竟应当怎样解答呢?
一、法律案例的特点
1、法律案例大都是假设性案例,案例事实都被假定为真实
在法律人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大都是假设性案例,即该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同样的实例,但是在解答这些案例的过程中,让应当默认该案例是真实的,然后遵循一定的方法解答案例。
2、法律案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非常重要的考察点
(1)时间
时间在法律规定中颇为重要,主要涉及诉讼时效、除斥期间、要约及承诺期间、清偿期限以及合同的起止时间、交付时间等。比如一般诉讼时效是两年,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权利人即丧失了胜诉权,法院直接就会驳回诉讼请求。
(2)地点
法律案例中的地点主要涉及履约地、交付地以及风险的转移等问题。试举一例,买卖合同中约定出卖人负责货物的运输的,则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应当在出卖人将货物运输到买受人指定地点时转移给买受人。
(3)人物
法律案例中的人物,主要涉及到民事行为能力的问题。即未成年人或者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以及有精神疾病的人和老年人,这些自然人都是有特殊的法律规定,需要特别考虑。
3、法律案例一般涉及的对象较多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纠纷往往会涉及多方当事人。在法律案例中,也是如此,此时,要想理清多个客体之间的来往及法律关系,画图无疑是最简单的方法,简洁明了。
4、法律案例的不可改变性
法律案例就是假定的事实,事实是不可改变的。针对这些假定的事实,不可闪躲逃避,之所以要闪避或者变更事实,主要原因在于逃避自己没有确实把我的问题,将阵地转移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中。
二、法律案例的问题模式
(一)、不以请求权关系为内容的出题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包括合同是否成立,权利的得丧变更,继承的问题等。
(二)、以请求权关系为内容的出题模式
关于以请求权法律关系为内容之题目,其基本模式如下:
1、谁(诉讼上原告)?
2、可以向谁(诉讼上被告)?
(1)得否请求损害赔偿?
(2)可否求偿?
(3)请求返还其物,是否有理由(有无法律上依据,法院应如何处理)?
(4)有何救济方法?
(5)当事人间至法律关系如何?
三、法律案例的解答
1、针对问题做答,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所有的问题都必须直面解答,不得闪躲逃避,而是未提出的问题,不必作答,回答正确不加分,回答错误反而会影响给他人的主观印象。
2、法律案例的解答,应当在案例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来回穿梭。
解答案例,系依照法律规定处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发现可以适用于该案例的法律,一方面须依案例事实寻找合适的法律,另一方面须将法律适用于案例事实,正如Engisch教授所谓的“上位规范与生活事实间来回穿梭观察”,方能求得合适的法律规范。
** 韦喜律师,专注于公司股权纠纷、知识产权纠纷,本人将不定期在微信公众号:weixilvshi分享原创的法学理论及实务文章,欢迎大家关注。或者可以添加本人微信:wx3052互相交流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