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站励志片《奔涌吧!后浪》刷满屏: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应该看看你们
就像我一样
我看着你们 满怀羡慕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
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科技繁荣 文化繁茂城市繁华
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
可以尽情享用
自由学习一门语言 一门手艺
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
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
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
你们拥有了 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
选择的权利
你所热爱的 就是你的生活
你们有幸 遇见这样的时代
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我看着你们 满怀敬意
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
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
把经典的 变成流行的
把学术的 变成大众的
把民族的 变成世界的
你们把自己的热爱
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
分享快乐的事业
向你们的自信致敬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
而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
向你们的大气致敬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年轻的身体
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
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
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的生活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应该看看你们
就像我一样
我看着你们 满怀感激
因为你们 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
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
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因为你们
这世上的小说电影音乐中表现的青春
不再是忧伤 迷茫
而是善良 勇敢 无私 无所畏惧
是心里有火 眼里有光
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我们这一代的想象力
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
那么
奔涌吧 后浪
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是的,如此“自由”的年代,让我羡慕。
是的,如此“不惑”的年代,让我羡慕。
01 后浪可畏
华晨宇的《西门少年》让我遇见坚韧的少年,《寒鸦少年》让我遇见蜕变的少年,《哥谭》让我遇见多重人格的少年。
华晨宇自2013年出道以来,在高手如云的“我是歌手”中荣获亚军,在北京鸟巢连续两天开演唱会,各大音乐颁奖平台均有他的获奖名单,同时参加多个知名综艺节目。华晨宇从小学习乐器,长大后专业学习音乐,属于科班出生的专业人士。
虽然如此,华晨宇代表的却是中国计划生育后独生子女比较密集的80、90后,他们从小在双职工家庭长大,物质上对丰富,精神相对匮乏。情感倾诉,情绪输出,是他们对生活的诉说。
而华晨宇能写会创作,加强独特的歌唱方法和表演天赋,使歌曲立体、多元、多变,剧情化、场景化,唱出同龄人的心声,让他变得独立特行,高企在歌手行列中。
后浪可畏,畏在时代赋予他们诉说平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02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优秀,而是承认别人优秀的人
还是继续说说华晨宇,华晨宇夺冠最新一季《当打之年》的歌王,却被人连夜骂上了热搜。
《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引得大众共鸣,大家夸他。《癌》、《七重人格》关注小众群体;有人听不懂了,于是开始骂他“难听”。
李子柒刚开始做视频时,有人说她背后有团队:“有什么了不起的?都是为了赚钱。”
如今现在海外粉丝突破千万,又有人怀疑她境外非法运作。
李佳琦花1亿元买豪宅,却被很多人质疑直播太暴利!
心理学上,有一个“达克效应”。讲的就是一种认知偏差的现象。
“沉浸在自我营造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并且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能够大方承认别人的好,是一种成长。
可惜,总有人长不大!
03 为你的人生蓄能
年龄大?过气?这些都是没有长大的人的想法。
前两年有一期《开讲啦》邀请张信哲担任演讲嘉宾。
演讲完毕后,现场有一个年轻人向他抛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说一上百度搜索“过气歌手”,映入眼帘的就是“张信哲”这三个大字,对此问他怎么看。
但是张信哲明显感到无力招架,哪个明星愿意接受自己已经过气的事实。
这时,撒贝宁第一时间接过话来,说了下面一段话:
你让乔丹现在回去和20多岁的小伙子争NBA总冠军,科学吗?不,可是这丝毫不会影响他依然是NBA的神。
‘“过气”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并不意味着明星就会被粉丝遗忘和抛弃,他的名字可能会很少出现在微博热搜上,但会一直存在于爱他的人的心里。
有次陈道明上节目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他曾有7年时间一直在跑龙套,上一场演匪兵,下一场就是伪军。一句台词都没有。
所以在其他人无视艺术剧院的孩子们时,他告诉大家:
“无论是舞蹈队还是群众演员,每一张脸怎么会是一样的呢?是你没看见他们每一张脸的样子。”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蓄能,或是时机,或是技能,拥有厚积薄发的一天!
后浪,会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直到他们自己也变成前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