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221536/2cb6dac06e0b3b8a.jpg)
今日学习乡党篇的最后一章
【原文】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注释】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依《集解》暨刘氏《正义》等诸注解释,色指人的颜色,举是起飞,鸟见人的态度不善,立即飞去。翔是回旋飞翔。集是群鸟在树木上,引申为止息。鸟在回飞观察以后,才肯下来栖息。这两句逸诗是比喻人事上的出处进退应合时宜。
【直译】(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了一群野鸡在那飞着。)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着盘旋了一阵后,又落在了另一处。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啊!得其时啊!”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野鸡振了几下翅膀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浅析】这一章我们读着,学着,感觉孔子似乎是在游山观景,其实他不过是在借助一个自然现象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
孔子的一生可以说为了他的儒家学说能够被认可,始终都在东奔西走的路上从未停息,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在当时那个年代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响应。
当孔子经过山梁,就是那个架在两个山之间的山涧上的桥梁的时候,看见那个母的野鸡悠然自得能够自由自在的飞翔,并且自由落下时,那种悠然自得的状态,这是“得其时”,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每日走南闯北却不得其时。
于是发出了那样一番感叹。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何止是孔子一人的理想抱负不能得以实现,所以对于仕途,对于自己的理想抱负只能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久则久,可速则速。
【乡党篇】最后一章到此也就算粗略的学完了,在这一篇中所记录下的都是孔子的言行,都是符合礼仪的。
乡党篇写到最后一章却讲的是圣人识时务,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都知道孔子的一生都在倡导礼,但其实最重要的礼便是“以时为大”。
以时为大就是让我们在学习中增长智慧,只有拥有了足够的智慧才能够看清楚时务,也就是让我们在学习中成为“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
上一篇子罕篇,本篇乡党篇,下一篇学习先进篇。
《论语》今天就学到这里,最后欢迎各位志同道合的友友加入我的简书会员,让我们一起在简书开心的学习、分享、交友、玩耍!
网友评论